雷軍平
摘 要:G345線啟東至那曲公路康縣至武都段維修改造工程全線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境內,是新調整的普通國道網東西橫線中的一段,原路面經5.1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后隨著近幾年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交通量逐年增加,加之受蘭渝鐵路、成武高速相繼開工建設的影響,大量施工車輛沿本路段運行,致使現有道路病害狀況日益惡化,嚴重影響道路安全運營和行車舒適度。本次維修改造主要是對原路面病害進行養護維修及預防性養護以改善其使用功能,延長道路營運周期。
關鍵詞: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性能;公路養護維修
1 橡膠應力吸收層的性能
所謂應力吸收層主要是指在瀝青路面和半剛性基層之間的改性瀝青層,它不僅變形能力很強,它還能將裂縫部位的應力吸收集中,從而使得層間黏結與防水性能加強,達到防止瀝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縫的目的,延長路面使用壽命。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在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已普遍應用,技術十分成熟,但在甘肅省隴南市國省干線公路維修改造工程項目中還是首次用到,本項目中所有罩面路段、基層與下面層之間全部采用橡膠應力吸收層作層間處理。
2 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施工要求
2.1 施工準備工作
2.1.1 一般來說,應力吸收層的集料采用的是9.5~13.2mm的單粒徑碎石,并且其集料必須干燥、潔凈、無雜質、無風化,顆粒形狀具有棱角,接近立方體,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耗性,石質堅硬,抗沖擊性能良好的反擊式破碎機整形后的碎石。石料優先選用中性偏堿的石料,如玄武巖、輝綠巖等。
2.1.2 施工前應對原路面進行路況調查,對裂縫、坑槽、泛油、翻漿、沉陷等病害的處治效果進行檢查,確保原瀝青路面潔凈、穩定、平整。
2.1.3 在施工前所有的材料應當準備齊全,并且這些材料必須都經過嚴格的檢驗且有正式的材料質量檢驗報告,然后才能使用。
2.1.4 在施工前,認真檢查調試各種施工設備,確保裝設備各項功能都處于良好的狀態,如發現問題應及時進行解決。對瀝青灑布設備,要標定瀝青灑布量及碎石撒布量。
2.1.5 及早查看天氣預報,下雨應立即停止施工,施工前后要必須保證路面干燥,路緣石防護良好。
2.2 橡膠瀝青灑布
2.2.1 橡膠瀝青一般生產后應立即使用,不要較長時間的存儲,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序的銜接和一些外界因素,難免會需要短期的存儲。因此,在橡膠瀝青的存儲過程中,應該通過對其黏度的檢測,控制其品質的變化。橡膠瀝青通常情況下應當在24小時內使用完畢,但是如果在工作中發生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并沒有使用完,則需要臨時存儲,應將橡膠瀝青的溫度降到140~150℃范圍內存儲,存儲時間一般不超過2d。
2.2.2 橡膠瀝青灑布量采用1.8~2.2kg/m2,利用0.2~0.3%的熱瀝青對集料進行預裹附(裹附溫度在120℃以上),預裹附的碎石堆放時間應當控制在兩周以內。
2.2.3 灑布車在起步的位置和終止位置,應當鋪上工程紙,以保證橫向銜接的準確性,在完成后應立刻將工程紙取走。
2.2.4 在縱向銜接上,應當注意與已灑布部分重疊10cm左右。
2.2.5 碎石的撒鋪量一般為為12~18kg/m2,根據實際情況,以滿鋪、不散失最為適宜,對于有的地方碎石撒鋪量不足,應及時進行人工補足。
2.3 碾壓
2.3.1 在碾壓過程中,選用的設備一般是2臺26噸以上的膠輪緊跟碾壓,其速度應當控制在2~2.5km/h,每次輪跡應至少重疊30cm,碾壓次數不小于10遍。
2.3.2 如果一些地方出現粘輪的現象,可根據實際情況噴灑少許水或者隔離劑,并且還要盡量防止由一個地方粘輪后產生的連鎖粘連。
2.3.3 在碾壓的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均勻的碾壓,如果出現不均勻的現象時,應及時進行人工處理,并且壓路機要對處理后的路面進行及時的碾壓,以便使修補的石料能夠與橡膠瀝青充分粘結,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整體。
2.4 養護
2.4.1 施工完的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需要進行養護使其成型,大約需要2小時,因此,在這段時間內,應實行交通管制,以保證碎石與瀝青、瀝青與原路面能夠很好的粘結。
2.4.2 在養護期間應嚴禁控制車輛的進入、掉頭和急剎車等,當應力吸收層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開放,從而可以避免減少產生飛石和脫離現象。
2.4.3 在應力吸收層達到一定強度前應及時開展清掃工作,掃除路面多余的碎石,減少碎石破壞車輛擋風玻璃的機率。清掃的最佳時機取決于瀝青粘結碎石的程度,將碎石清掃到路邊集中堆放,可用于后期養護。
2.4.4 開放交通后,定期觀測應力吸收層的變化情況,如果在某些部位出現泛油現象,應及時使用回收的碎石進行撒布,當車輛通過的時候自然碾壓就可以將碎石嵌入富油層,從而達到減少泛油的目的。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技術能夠有效的防止瀝青路面反射裂縫,同時還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粘結作用,提高路面的使用壽命。此外,橡膠瀝青的的制作一般是來自于廢舊輪胎等二次材料,不僅節約的資源,而且符合循環經濟發展和節能減排的要求,有利于生態文明,具有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JTG F41-2008.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微表處和稀漿封層技術指南[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G345線康縣至武都段維修改造工程橡膠瀝青碎石封層施工作業指導書[Z].長安大學公路學院道路工程研究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