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婧
摘要:長笛在室內樂演奏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針對長笛音色的改變、日常聯系方法以及顫音技法的闡述,進一步說明演奏者在對長笛音色進行掌控時,如何演繹出和諧的美妙樂章。
關鍵詞:長笛 室內樂 音色變化
音色是一種聽覺屬性,不同樂器由于構造、材質、演奏方法不同,產生的音色效果也迥異。長笛的音色也是與眾樂器不同的,有獨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演奏者,不僅在技巧上精益求精,同時也要在學習中總結出自身的不足之處,善于發現,善于總結。長笛的音色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與其他樂器一樣是可以微調的。根據所要求的情緒變化和演奏者的理解,以及不同樂器相互融合演奏時樂器所配合音色來進行調整,以達到一種相對和諧的狀態。本文通過對“長笛音色在室內樂演奏中的變化”進行論述,希望能對長笛音色的改變在室內樂演奏中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
一、室內樂及室內樂中的長笛
在室內演奏的音樂稱為室內音樂,隨著室內音樂的發展,由最初的室內場所轉變為小型室內公共場所演奏,后來越來越多的室內音樂形式相繼出現,人數也越來越多,最終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演形式。室內樂有別于大型管弦樂演奏樂曲,規模以小型器樂曲為主,包括重奏合奏,室內樂是精致的、細膩的。有人將室內樂理解為大型交響音樂的微縮版本,但事實上室內樂并不是單純的大型交響樂的微縮,不僅如此,相較于大型交響樂,室內樂的演奏技藝更為精湛,要求也更高。室內樂作品往往具有更為細致精妙的聲部結構,任何細微的聲音變化都能夠被人耳所察覺。
長笛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骨笛,是笛子的雛形,大約誕生在石器時期。真正意義上的長笛誕生于19世紀中時期,德國著名音樂家波姆從改良指法和音色開始,改變了笛的形制,波姆規定笛子的長度66厘米為內徑2厘米,后來將此標準化,進一步對長笛的音色調整,音域擴大,使得長笛音色更具藝術感染力。人們將波姆的這一改良措稱為“波姆式笛”,直至21世紀時期,該規格長笛已被世人完全公認,在長笛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其獨特的音色及其在室內樂中的地位逐漸得到認可。
二、長笛在室內樂中的演奏形式
一般來講,長笛在室內樂中的演奏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第一種長笛重奏。重奏是演奏樂曲最基本的形式,由于其音聲上的高度統一,重奏聽覺效果更加和諧而統一。長笛在樂曲演奏時的重奏形式分長笛,短笛與中音、低音長笛的組合形式。另外長笛樂團這種形式近年來也不斷涌現。演奏者在對長笛音色進行掌控與音色的改變,在室內音樂演奏中可共同演繹出和諧的美妙樂章,長笛重奏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中盡量減少個人的演奏習慣,整個樂隊演奏和諧而統一,更讓人感覺悅耳。長笛與其他樂器組合的室內樂演奏形式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幾乎在同一時期五重奏與弦樂四重奏形式得到確立,作曲家們對五重奏這種演奏形式也逐漸重視起來,此時優秀的五重奏作品開始出現。室內樂的演奏形式有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圓號、大管這五種樂器組成,因為這些樂器都屬木管類,就有著得天獨厚的融合性,更易顯得相得益彰,同時每種樂器又有各自的音色特點,因此演奏中也要在音色的統一和諧上多磨合訓練。第三種是長笛與其他樂器的配合在室內樂演奏中除了以上說到的各種組合形式外,長笛還會與鋼琴、大提琴、吉他等多種樂器配合進行演奏。除此之外還有長笛與弦樂器的配合等等。當長笛在于不同樂器配合演奏的時候就不能凸顯出自我的特色,要做到相得益彰,例如一些音頭的處理,音量的強弱等等。
三、長笛在室內樂演奏中音色的變化
音色在器樂演奏中不僅是一種聲一音藝術,也是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音色是通過音響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的。因此在樂曲的演奏過程中音色的變化是相對的自主的,但同時又是互為依托,協同演奏,彼此貼近的。
長笛聲音的完整過程包括“起音”、“保持”和“釋放”三部分。所謂發音瞬間就是指聲音的起始狀態,即從無聲到有聲的過程,主要考察“音量”、“音高”“音色”三者之間的變化,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既獨立又相互影響的,既可以各自獨立起作用,又可以相互結合來影響音色的形成。每一種樂器演奏的音都有頭與尾,就好像我們現在用合成器來模擬一種樂器的聲音,事實上這種模擬器就相當于“切掉”了聲音的頭與尾,因此我們說長笛的音色具有真實性,更是無可替代的。長笛的發聲屬于邊棱音震動和空氣柱震動原理產生,音頭常常會顯得突兀且另類,而弦樂更接近于人聲,為此在室內樂中,長笛在與弦樂配合時應采用的演奏方法是,長笛音頭不能太過明顯,也就是說音頭不能過硬。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重視正確的位置、口型、氣息等,反復練習,做到在與弦樂配合的時候不突兀的表現出長笛的音頭來,力求和諧統一的室內樂效果。
一個優秀的長笛演奏者可以演奏出畫面感很強的樂曲,然而判斷一位長笛演奏者的音色漂亮與否又會取決于演奏者在平時訓練的方法,其中包括演奏者練習長笛時的訓練習慣、技法及把握和演奏的音準問題。首先從音色的訓練方法來看,想要使長笛在室內樂演奏中吹奏出悅耳的音色,能夠和其他樂器完美融合,那么平時的訓練就顯得至關重要,例如演奏者的氣息、姿勢、手和手指的位置、顫音、垂音以及力度變化等,還有就是通過充分的熱身來感受樂器也是非常必要的,還有我們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通過改變舌頭、嗓子、嘴唇等的微調變化來賦予長笛音色的變化,反復練習,在實踐中找到規律,善于總結。還有就是技巧方式方法的訓練。例如長笛演奏中一個關鍵的技法——顫音,顫音作為長笛獨特的一種技法同時也有著獨特的魅力,它在表現音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顫音還可以帶給聽眾無盡的回味感,又猶如敘述者在生動的講述故事般,產生蕩氣回腸的感覺,簡單來講顫音的處理能使長笛音色聽上去更加悅耳動人,另外演奏過程中改變顫音的幅度,可以將樂曲賦予不同的意境內容,或抒情的或戲劇性的或樸實的。
雖然音色是一個很難捉摸清的概念,只能在長期實踐過程中體會它,但是音色又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正是因為這樣長笛其美妙獨特的音色一直在室內樂的演奏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整個演奏過程中有許多不同音色的樂器共同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