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演唱的跨界現象意味著我國聲樂藝術正走向多元化發展的路線,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一種具體表現。聲樂跨界演唱打破了鄰域的限制,使音樂以多形式、多風格的方式發展,不僅為聲樂創作人提供了新的思維創作方式,同時也滿足了聲樂愛好者的審美要求。本文通過簡要的說明樂演唱的跨界現象的產生原因,并對跨界現象在聲樂演唱的表現以及其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聲樂演唱 ;跨界;影響
近年來,跨界演唱已逐步融合于聲樂藝術中,改變了傳統聲樂表現方式單一的局面,使我國的聲樂演唱風格以多元化的形式發展。跨界演唱在聲樂藝術的體現不僅表現在其作品風格上,還體現在其唱法上,這對于我國聲樂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目前,聲樂演唱的跨界現象已經成為我國音樂發展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為廣大聽眾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一、聲樂跨界演唱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時代發展的產物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文化的交流,我國的聲樂演唱也隨之融入了更多國外優秀的音樂元素,跨界現象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特別是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音樂這一領域的消費也越來越高,漸漸的聲樂演唱也成為商人盈利的一種手段,為了謀取更大的利潤,他們為聲樂演唱融入了更多的時代元素。因此,聲樂跨界演唱現在以一種特有的方式為社會聽眾所共享,它既是文化發展的產物,也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具體表現。
(二)傳統聲樂唱法的模式單一
我國文化歷史悠久,音樂文化氣息也非常濃厚,但聲樂演唱由于受民族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等特點而限制了它的發展。此外,各大院校也形成了具有固定化的教學風格,由于受到教學老師的影響也有可能導致學生產生固定的藝術表現風格。為了突破單一的表演形式,聲樂學習者通過轉變原有的審美觀念,并不斷融合其他優秀的音樂元素,逐步克服了因民族文化、教學模式等因素對聲樂演唱造成的不利影響,促進了聲樂跨界表演的產生。
二、聲樂演唱跨界現象的具體表現
(一)作品風格上存在跨界現象
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甚至不同藝術家在表演風格和藝術手法都有自己的獨有的特點。傳統的一部音樂作品往往只會沿用一種表演風格,但隨著聲樂的創新和發展,跨界現象也逐漸的出現在現代聲樂演唱作品中。以《小河淌水》為例,在其被演繹的過程中既包含了民族風格又體現了流行風格,兩種風格迥異的藝術手法融合于一部作品中,并未讓觀眾感到不適,反而使觀眾感受到多元化音樂的獨特魅力。這不僅滿足了觀眾的聽覺理念,也為聲樂演唱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同時也為聲樂演唱的跨界現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唱法上存在跨界現象
在唱法上,聲樂演唱的跨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美聲、通俗和民族。原有唱法的發展路線是各自為營,表現形式相對比較單調,而通過融合三種不同演唱方法的特點,促使聲樂的表演形式更加自然與豐富多彩。通過歸納這些聲樂演唱風格可具體分為美通、民通以及民美、民美通四種表演形式。
美通,是指演唱的風格中既含有美聲又融合了通俗唱法,以便更好的表達音樂的張力和演唱者的情感。其中著名歌唱家莎拉布萊曼就是美通演唱風格的杰出代表之一。
民通,是指演唱風格中融合了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以便使歌曲聽起來更加動聽。廣為流傳的《新貴妃醉酒》就是民通演唱風格的具體表現,這種演唱方式即突破了傳統的演唱方式,也為聽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民美,是指歐洲古典唱法和我國民族唱法的相互結合。這種表演方式通過吸取外國的優秀聲樂文化,促進了不同表演風格的融合,也使我國的民族唱法走向了世界。
民美通,兼容了其他三種的表演形式,是聲樂跨界演唱的具體表現,促進了聲音與情感的相互交融。
三、聲樂演唱跨界現象對聲樂表演的影響
(一)打破了傳統的聲樂觀念
在聲樂跨界演唱出現之前,不管是民族歌曲亦或是戲曲藝術都是遵循其獨特的聲樂表演風格,在上世紀80年代美聲的引入,也未改變聲樂藝術各自為營的局面。但隨著聲樂跨界演唱對聲樂藝術的沖擊,逐漸改變了原有的唱法,通過對三種唱法的有機融合,更好的詮釋了聲樂的特征,為聲樂的創新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也使聲樂藝術走向多元化的發展模式。跨界演唱打破了傳統的聲樂觀念,給聲樂演唱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意味著聲樂演唱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二)對傳統的審美觀念造成了沖擊
在我們潛在的意識中,對聲樂藝術的三種唱法分別有著獨特的審美觀念。但隨著聽眾要求的提高,我們已經不能夠滿足單一的演唱方式,我們更喜歡具有鮮明特點的聲樂表演,而跨界演唱在聲樂演唱的應用給聽眾帶來了新的體驗。所以,很多聲樂愛好者將其他風格的音樂融入到某一作品中,使聲樂藝術聽起來更加耐人尋味。從美聲、民族以及通俗這三種唱法的角度來分析,雖然跨界演唱存在的元素在它們之中都可以找到,但因為其藝術表現形式的不同使聽眾在審美觀念上存在一定差異。在對演唱技巧以演唱方式要求越來越高的聽眾面前,聲樂學習者需要善于學習不同風格的藝術表現風格,進而形成符合自己特點以及聽眾觀念的聲樂演唱風格。
結論:
聲樂跨界演唱是音樂多元化發展的產物,為聲樂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促進了演唱風格的創新和發展,凸出了聲樂藝術的獨特魅力。在日益發展的今天,跨界演唱需要繼續為聲樂藝術注入新的能量,對表演方式、演唱技術以及演唱內容進行再次的改革,形成符合時代發展的藝術風格,從不同角度為聽眾展現聲樂藝術的特色。
參考文獻
[1]馮倩.中國當代民族聲樂跨界演唱個案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l:22.
[2]于濤.聲樂演唱跨界現象的多維度解讀[J].大舞臺,2013,24 (14):110-115.
作者簡介:劉姝云(1992—),女,安徽宣城人,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6屆畢業生,學歷:碩士,研究方向: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