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蕾穎
【摘要】構建和諧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是成功音樂教學的基礎,是現代教學的基礎。筆者根據自身教學實踐,主要從緊抓學生心理,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和改變教學思路,巧設教學環節,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為例,對構建和諧課堂教學的有效范式淺談己見。
【關鍵詞】和諧師生關系;課堂教學;有效范式
一、和諧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
(一)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先決條件。為此作為教師要將尊重學生放到日常教學的第一位,學生只有深刻的感受到了教師來自內心對其的尊重,才會對教師有所信任,才會將課堂當做自己努力求學,發揮聰明才智的好場所,進而提高自身學習效率,在和諧音樂課堂上享受學習音樂的快樂。
小學生的內心世界比較單純,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但是由于其心智上尚處于發育期,為此在一些日常的行為上可能出現一些不守紀律,作風有些散漫的現象,作為老師不要過分的訓斥和責備學生,要友好的和學生進行交流,不用老師的威嚴來壓迫學生,通過講道理,說事實來規勸小學生行為的“失常”之處,幫其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如此才可以贏得小學生的尊重,到達師生關系和諧的目的。
(二)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教學中因材施教。
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接觸比較多。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形成獨立的個性,有的活潑,有的內斂。性格的不同,決定了學生在課堂的表現上有所差異。性格活潑的學生在課堂的互動上參與頻率較多,性格內斂學生參與課堂的互動相對較少。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征,要因材施教,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合適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求知。在音樂課堂教學的設置上,教師要多考慮小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多表達自己對音樂學習和演唱的感受,不斷激發學生演唱和表演的天性。對于學生的在歌曲的演唱和編創上,要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勵,不斷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使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感到內心愉悅,從而使得良好的師生關系進一步的發展。
(三)注重知識更新,教師與時俱進。
小學音樂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音樂素養,不斷進行音樂教學活動的研究,才可以在日常的原因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也才可以不斷開拓自身視野,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新鮮體驗”,給學生帶來無窮的“驚奇”,樹立學生心目中對教師的崇拜感,這無疑是促進師生間構建和諧關系的極為重要的籌碼。音樂教師要不斷加強音樂知識的學習和提高,不僅是一些音樂理論知識的提升,而且還要多學習一些前沿的、新鮮的音樂知識,并在自己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將這“新鮮的音樂知識”巧妙的灌輸給學生,不僅可以豐富自己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也讓自身音素養有一個質的提高。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與學生更好地融合,這樣對于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與交流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尋找有效范式方法,構建和諧音樂課堂教學的幾種重要手段
(一)以興趣入手,激發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音樂老師,為此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求知熱情和個人喜好,對于其進行音樂的啟蒙和教育。例如在教授低年級學生學習樂譜的時候,就可以把樂譜編寫成一首兒歌:“張開右手掌,手心向外翻,五個小手指,就是五條線.四個手指空,就是四個間,從下往上效,一二三四五,好像上樓梯.越上音越高”,由于兒歌淺顯易懂又朗朗上口,為此小學生們通過兒歌的學習對五線譜就會有了基本的認識。由此可見從興趣入手,對于激發學生熱情是小學音樂教學一個非常實用和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善于創造情境,點燃情感火花
音樂作為一門的優雅的藝術,極具情感內涵,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還很弱,如何點燃小學生對音樂的一種興趣也需要采用藝術化的手段。比如設置一些情境來進行小學生音樂教育就是不錯的選擇。一般來說小學音樂課堂的情境在設置上要簡潔、生動、具有一種引導性。只要小學生們一進入了這個情境就會潛移默化的投入到音樂教學之中。例如在欣賞音樂《龜兔賽跑》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完全給學生們帶上不同的面具和頭飾讓他們可以扮演兔子、烏龜、小羊、小鹿等不同的動物,當然一些學生也可以扮演一些靜態大樹、野花和小麥等植物,這種氛圍的營造學生更為容易理解《龜兔賽跑》歌曲輕松活潑的意境,也更容易激發學生去感受音樂和體驗音樂的情感,學生對音樂學習更為主動。實踐證明,善于進行情境的設置,對于激發小學生求知的熱情,促進和推動小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善用音樂知識引導,打造美妙歌聲。
作為音樂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還要通過樂理知識的理解和提高,打造歌聲之美。以便在歌曲的演唱中能做到咬字清晰、歌聲圓潤。例如在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之中,就有一些襯詞的運用,這也是學生學習該曲的一個難點。為此教師在這首歌曲的演唱上可以采取分解演唱法和典型示范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學生更為深入了解到這首民歌的內涵。小學音樂教師要多加引導,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使得小學生可以認識得到樂理知識的實用性,并通過樂理知識的學習,打造歌聲之美。
(四)巧用“問題串”設置,達成教學目標。
巧用“問題串”是構建和諧課堂教學的常用手段,比如在學習《小小花傘》就可以進行“問題串”的設置“我們偉大祖國有多少民族?主要有哪些民族?我們各個民族該如何相處”,通過逐一遞進的設問、學生們不僅不僅知道了我國有56個民族,其中也包含藏族等相關知識,還懂得了各個民族該和諧相處,為此對于《小小花傘》兩個民族小孩融洽相處的活潑和喜悅的情緒也就不難理解,對于民族間大團結也就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通過上文“問題串”的設置,小學生對于《小小花傘》這首歌曲的內涵有了極大的了解,教師也將民族團結、民族互助的愛國理念通過“問題串”的設置巧妙的傳達給了學生,不僅達到了事先的教學目的,而且也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極為的和諧與融洽,可謂極大的發揮了“問題串”設置的教學作用。
構建和諧音樂課堂教學是新課教學改革的必然,學生和老師的和諧關系是構建和諧音樂課堂教學的基礎,只有立足于師生關系的和諧,構建和諧音樂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才可有其用武之處。以上是本人對于構建和諧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范式幾點看法,與同行商榷。
參考文獻
[1]王越.論發展我國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個性化音樂修養[D].中央音樂學院,2014.
[2]李思敬.小學音樂教學對學生“雙基四能”培養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
[3]鄭麗.中小學音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D].重慶師范大學,2015.
[4]李夏宇.普通學校音樂教育中的傳統音樂教學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