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潔
摘要:眾所周知,國際上的金融危機比較明顯,很多國外的企業都在尋求外來資本。我國的國有企業不斷進行對外投資,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進行高效地控制,同時對于投資的收益進行改進和完善。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企業也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較多的危險,無論是從投資方式和投資管理工作中都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文章根據我國的國有企業的發展現狀來對國有愜意的投資管理的相關問題深入介紹和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對外投資;對策;建議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經濟格局的調整幅度相對較大。面對相關的機遇和挑戰,走出去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同時也是適應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另外,從我國的經濟發展工作上還可以看出,對于國際市場的需要來看,加大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步伐已經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對外投資決策程序和對外投資原則
1. 進行對外投資管理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要保證投資決策程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外投資決策程序可以按照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為不同類型的程序。其中內部決策主要是指事業單位中的決策程序,外部程序則是指主觀部門的決策內容。通過相關的調查資料可知,國有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的相關程序已經趨于完善。另外,投資模式也逐漸朝著簡單化和靈活化的趨勢發展。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卻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比如說某種投資決策主要是通過領導班子通過即可,很少會考慮到前期的論證,所以說,決策內容的科學性遠遠不夠,甚至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 對外投資管理的重要環節就是投資原則,投資企業需要時刻根據投資原則中的相關規定來進行投資行為,同時還可以對不科學或者是不合理的決策內容進行改進和完善。按照投資原則來進行對外投資是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和增值的重要因素。同時還能夠提升事業單位的綜合實力和業務之間的競爭力。另外,投資項目還需要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到經濟效益。但是,這種效益并不是短期內的經濟效益,而是長期的。財務收支的便利程度也是國有企業對外投資考慮的重要內容。如今國有企業的資金缺口比較明顯,企業的財務收支情況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另外,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國有企業和其他類型的企業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說,應該對這一問題加強重視。
二、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問題
第一,我國的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本土化,這種本土化主要包括文化的主體化和人才的主體化。由于受到價值觀的影響,很多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方式和社會的發展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過程中,要盡量明確東西方經營方式的差異。另外,我國的企業需要在掌握本國文化的基礎上,對國際上的人才進行吸引。同時為了加強東西方的交流和溝通,還可以建立相關的交流機構,實現人才的引進,提升對外投資的高效性和規范化。但是,從企業的發展現狀上看,我國的企業內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本土化問題。
第二,我國多數的企業還處于經濟產業全球化比較低端的狀態,不僅競爭力不強,連自身的綜合實力也不達標。所以說,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都無法和國際的其他企業進行競爭。可見,缺乏嚴重的競爭力是我國企業對外投資過程中所遇到的最重要的難題。
第三,我國的企業在企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上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進行優化。從這一點上看,可以從企業的改革力度上表現。由于相關的獎勵和激勵的制度不完善,對外投資的效率明顯偏低,而且獲得的經濟效益也不是很高。而且很多企業在對外投資上所進行的可行性研究還不是非常完善。這些都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需要不斷進行改進,這樣才能夠提升我國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的規范性和安全性。
(二)與政府相關的問題
現如今,世界上的經濟和科技都在高速發展,我國的企業就是應該在不斷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的基礎上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從這一戰略目標實施的過程中可以看出,現實社會發展中的相關實踐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其中影響對外投資的主要因素就是和政府相關的問題。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外投資的管理工作存在著組織結構和管理結構數量較多的現象,雖然管理部門相對較多,但是管理效果卻明顯下降,而且管理工作的協調性不達標。
第二,制度改革不到位。從我國的制度審批工作的現狀中可以看出,僅僅可以為企業的管理和經營工作指明方向,在具體的操作和配置上都無法給予科學的指導。
第三,關于對外投資方面,很多工作都不到位,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對外投資方面缺乏嚴重的法律規范,也就是說在相關的規定性文件或者是制度方面還存在著缺陷,不夠完善。可見這也是企業對外投資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
三、國際經濟環境中的契機和對外投資的建議
(一)面對金融危機,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第一,由于國際投資環境也在不斷完善,投資成本在不斷降低。我國企業所進行的海外投資受到了很多不公平因素的制約。包括一些西方的企業在投資的過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受到金融因素的制約,流動性明顯增強。對于我國的多數企業來說,早已在這一方面做好的應對的姿勢。對于一個經濟實力不是非常強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企業應該在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基礎上,抓住機遇已經挑戰。在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的現代社會立于不敗之地。
第二,對外投資行為可以對國際的收支情況進行平衡,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有效的緩解貿易逆差的現象。我國財富積累的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由于自身的經濟發展程度還沒有達到標準而接受著貿易逆差的現實。但是我國的經濟在高效發展,我國的貿易逆差現象得到了明顯的改進,貿易順差逐漸得到了實現。雖然大國之間的經濟交往中會出現一定的摩擦現象,但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進一步對國際收支的情況進行穩定,盡量達到國際收支的平衡是我國對外投資的一個重要的目標。
第三,在加大對外投資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外資和對外投資等相關概念。加快對外投資對我國需求結構有著積極影響,可以很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從經濟發展的現狀上看,主要是以開辟新市場為主,進而保證我國的經濟發展,解決嚴峻的就業問題。另外,在鼓勵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過程中,還需要積極調解對外投資的廣度。
(二)目前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管理中的主要問題
1. 在投資的過程中需要梳理一定的風險意識
從這一點上看,我國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的過程中,很容易遇到不同類型的風險形式,其中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首先,政治風險或者是國家風險。從這一方面上看我國的國家風險還包括不同的影響因素。其中包括經濟政治事件所引起的貸款行為、法律上的相關問題引起的貨幣流通不暢或者是兌換不明確的現象、債務人發出的停止付款的問題等。現如今,雖然說世界在相對比較和平的環境中發展,很多地區還存在著一定的動蕩現象。所以說,我國的企業需要在投資的過程中加強重視,對相關的風險進行抵制。
其次,要對經濟風險和市場風險進行控制。其中包括匯率的波動情況,經濟的衰退等等。在經濟發展和對外投資的過程中,不能照搬照國外的模式,因為經濟發展模式不同。另外,在對經濟風險和市場風險進行抵制的過程中,還應該對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市場的運行規律進行明確,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對外投資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2. 對外投資的模式與發展戰略的選擇
金融危機后可以并購的優質企業、資產明顯增多,通過并購的方式能更迅速地進入預定產業和市場,且成本降低,交易條件改善,應該成為當下我們對外投資的主要模式。另外,企業投資海外一定要有長遠的發展戰略,在行業和區位的選擇上要突出主業和比較優勢,瞄向有核心技術、品牌、人才的企業及資源類企業,積極開拓歐美市場和新興市場。
3. 政府作用之改善
首先,要繼續優化審批和核準的環節,減少企業走出去的程序性障礙。
其次,要充分利用駐外機構,為企業收集和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再次,對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投資保險服務;
最后,要對走出去進行宏觀管理,做出全局性和戰略性的規劃。
四、總結
我國的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不僅需要對投資模式以及經濟效益進行考慮,還需要不斷規避風險。本文中筆者對相關的內容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希望能夠通過本片文章,給相關的企業管理人員提供借鑒。在不斷完善我國對外投資環境的基礎上,提升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宋國峰.國企加強對外投資管理的探索和嘗試[J].冶金財會,2007(12).
[2]趙玉.“走出去”要解決四大問題[J].經濟論壇,2003(22).
[3]胡穎.制度創新:促進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的必然選擇[J].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3(02).
(作者單位:新疆地礦局職工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