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18頁例1。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求商方法的過程,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2.使學生了解乘法與除法的關系,能正確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3.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能利用2~6的乘法口訣進行比較簡單的除法計算。
教學難點:根據除法算式,很快地找到相應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背誦乘法口訣
師:同學們在上學期已經學習并且會背乘法口訣了,現在就請同學們用最洪亮的聲音一起背一背乘法口訣吧!
2.游戲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開火車的小游戲,看列式直接說得數,看誰說得最快。(小黑板出示。)
3×4= 4×5= 6×3= 5×6= 6×4= 5×5=
3.填空并說出所用的口訣
師:填空并說出所用的口訣。
( )×4=28 ( ) ×6=30 5×( )=25
二、探索求商的方法
1.看圖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算得這么好,猴媽媽要請大家幫助它解決一個難題,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課件出示例1插圖。
師:猴媽媽在干什么?從圖中你都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我看見猴媽媽在分桃子。
生:我看到一共有12個桃子。
生:要分給4只小猴。
生:每只小猴分3個。
師:根據你們發現的這3個數學信息,誰能編一道用除法解決的問題?
生:12個桃,每只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只小猴?
生:12個桃子,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幾個?
(學生在編題時要重點強調“平均分”。)
教師將兩道問題寫在黑板上。
2.教學多種求商方法
師:第一道問題怎樣列除法算式?
生:我的列式是12÷3= 。
師:12除以3等于幾,你是怎樣算的?請你用手中的筆畫一畫,分一分,然后小組討論一下,應該如何找到結果?
(學生小組商討,求商方法。)
學生1:我是想,1只猴分3個,2只猴分6個,3只猴分9個,4只猴分12個,正好分完。所以12÷3=4。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商的呢?
生:我是用不斷加的方法找到的。
師:你能不能再把你的方法轉換一下,變成我們學過的乘法呢?
生:就是1×3=3,2×3=6,3×3=9,4×3=12,所以12÷3=4。
師:你能再用乘法口訣說一下嗎?
生: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
師:你說的非常的準確,值得表揚。
師小結:這位同學利用乘法口訣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推算出來12÷3=4。
師:誰再來說說你是怎么找到商的?
生: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3個桃,用乘法列式就是3×4=12,所以12÷3=4。
師:你很有想法,你清楚地說出來3、4、12所表示的含義。
師:現在請同學們對比3×4=12和12÷3=4,除法算式的商就是乘法算式中的哪一個數?
生:是乘法算式中的4。
師:看來同學們發現了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是有聯系的,我們要計算除法算式的商,就可以用乘法來幫忙。
師:要計算12÷3等于幾,你想用哪個乘法算式來幫忙呢?
生:用3×4=12。
師:想3和幾相乘得12,又須要借助誰來幫忙呢?
生:想三四十二這句乘法口訣來幫忙。
教師板書:3和幾相乘得12?
三(四)十二,商是4。
師:看來計算除法時我們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口訣來求商。
師小結:這種方法是直接利用一句乘法口訣三四十二求出商是4的。
師: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我是這樣想的,第一只小猴分3個,就是12-3=9;第二只小猴也分3個,9-3=6;第三只分3個,6-3=3; 第四只正好分完。一共分了4次,所以12÷3=4。
師小結:哦,你的這種方法是從總數里3個3個往下減的,直到把桃分完,也非常棒。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這么短的時間就想出了這么多好方法來幫助猴媽媽。如果你是猴媽媽,你會選擇哪個方法呢?為什么?請你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
生:我會選擇第二種方法,因為直接想口訣就可以了,算得快。
師:你們喜歡哪種算法,誰和他的算法一樣?
生:我也選擇第二種方法,算得很快。
生:我選擇第三種方法,一個一個減,不容易算錯……
師:如果現在老師給你60個桃子,讓你分給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3個,你們打算用哪一種方法來分?
生:我打算用第二種方法來分,因為如果用第一種和第三種分的話,桃子的數太多了,分起來非常麻煩。
師:你真是一個會思考的孩子啊,一句話說出了問題的關鍵,如果數量很多的時候,我們用連加或是連減的方法就會比較麻煩了,看來還是利用乘法口訣來求商比較快捷。
師:看來大部分同學都選擇直接用一句乘法口訣來求商。這節課我們就先來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比一比誰學得最快。(板書課題: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解決另一道題,再次鞏固求商方法
師:我們再一起看看這道題:“12個桃子,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幾個?”你能列出算式嗎?
教師板書:12÷4=
師:商是幾?你是怎么算的?
生:12÷4=3,我是想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闖關游戲,鞏固求商方法
師:猴媽媽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套闖關游戲,叫新發現,要求同學們不僅要算對上面的題,還要在題中有所發現才能闖過去,你們愿意試試嗎?
第一關:求商并說出所用口訣
10÷2= 12÷2= 8÷2=
10÷5= 12÷6= 8÷4=
觀察每一組題你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被除數都相同,第一題的除數是第二題的商。
師:你觀察得非常仔細,說得非常準確。
第二關練習四第三題
師:連一連,說說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訣。
第三關練習四第一題
提問: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題目要我們求什么?
第四關:判斷。6÷2=12 口訣(二六十二)對嗎?
第五關:送信
觀察送進1號房子的信封,4÷4= 2÷2= 你有什么發現?(當被除數和除數相同時,商是1。)觀察3÷1= ,你有什么發現?(當除數是1時,商等于被除數。)
四、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
生:今天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生:利用乘法口訣解決除法題。
生:一個口訣可以解決一道乘法和兩道除法計算題。
師: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今天的收獲可真不少啊,在你們的幫助下猴媽媽順利地給它的小猴子們分了桃子,你們真了不起,希望同學可以利用今天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下課!
反思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乘法口訣、除法及除法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以下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反思:
1.預習鋪墊,做好準備
由于學生已經會背誦乘法口訣,因此課前進行一定量的回顧復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幫助學生搭好學習新知的腳架,為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做好鋪墊。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幾何直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借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在課堂中我讓學生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筆邊畫邊數,慢慢學生在畫的過程中就會發現乘法口訣能夠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經歷了從實物到圖形的抽象,從而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幾何直觀能力。
3.多層練習,促進學生思維
在練習中安排了學生喜愛的闖關游戲——新發現,不僅將枯燥的口算練習趣味化,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方法,而且設計了觀察、發現規律的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競爭的意識。
但是在授課之后,我覺得本節課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應該改盡或完善的地方。
首先,教材在例題的編排上分為4個層次,第一,通過文字和圖呈現須要解決的問題。第二,列出除法算式。第三,呈現學生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第四,將平均分的結果用直觀圖呈現出來,并承接連加的思路給出相應的乘法算式,通過小精靈的話給出提示“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訣算”。課堂中學生通過讀題已經將除法算式列出來了,然后我就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我覺得在這里如果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前先建立分桃的表象,也就是說我先用課件動態演示猴媽媽分桃的過程,然后讓學生思考“如果不操作,怎樣計算出商呢?”“結合分桃的過程,把得到商4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然后再讓學生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這樣效果就會更好一些了。
其次,本節課在習題的選擇與設計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果題量能再豐富一些,變式題再多一些,而且在課堂練習中,我應該讓學生用多種方法來體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意義以及便捷之處,比如說可以讓學生用舉例或畫圖的方式,來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直觀理解規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規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