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剛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近兩年,職業院校建筑專業招生面臨困難,除了建筑行業體制和市場因素的影響,建筑專業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崗位能力要求也是影響因素。
關鍵詞:職業院校;建筑課程;設置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職業院校教育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目前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宣布,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共有高等職業院校1321所,2014年高職院校年招生318.4萬人,在校生973.6萬人,分別占高等教育的45.5%和39.5%。全國共有職業院校1.36萬所,年招生1016.7萬人,在校生2933.8萬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1.2萬所,年招生698.3萬人,在校生1960.2萬人,分別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5.9%、44.5%。2006年以來,職業院校累計輸送了近8000萬名畢業生,占新增就業人口60%,成為中國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的主要來源。
針對職業院校教育體制,職業院校專業課程的開設,國家教育部門有指導性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對于課程內容的具體要求,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已逐步用“課程標準”的概念取代了傳統的“教學大綱”,此種改變顯示出課程設置在職業院校教學工作中的主導地位,課程體系有了一定的拓展。但是非常遺憾,職業院校課程設置和開發上沒有真正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面對職業院校發展的春天和當今的規模,全國職業院校紛紛掀起了又一輪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熱潮,教學指導方案和教學計劃改革、課程設置改革、課程標準改革、教學模式改革、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等等。可以說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是百花齊放,色彩繽紛。
近年來,由于我國建筑行業體制和農民工進城就業原因,職業院校建筑專業學生對口就業率較低。特別是近兩年,建筑專業招生面臨很大困難,究其原因,除行業體制和市場因素,就在于建筑專業學生所學專業課程知識與就業崗位知識要求相差較多,不能滿足崗位能力要求。根據我國目前建筑行業從業規定,建筑企業的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預算員、資料員、材料員、機械員、測量員等大多數崗位均須持證上崗,施工企業項目部項目經理必須通過國家一級或二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就是擔任上述職務的主要人選和儲備,可是職業院校課程設置與建筑行業崗位知識要求相差較多。
針對目前建筑專業課程設置的缺陷,建筑專業的課程設置一定要根據本專業職業崗位群的要求,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融入專業資格證書制度確立課程體系,構建適應社會需求的知識、能力、素質相結合的項目化課程體系,走工學、產學結合的道路,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優化整合專業基礎課程,加強核心課程內容教學,使課程內容得到拓展,使學生能力符合社會職業崗位的最新要求,構建項目課程體系,使課程方向體現工作過程為導向、工作任務為載體,培養建筑施工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施工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結合專業崗位和相關專業資格證書考核標準,建立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及素質教育體系。只有這樣,職業院校建筑專業的學生才可以從容應對建筑行業的崗位知識能力需求。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系統、全面地進行課程拓展教學,充分體現職業院校專業教學優勢。在職業院校課程設置上,做到與建筑行業崗位能力要求融入一體。首先要對專業課程的設置及拓展進行系統研究和分析,其次要科學地制訂專業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合理設計開設課程,既要滿足職業院校指導性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要求,又要達到建筑行業崗位知識能力要求,課程的合并與分設要科學合理,教學課時分配要通盤考慮,使建筑專業課程設置拓展達到預期目標。
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轟轟烈烈,教學改革的實質就是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能力,建筑專業課程設置拓展要遵循“分層拓展,層層遞進,循序漸進,逐步完成”的模式進行。從專業課程拓展出發,推動職業教育向就業轉變,促進職業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推動職業院校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
[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DB/OL]. 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 1373573 1.htm.
(作者單位:徐州機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