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閱讀活動是兒童獲得知識、拓展視野的重要途徑。公共圖書館在兒童閱讀推廣過程中扮演閱讀資源提供者與閱讀教育實施者的雙重角色,并肩負著重要職責。本文簡要論述了目前公共圖書館在兒童閱讀推廣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公共圖書館參與兒童閱讀推廣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問題;策略
【作者單位】周艷麗,鶴壁市圖書館。
人們通過閱讀汲取豐富的知識、提高個人素質,可以說閱讀關系個人成長甚至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因此,各國政府、公共圖書館、學校、出版社、公共服務機構、社團、志愿者等團體和個人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制訂閱讀活動計劃,進行閱讀推廣,培養包括嬰幼兒、青少年兒童、老年人在內的所有年齡層受眾群體的閱讀興趣,逐步提高大眾閱讀水平。肩負提高全民素質重任的公共圖書館,培養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閱讀習慣是其主要責任。因此,如何結合公共圖書館的優勢,在當前信息冗余、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在兒童閱讀推廣工作中做出特色、展現優勢,是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我國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現狀
經過幾十年努力,我國政府成功開展了一系列兒童讀書活動,促進了兒童閱讀事業的發展。如1982年由我國文化部、國家教委、團中央以及新聞出版總署等多部門、多機構共同發起的“紅領巾讀書讀報獎章活動”,1993年由全國婦聯發起并發展至今的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活動等。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在推動我國青少年兒童積極參與閱讀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與發達國家開展的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一,我國多數兒童閱讀活動更注重從思想理念上強調閱讀的社會價值、教育意義以及學習意義,這與現代兒童閱讀倡導的以尊重兒童為核心的思想理念存在較大偏差;第二,部分閱讀活動對象直接指向青少年兒童群體,忽視了家庭和父母等對兒童的影響;第三,參與兒童閱讀活動的多為學齡兒童,許多家長并不注重早期閱讀對學齡前兒童的影響;第四,從閱讀指導意義上看,許多閱讀活動過于強調培養兒童的讀書技能與“書海無涯苦作舟”的精神,忽視了兒童的自身需求與閱讀興趣,使兒童難以享受真正的閱讀樂趣;第五,在開展閱讀活動時,主辦方往往以兒童為主體設計活動,親子閱讀、分享閱讀等新興閱讀活動設計得較少。
二、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的重要陣地
作為大眾閱讀活動的重要場所,公共圖書館與兒童閱讀關系密切。兒童讀者群體作為公共圖書館服務對象中的特殊群體,占有較大比重。據調查,在美國各地公共圖書館中,兒童讀者群體每年借閱量接近總量的三分之一(在33%—35.7%之間波動)。因此,如何吸引這個讀者群,是每個公共圖書館的重要工作。
近年來,我國教育部門愈加重視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閱讀推廣工作被公共圖書館提上日程。其中,面向兒童的閱讀推廣是重中之重,其覆蓋范圍已擴大至嬰幼兒、學前兒童以及學齡兒童等多年齡段。公共圖書館依托豐富的圖書資源、專業的人員、創意性的活動策劃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成為引導青少年兒童群體開展課外閱讀的重要陣地,并在兒童閱讀活動中扮演圖書資源提供者、閱讀活動舉辦者和策劃者、閱讀環境創設者等多重角色。
三、公共圖書館的現代兒童閱讀推廣策略
筆者結合國內外公共圖書館相關的實踐與探索,提出以下幾點優化現代兒童閱讀推廣工作的建議。
1. 加強觀念建設
第一,加強公共圖書館自身的觀念建設。首先,公共圖書館要從公共資源配置和公共產品提供的角度出發,推進兒童閱讀推廣工作進程;其次,公共圖書館要熟悉我國現代兒童閱讀活動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挑戰、機遇,在現代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兒童閱讀推廣實踐。
第二,加強國家與社會的觀念建設。我國政府應站在引領兒童閱讀推廣工作的領導位置,把這項工作作為國家工程,通過出臺相關法律、納入政府未來工作計劃等多種形式來提供政策保障。此外,國家還應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定期組織有效的閱讀活動,建設書香社會,營造全民閱讀氛圍。
第三,加強家長的觀念建設。公共圖書館可通過多模式、多渠道來鼓勵建設書香家庭,讓家長們樹立兒童閱讀、早期閱讀、親子共讀等先進的兒童閱讀教育理念,解決他們在指導兒童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協助他們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指導方法。
2. 優化館藏配置
公共圖書館的豐富館藏是激發青少年兒童閱讀興趣,培養其良好閱讀習慣的核心資源。因此,優化公共圖書館的館藏配置,能最大限度滿足兒童的閱讀需求,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兒童閱讀圖書的選擇,應該從兒童年齡層,圖書主題、內容、書名、封面、插圖、版式等多角度綜合考慮。國外專家研究表明,能夠影響兒童群體選擇圖書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圖書主題、內容,其次是書名、封面、插圖。低齡幼兒的閱讀重點并不在讀,而是聽與看;七八歲的兒童更喜歡看圖畫書;九歲以上的兒童則開始從讀圖轉入閱讀文字……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需要在館藏配置方面全面考慮不同年齡層兒童的心理特征與認知規律。在圖書主題方面要盡量選擇貼近兒童生活經歷的作品;在圖書內容選擇上要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與閱讀能力,注重圖書的趣味性、生活性與教育性;在圖書的封面、插畫、版式等方面的選擇上要注重其對兒童的吸引力。例如,2013年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整理了20世紀20年代出版的一系列兒童讀物,這些重見天日的民國時期讀物的作者是當時社會中非常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他們創作的兒童書籍不刻意說教,語言活潑生動。因此,這些整理出來的圖書受到了上海青少年兒童讀者的歡迎。
3. 舉辦多種讀書活動
公共圖書館要將兒童讀書活動品牌化、系列化、常規化、規?;鸵陨鐣б鏋槟繕?,有效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積極培養青少年兒童群體的閱讀興趣。其一,公共圖書館可以開展地區的閱讀服務,比如依托“4·2”中國兒童閱讀日、“4·23”世界讀書日、六一兒童節,以及公眾假期、節日來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其二,公共圖書館可以以漫畫、動畫等兒童感興趣的方式來創作吸引他們的短片,在短片中融入公共圖書館的功能、地理位置、使用方法等介紹性內容,而后與幼兒園、小學等教育機構合作,讓少年兒童可以通過短片全面地了解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其三,公共圖書館可以為兒童制訂“一生一卡計劃”,如為學校提供上門辦證、班級辦證、優惠辦證等服務,力爭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屬于自己的借書證;其四,公共圖書館要積極參與當地學校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少年兒童組織不同的讀書會活動,讓孩子們在閱讀活動中逐漸成長。此外,公共圖書館在兒童閱讀推廣活動中要努力調動社會資源,與企業、學校、地方媒體、公益組織、社團等密切合作,共同為青少年兒童群體提供更好的閱讀服務。
4. 創新閱讀服務模式
面對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我們必須打好網絡這張“牌”。如何趨利避害,使網絡更好地為兒童閱讀推廣服務,是每個業內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我們不能只看到網絡對兒童的負面影響,粗暴地隔絕兩者,應該對兒童使用網絡的方式進行引導與規范。首先,公共圖書館可以開展集思想性、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數字閱讀推廣活動,指導兒童如何正確地進行數字閱讀。其次,公共圖書館可以針對不同年齡層兒童的能力與特點,給其提供合適的數字閱讀產品。再次,公共圖書館應為兒童配備容易操作的檢索系統,逐漸培養他們良好、規范的數字閱讀習慣。此外,公共圖書館還可以通過在官網開設的讀者論壇、QQ群、官方微博、公眾平臺等新媒體交流方式,為兒童提供可以發表閱讀體驗的空間,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與感受,激發他們的持續閱讀興趣,挖掘他們的閱讀潛力,調動他們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從淺閱讀走向深閱讀。
閱讀可以逐漸提高青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讓閱讀真正成為青少年兒童學習與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使他們與閱讀結緣,離不開閱讀的宣傳推廣。目前,我國的兒童閱讀推廣工作剛剛起步,出現種種錯綜復雜的問題是正常的,我們還需要在嘗試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我國公共圖書館作為促進兒童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陣地之一,必須結合我國國情,努力探索科學、合理的發展路徑,對內做好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對外聯動地區的學校與家庭,全方位地推進我國兒童閱讀推廣工作的進程。
[1]張利娜. 國內幼兒閱讀狀況、突出問題及促進措施研究[J]. 公共圖書館,2015(5).
[2]王永丹,付唯莉,陳瓊. 德國公共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 新世紀公共圖書館, 2015(10).
[3]丁文祎. 中國少兒閱讀現狀及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 圖書與情報,2011(2).
[4]胡潔,汪東波,支娟等. 公共圖書館第五次評估定級標準(少兒館部分)釋讀[J]. 中國公共圖書館學報,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