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
【摘要】伴隨素質教育的推廣,對于兒童的鋼琴教育愈發受到全社會的重視。本文從三個不同方面提出了適合兒童鋼琴教育的方法,希望可以為日后的鋼琴教育事業提供可參考價值。
【關鍵詞】素質教育 兒童鋼琴教育
改革開放后,隨著人們經濟與物質生活的大幅提高,精神上的需求愈發重要。因此自20世紀90年代我國提出素質教育后,人們對其越來越重視。鋼琴教育作為音樂教育的中堅力量,能夠充分培養學習者的全面音樂素質與音樂審美能力,在素質教育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兒童加入了學習鋼琴的隊伍,且學習者年齡逐漸低齡化。兒童鋼琴教育已然成為很多家庭為實現素質教育所采用的最好手段。那么,要想讓兒童能接受到好的音樂教育,就必須有適合兒童的教學方法,本文將從以下三方面對適合兒童鋼琴教育的方法進行探討:
一、興趣學鋼琴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興趣學鋼琴其實就是要培養兒童自主學習鋼琴的興趣。在學琴初,許多兒童由于年齡較小,心智都未發育完全,并不明白學琴的益處,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會缺乏毅力、動力。如果這時教師只是讓其進行枯燥的練習則很容易導致孩子喪失對于學習鋼琴的新鮮感與樂趣,甚至對其感到厭煩想要放棄。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該把心態放平,不能執著于對手指技巧的機械訓練及一味追求學習進度的快慢,而是要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通過多種手段加以引導,讓其愿意自主學習。比如可根據兒童身心特點安排教學內容,初始階段多以一些直觀的圖畫、形象的事物、充滿趣味性的游戲等穿插進鋼琴教學中,引發兒童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其積極性,進而自主進行實踐;再如,教師在布置曲目時,可以多選擇一些能引起孩子強烈共鳴的兒童歌曲,如動畫片主題曲等讓其彈奏,這樣既能在最短時間內就引起兒童自主學習的興趣,并大大提高孩子們的集中力,又能讓他們在學會樂曲后充滿成就感。
二、間隔性小組學鋼琴
所謂的小組學鋼琴其實也是集體課的一種表現,但是一個小組里不能超過三個人,這也是為了防止人太多會分散兒童學習的注意力。這種小組的學習不用太頻繁,可以間隔性的一周安排一次或一個月安排兩次,且每個組內兒童的鋼琴學習水平要相近,這樣也更易引起孩子們互相的競爭意識,促進他們的學習欲望。以往我們的鋼琴教學方式都是一對一授課,當然這有助于集中兒童的注意力,且教師教授時也會更細致更有針對性,但長期的學習過程只是兩人的交流難免會使教學變得枯燥,此時間或安排小組課便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小組課的教學內容也多種多樣,比如可以把學過的或將要學習的樂理知識集中起來,以搶答等游戲的方式對其加以鞏固;再如將孩子們都彈奏過的鋼琴作品拿出來分析其演奏技巧,并讓組內成員輪番演奏,引導孩子們對比彼此的優缺點,共同學習進步;再如給孩子們布置一些四手聯彈或雙鋼琴演奏的曲目,教師只負責給組內兒童分配聲部,其他過程則完全由小組內成員自行交流安排,熟練各自的樂譜部分后再進行合作演奏。通過這些小組式的學習方式,不但能充分調動兒童的積極性,還能激發孩子的表現欲,培養孩子的合作交流能力,增強了學習鋼琴的趣味性,同時又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音樂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音樂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一種,最終也是為了培養良好的藝術修養。在兒童鋼琴教育中,審美教育尤為重要,它會提高兒童的音樂鑒賞能力,增強對音樂的感受力,加深對音樂內涵的了解,使兒童從小就具備了音樂欣賞的高眼光。如果教師對于兒童的教育只是局限在鋼琴技巧和手指訓練上,學生也不可能產生審美體驗,因此不論是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抑或是教材選擇上,均要以“美”為前提。
教學內容對于培養兒童音樂審美至關重要,選擇具有美感的樂曲作為教學內容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情感,提高其音樂修養,挖掘出他們的聽覺審美潛能。所以對于選曲的審美要包含方方面面,不但旋律要美,寓意、情景、伴奏、和聲、音樂色彩、配器等等都要美,這一要求在美國眾多教授共同編寫的《新世紀兒童鋼琴啟蒙教程》中的很多樂曲上都能體現,如第一冊中《夜影》一課,旋律雖簡單,卻能表現夜的安靜,并且配上相呼應的歌詞,準確地表達了孩子夜晚的心境。在教學方法上,審美教育則要求從感性出發,以美感人,以情動人。教學時,教師要讓兒童聆聽豐滿的音響,這樣才能讓其了解更多的音樂元素,滿足兒童的聽覺審美,教師可以通過為樂曲配伴奏,并與學生一起演奏來達到這種審美體驗。
四、結語
對于兒童的鋼琴教育,培養過程是艱辛而漫長的,我國的鋼琴教育真正發展起來至今其實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所以在兒童鋼琴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的經驗還不足,也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鋼琴教師素質不一、教材選擇過于傳統陳舊等等,這就需要執教者有足夠的耐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多借鑒國外先進的鋼琴教法,與自身情況相結合,從實際出發,總結出真正適合兒童鋼琴教育的方法,為其創造正規有利的鋼琴教育平臺,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音樂,讓鋼琴教育事業得以不斷發展、完善。
參考文獻
[1]尹愛青.外國兒童音樂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鄧亞.兒童鋼琴教育與思考[J].音樂大觀,2013,05.
[3]梁穎.兒童鋼琴教育中趣味教學手段初探[J].音樂生活,2012,04.
[4]文雅.當代兒童鋼琴教育中音樂創作與教育實踐的探索[J].江西教育,2015,03.
[5]辛笛.應用鋼琴教學法“四學”之我見[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03.
[6]徐帆.兒童鋼琴教育現狀引發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