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露
【摘 ? ?要】英語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也成為大家日益關心的問題。本文試從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與大家共同探討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水平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146
一、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水平勢在必行
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水平,是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內在要求。英語,不僅是作為一門課程而存在的,更是作為一門語言而存在的。所有的語言,都承擔交際運用、交流溝通的使命。交際、交流都不是單向流動的過程,而是雙向互動的過程。所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就需要既有輸入的過程也有輸出的過程。英語水平的提高,則包含了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的提高,其中,讀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閱讀的過程,就綜合了輸入、輸出的過程,是一種很好的結合過程。同時,閱讀水平的提高可以更好的鞏固已經輸入的基礎的知識,也能促使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通過閱讀,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知識,還能夠更靈活的運用知識,在夯實基礎、提高運用能力的過程中,增長見聞,體味學習和交際的樂趣,更好的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
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水平,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改變了分數和能力劃等號的認識,把發展和人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層次。秉承素質教育理念,教育部門也制定了新的課程標準。新課改的一大變化就是將教學重心從英語知識的掌握向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轉變。這一變化,使得英語閱讀越來越重要。從考試的角度講,閱讀理解占了很大的比重,完形填空、寫作也和閱讀緊密相關。從更深的層次上,引導學生提高閱讀水平,不僅能提升學生考試成績,讓學生輕松應對考試,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的技巧、養成的習慣、增長的能力都會對將來的學習生活產生巨大的、長遠的影響。
二、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內容
從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內容,才能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水平。內容的選擇上,兩個基本原則要把握:一是順應社會需要,把握新課改要求。新課改根據社會需求提出了科學具體的教學目標,提供了豐富多樣、可操作性強的教材內容。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大綱、課本、真題這些基本的、重要的材料,將重點內容和要求不折不扣執行貫徹到教學過程中。二是順應學生需要。學生是教學實踐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這與以往教學實踐活動有很大區別,一定要認真實踐。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一個表現,就是要了解學情,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總體上,初中生有不同于其他學習階段學生的共性。具體到個體上,每位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方式、英語水平、個性特點、情感態度等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教學過程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有針對性,比如,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給他們推薦更有難度,更有挑戰性的閱讀內容,學習吃力的學生則需要給他們提供一些入門性質的內容。
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做到數量與質量的統一。以注重質量為前提和基礎,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上,用量的積累促進質的提升。在處理教材課文時,可多遍利用,每一次都追求更好的效果。推薦閱讀材料要根據學生的需求決定。學生學到一定層次,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素材,促進學生水平更上一層樓。二是做到穩定和靈活的統一。教學內容要相對固定的,有一定的穩定性,操作起來才能更簡單,效果更好。同時,要靈活,不同水平的學生要在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差別。三是“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更強調教師講課講得好不好,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把教師教得好等同于學生學得好。通過教學效果來看,這是錯誤的,我們教學的目標最終是看學生能否學好,雖然教師在教學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生本身的作用更大。教師不能一味“越俎代庖”,這樣不僅不會提高教學效果,還會抹殺學生自主探索、實踐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了學生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教給學生的是正確的方法。如像略讀策略(skim),解答文章大意題;尋讀策略(scan),解答文章細節題;主題句(topic sentence)一般會分布在哪;再如平時練習,綜合提高的五步閱讀法,“Surrey”(瀏覽)、“Question”(發問)、“Recite”(復述)、“Review”(復習)等等閱讀技巧。僅僅需要的是示范和引領,而不是占用學生自我提高的時間,要把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最后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教學過程有個梯度,由淺入深。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要有個梯度,難易材料因人而異,同一個學生,根據其不同水平,也要有所區別,總體上要把握由淺入深的原則,以防難度過大,以免給學生造成太大壓力。
三、講究英語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怎么教很重要,教師要講方法,但教無定法,只需要科學施教。其實,新課改對教學模式也有相應的啟發,只要把握實質,靈活運用,則受益匪淺。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的過程。方式靈活多樣,適應學生的特點。初中階段的學生興趣比較廣泛,但是不容易持久,要在教學設計上貼近學生實際,更加靈活多樣,才能逐步引導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綜合學習能力。閱讀有多種目標,包括尋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閱讀技能(read for skill)、獲得語言知識(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樂趣(read for enjoyment)等。比如說尋找信息,已經教會了學生基本的策略,怎么讓這個過程變得更生動、更有趣,更高效?可以開展小組競賽的形式開展。如,可以給一篇文章,同一個問題在保證答案正確的前提下比時間,同樣的時間比信息量,信息量的關鍵程度、多少。而且也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逐步提高對學生的要求,開始可以由教師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目標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問,如果我是出題者,這篇文章我想考核什么,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將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題目互換,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再進一步,增強語感,運用在寫作中,都是可以的。相信大家都能從教學的實踐中總結適合的方法。
四、英語閱讀教學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要做好長期的準備,既要樹立長遠目標,也要有階段性的目標,通過有計劃的、系統的學習,讓學生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加拿大學者F·史密斯指出:“閱讀的技巧實際上在于盡量少用眼睛。當我們成為熟練的讀者時,我們就學會了較多地依靠我們已經具有的知識、依靠我們的頭腦而較少地依賴我們眼前紙上的印刷符號。”只要我們正確的引導,學生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