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友云
【摘 ? ?要】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自身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外,還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課堂教學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改革 ?學習主體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63
物理是學生在高中階段要學的自然科學的基礎科目之一,與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的知識難度和廣度都大大增加,而且高中物理對學生的要求也更高,學生不僅要深入理解物理中的知識和概念,更要提高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在高中階段,教師的教學任務也非常艱巨,教師除了要系統全面地把物理知識傳授給學生外,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目的,教師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那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通過哪些途徑來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呢?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教師應該把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培養當作一件首要的事情來做。因為只有學生對物理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物理的強烈欲望。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此驅動下,學生會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并且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作用。
首先,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課本是最適合學生的學習資料,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并且善于引導學生學習教材,讓學生對教材知識產生興趣。現行的物理課本改變了之前文字內容過多,理論知識過多的弊端,增加了許多圖片、實驗等,敘述語言也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因此,教師要認真體會和研究教材,然后帶領學生挖掘興趣點。例如講述物體的運動這一章節時,課本中引入了許多詩句來進行說明,如“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滿目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等詩句。還有章節進行新知識的導入時不是直接引出,而是通過故事性敘述和現象描述等,例如在講到浮力的內容時,提到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通過材料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向學生展示一個新內容——浮力,并讓學生接下來對什么是浮力,浮力有哪些作用等問題產生了興趣。
其次,教師要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物理實驗,能夠把某些抽象的教材知識簡單、直觀地表現出來,并且學生對實驗這個不同于課堂講解的教學環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多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一些實驗活動,認真做好教材中提到的重要的實驗的教學,以此來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并且配以適當的知識性講解,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果中輕松掌握物理概念。另外,教師盡量讓學生參與進實驗來,讓學生親自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既能感受做實驗的樂趣,又能學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并且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此外,教師還可以用多樣化的課堂導入、創新教學方法等方式培養學生對物理課程的興趣。學生對物理課程有了興趣,就能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認真學習,發揮主動作用,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一些新的教學觀念逐漸受到了大多數教師的認同。教師都認為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把學生的主體性放到首位,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1.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高中物理對不少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難題,不想學、學不會是經常存在的教學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生懼怕與緊張的心理。如果在一個嚴肅的環境里學習,老師板著面孔進行教學,學生肯定會對物理更加沒有信心,因此,教師要用各種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課堂氣氛。首先教師要和學生多多交流,尊重每個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這樣能夠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對物理的態度自然會改觀。
其次,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高中比較敏感,特別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成功的愉悅感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心的。所以教師要多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在學生取得了一些進步時,教師要及時表揚,保持學生的熱情。此外,在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教師要認真傾聽,不可表露出不滿意的情緒,特別對于新觀點和新看法,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就算學生提出的觀點沒有很大的價值,教師也盡量不要當面指出,而是先肯定,之后再以一種委婉的方式提出。在這樣一個師生關系融洽,表達思想自由的氣氛中,學生的思維也會隨之活躍起來,積極提出自己的看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2.設置課堂互動環節。教學是一門藝術性的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思考和總結,努力使教學過程更加豐富多彩,使教學活動富有藝術性。例如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就要改變以往“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設置課堂互動環節,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課堂互動是指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探討、教學相長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課堂互動包括很多形式,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提問的形式,加強師生互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教師提的問題問題可以是教材中的基本問題,也可以是對教材知識的延伸。例如在學習了慣性這一知識點后,教師可以進一步讓學生思考決定慣性大小的決定因素是什么?通過對學生的提問教師不僅可以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狀況,還能保持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同時,學生也可以對教師進行提問,讓教師幫助自己答疑解惑。
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把全體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針對同一個問題,不同小組分別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例如,學習勻速與變速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各小組自行進行設問、設計實驗、查閱資料、做實驗、得出結論。小組內成員各有分工,各小組得出結論后,分別進行結論展示,大家共同討論,進行資源共享。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盡量讓學生獨立完成各個環節,不要過多插手學生的討論,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造機會,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
總之,作為一個物理教師,要根據物理的特點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優化教學活動,嘗試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達到提高學生物理成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