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雅音樂和通俗音樂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兩種音樂類型,前人對這兩者的研究成果也是數不勝數,本文著重從多個角度來對比研究“雅”和“俗”的對立統一,希望帶給讀者一些思考。
【關鍵詞】高雅音樂;通俗音樂;雅俗共賞
音樂藝術自誕生以來就存在著雅、俗之爭,其實到目前為止,我們并沒有具體的定義來說“高雅音樂”和“低俗音樂”具體指的是什么。一般認為,“高雅音樂”,是具有豐富內涵和表現力來顯示他它深邃美的音樂,常指交響樂、歌劇這類古典音樂,而“通俗音樂”指的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是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富于娛樂性,手法和風格都比較自由的音樂。
從歷史的角度看,高雅音樂最開始是統治階級的工具,其目的是進行思想教化,它的高雅體現在音樂內涵和情境上。而一些民間音樂由于本身來自于大眾,就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又由于它內涵淺顯,因為包含“俗”趣。現如今,人們精神世界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所以更重視區分音樂的“雅”和“俗”。其實我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音樂本身就是一個整體,“雅”和“俗”的區別,應該是從其對立統一中得以看待的。
簡單來說,高雅音樂和通俗音樂的區別有以下幾個方面:1、在接受群體上,高雅音樂傾向社會整體大眾,通俗音樂傾向于個人愛好。2、在傳播影響上,高雅音樂注重精神實質,通俗音樂著重娛樂生活。3、在音樂結構技法上,高雅音樂重視作品的完整性和內在魅力,通俗音樂首發風格較自由。4、在深度上,高雅音樂以傳統音樂的維護者自居,而通俗音樂基于本身固有的商業利益,更迎合于大眾的心理需求。5、從所起的作用來看,高雅音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滿足高度的審美品位,通俗音樂滿足人娛樂消遣的要求。
放眼現在的音樂圈,人們稱通俗音樂這一行業為娛樂圈,可謂名副其實。現代人們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對娛樂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緩解壓力,大眾就沒有精力去專注地聽音樂,這就要求通俗音樂淺顯易懂,不用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而高雅音樂有著不同作用,單純的娛樂室是的自然需要,但長期在單純的娛樂環境中就會平添空虛無聊,這時,高雅音樂就滿足了人們需要提高精神境界的需求。因此,這兩者所起作用雖不同,但都滿足了人們本身的需要。
另外,我認為簡單地把喜歡高雅音樂或是通俗音樂和一個人或一個群體的品位劃等號不太恰當。決定這兩者的關鍵應是人們審美能力發展的問題。人的審美能力總是會和年齡大小、經歷過事情的多少等息息相關,所以,從個人審美能力的發展來看,能力越高的人類群體人數越小,由此來看,難度越高的藝術作品受眾群體也就越小。因此,年齡大的人喜歡要求審美能力高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反之,年輕人喜歡形態相對簡單的藝術作品也是很自然的。俗話說: “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音樂的“雅”和“俗”也是各有所長,各有人喜愛的。我們知道,在音樂藝術創作到表演再到欣賞的這一過程中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和規律,這其中有許多不確定的主觀與客觀因素,不同的人對同一藝術作品也常常會有不同的理解和體會,這都取決于各人的審美觀點和趣味。
其實,“高雅音樂”和“通俗音樂”只是在表現方式上運用了不同的手法,整體來看,它們都是音樂的基本內涵,都表現了對美的追求。音樂的“雅”,體現了音樂的深刻內涵,體現著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奧妙,富有理想主義色彩;音樂的“俗”,則服務于大眾,反應大眾最基本的需求,表現人們自然的心聲,體現了時代性與民間性。“雅”與“俗”兩者在字面意思上的確存在著對立的關系,但在實質上也存在著轉化與融合的聯系,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兩者有著一定的聯系性。
“雅”與“俗”是同時存在于音樂的兩個基本要素,兩者相互對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聯系。音樂文化的發展趨勢,就是如何將二者相互轉化,相得益彰。音樂藝術追求藝術境界與藝術品位,音樂的雅講究精神境界的完善,音樂的俗講求娛樂消遣的藝術趣味。音樂的魅力所在就是“雅”的境界與“俗”的趣味相互轉化,相得益彰的完美結合。因此,我們不要否定它們當中的任何一個,而應當在“俗”的基礎上尋求“高雅”,這才是一條可以使音樂藝術長期發展的正確途徑。
在和諧的音樂環境中,“雅”與“俗”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能持久發展的,我們應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創作出被大眾所接受的雅俗共賞的音樂。現代音樂藝術的和諧發展是以當今社會的和諧環境為基礎的,音樂藝術工作者在廣泛搜集民間音樂的基礎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進行再創造,產生了很多雅俗共賞,家喻戶曉的音樂作品,這是一種令人欣喜的發展趨勢。
最后總結來說,音樂藝術本質上就是供大眾聽覺娛樂消費的。只要音樂本身是有益健康的,滿足大眾的消費需要,就是有其存在于社會的價值的。“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之間應該是相互依存、相互幫襯與支持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新坤.《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的對話》[J].人民音樂.2008(04).
[2]周海宏.《有關“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審美價值問題的分析》[J].人民音樂.2005(11).
[3]梁金平.《音樂藝術辯證談》[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徐翔宇(1991—),女,漢族,籍貫河南,學歷碩士,單位 貴州大學,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