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 謝艷群 陳珺
【摘要】鋼琴鍵盤運用技能因其最能體現出“實用性”、“綜合性”和“創造性”的特點和要求而成為衡量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綜合專業技能優劣與否的重要尺度。鋼琴集體課教學過程中培養鍵盤運用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對初級鍵盤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運用?;A鋼琴階段的演奏能力、初級即興伴奏能力、基本的即興演奏能力是基礎鋼琴階段學生鍵盤運用能力的內在要求。因此,在其培養途徑方面也必然有別于傳統的認識和教學安排與方法。
【關鍵詞】鋼琴集體課;課題型教學;鍵盤運用能力
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在我國始于20世紀末。在當時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緩解了生源擴招與鋼琴師資缺乏的矛盾。如今,這種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各高校音樂專業基礎鋼琴教學階段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無論是在音樂教學還是在音樂文化活動中,鍵盤運用能力都是衡量一個音樂專業人才綜合技能、知識結構水平和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因此,將鍵盤御用能力的訓練與培養納入基礎鋼琴階段的教學當中,如何在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模式下達到這樣的目的,是美意個鋼琴教師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略述管見,以求教方家。
一、鋼琴集體課階段鍵盤運用能力的內涵
“循序漸進”是鋼琴技能訓練的基本原則。技術掌握到什么層次,其專業能力也應當達到相應的要求,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即使在鋼琴集體課階段的學習,學生鋼琴技巧的訓練成效也應當最直接地體現在此階段所應具備的鍵盤運用能力上。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明確鋼琴集體課階段的鍵盤運用能力內在要求。
(一)基礎鋼琴階段的演奏能力
基礎鋼琴階段的演奏能力是針對大學一、二年級的非鋼琴專業學生而言所必須達到的鋼琴演奏能力。這里包含三個方面的重要內容。一是對基礎鋼琴階段相關演奏技巧的掌握。包括演奏的姿勢、手型、視奏、斷奏、連奏、跳音、雙音、和弦、音階、琶音等。二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提到演奏的心理素質,更多的是聯想到舞臺表演時候的心理調控。這固然重要,但是,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不僅僅是要上臺演奏鋼琴之前的強化訓練,更重要的應當是在平時的鋼琴教學和練習環節。在這一個方面,較之以傳統的鋼琴教學,鋼琴集體課教學更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三是具備相應程度的對鋼琴音樂的感受、理解和表達能力。哪怕是一首初級的車爾尼599練習曲,其旋律聲部的構成與走向、伴奏音型和織體的選擇、雙手的動靜、強弱的配合都是其音樂表達所必須關注的。
(二)初級即興伴奏能力
鋼琴即興伴奏是鋼琴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綜合音樂素質的體現。從專業的角度而言,它要求伴奏者將鋼琴演奏技巧、鍵盤和聲、作曲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在旋律的帶動下進行瞬間的藝術創作。鋼琴集體課階段的即興伴奏所運用的和聲材料、音型、織體等都直接來源于基礎鋼琴階段的內容。而且,只要教學與訓練科學合理,是完全可以實現將基礎鋼琴階段的內容轉化運用到相應程度的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上,使學生在掌握基礎鋼琴彈奏技巧的同時具備相應的即興伴奏能力。這就實際上增加了學生鍵盤運用能力學習和訓練的周期,也為大學三年級開設的鋼琴配彈訓練打下扎實的鍵盤運用基礎。
(三)基本的即興演奏能力
即興演奏是富有趣味性、創造性和獨特個性的演奏活動。這當中的即興是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能力的重要環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雹龠@深刻的揭示了創造并非少數圣賢所為,而是廣泛的存在于個體當中。在基礎鋼琴階段所涉及的即興演奏主要是讓學生及時運用已學到的鍵盤知識、彈奏方法等進行即興演奏??梢允遣辉O定主題的,也可以是依據一個動機自行在鋼琴上發展演奏,所運用的演奏技巧和織體材料都直接參考所掌握的鋼琴技巧和練習曲及樂曲。篇幅依據個人情況可長可短。這樣的即興演奏訓練可以充分調動學生鍵盤音樂創作和表演的興趣及潛力,促使學生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音樂世界進行探求,使學生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他們的創作能力,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彈出“自己的音樂”,激勵他們勇于探索。
二、鋼琴集體課教學中培養學生鍵盤運用能力的策略
(一)技巧訓練與啟發創作相結合
技巧是為能力服務的。鋼琴技巧的教學與訓練固然重要,但是,基礎鋼琴的教學不能僅僅是技巧的教學與訓練。原則上說,一切的教學與訓練都是圍繞著學生能力的養成來進行的。這里所講的能力就是上文論及的相關的鍵盤運用能力。因此,在基礎鋼琴階段的教學應當是注重學生的技巧訓練與啟發創作相結合,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和結構,在組織學生課堂技巧訓練的基礎上,多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美國心理學家杰爾士說過:“人生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別人的欣賞?!睅缀跛械膶W生都希望通過鋼琴的學習來獲得家長、教師和同學的贊賞,使他人承認自己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集體教學的特點和優勢組織學生互相觀摩,或者每個學期可根據不同的情況組織舉辦學生演奏會,曲目就是相應程度的樂曲,讓舞臺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們對彼此的演奏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取長補短。逐步讓學生擺脫技巧練習所產生的枯燥厭煩心理,堅定鋼琴學習的意志。
(二)實施課題型教學模式
課題型教學一詞在現代學校其它學科專業教育中并不陌生,是各學科教學廣泛采用的一種集體授課方法,也被稱之為分單元教學。課題型鋼琴教學是將鍵盤技能初學者普遍存在的知識技能共同點加以概括凝練,形成系列課題,并運用系列課題進行系統性鋼琴演奏技能教學的一種集體授課方法。課題型集體教學模式的注重點在于:
(1)以基礎的鍵盤和聲學及基礎樂理、對位法、曲式學等音樂理論作為研究設立課題的指導。將書面的理論知識與鍵盤彈奏實際相結合,理論指導下的技術課題設置,更有針對性、條理性。這種模式使得教學目的明確,學習的思路開闊,有利于學生調動相關學科知識綜合運用于鋼琴學習,從而加速技能掌握進程。
(2)課題設置應密切聯系鋼琴演奏技術自身的特殊性,如實體現其規律性,做到有的放矢。鋼琴演奏技巧的學習過程可以比作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包含極其豐富的內容。為此,需要對紛繁復雜的鋼琴彈奏技術做出明確科學的分類,將這些經過分類整理的技術技巧作為課題目標,有效地引導鋼琴基本功訓練達到成功的理想彼岸。
(3)課題的編排順序應當遵循序列原則,達到即便于學習又能從總體上把握。編排課題必須注意前后銜接,逐步由淺入深,并配以圓周式的課題編排法,提升各個教學層次,逐步加深技術程度,加大學習難度,拓闊教學范圍。
(4)對課題的表述應有高度概括性、準確性,文字描述力求簡明扼要。課題是構成整個教學內容體系的基本框架,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導向作用。總的要求是通過理論或技術課題的精確描述,使教學框架層次分明,循序漸進,使教學結構脈絡清晰,一目了然。
(三)豐富鋼琴鍵盤的練習形式和藝術實踐
在課堂練習環節,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的整體程度通過獨奏、齊奏、合奏、伴奏等手段豐富課堂的演奏形式。這有利于調動和發揮集體課中“群體動力”和“心理暗示”良性效應,鍛煉學生集體場合演奏的適應能力、多聲部聽覺能力、默契配合能力及穩定的節奏感。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發展實用鍵盤技術水平,加速技能掌握的進程。
課后練習主要靠學生的獨自練習與合作練習,將課堂所學知識通過的練習加以鞏固,加以完整。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課后練習的方法,避免自己練習的枯燥乏味。通過變換節奏、轉換調式、添加裝飾音等創造性的練習,鍛煉學生獨自處理曲目的能力,加速鍵盤技能的理解與進一步掌握。有句話是這樣講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對自己習得知識衡量的標準就是實踐。每年的聲樂考試中鋼琴的即興伴奏,其他樂器的伴奏,創作班級的班歌等等。這些都可以稱為鍵盤運用能力的實踐課題。為學生提供足有的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成果。
三、結語
新的時代需要新型的、復合型應用人才,高校音樂專業學生鍵盤運用能力的培養是目前高校音樂專業教育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從基礎抓起,重視基礎鋼琴階段的鍵盤運用能力的培養,無論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操作層面都是切實可行的。是解決目前學生鍵盤能力欠缺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徑。需要廣大鋼琴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和積極探索與實踐。以促使學生綜合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分階段、分目標的實現和掌握鋼琴鍵盤運用技能,使學生成為一個“技能全面”、“敢于實踐”和“善于創新”的新世紀合格的音樂專業人才。
注釋
①金成林、伍堯.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8-P79.
參考文獻
[1]留釹銅.鋼琴十步訓練法[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9.
[2][俄]根納季.齊平.演奏者與技術[M]. 董茉莉,焦東建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2.
[3]牛冬陽、孫精誠、韓少杰編著.數碼鋼琴教程[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8.
[4]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4.
[5]竇曉旭.應用實驗探索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J].貴州教育,2002,(8).
作者簡介:
陳 東(1975—),男,土家族,湖南永順人,博士,現為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高校專業音樂教育和民族音樂文化研究;
謝艷群:(1983—),女,漢族,湖南婁底人,學士,現為湖南吉首市民族中學教師,中教二級,主要從事中學音樂教育及民族音樂文化研究;
陳珺:(1977—),女,土家族,湖南永順人,現為廣東順德大良實驗中學教師,中教一級,主要從事中學音樂教育及民族音樂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