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麗芳 徐海英 曹金福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臍血流S/D值與圍生兒結局的相關性。 方法 (1)隨機選擇妊娠期高血壓病患者110例及無此合并癥的正常孕婦6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臍動脈血流S/D值,比較兩者臍血流S/D值差異;(2)妊娠期高血壓病患者按S/D<2.5、2.5≤S/D<3.0、S/D≥3.0分為三組,分析不同S/D值與圍生兒結局(低體重兒、早產、新生兒窒息、圍生兒死亡)之間的關系。 結果 妊娠期高血壓病組臍血流S/D值高于正常妊娠組(P<0.05);胎兒臍血流S/D值與低體重兒、早產、新生兒窒息呈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妊娠期高血壓病可導致臍動脈血流阻力增加,影響圍生兒的預后,動態監測臍血流S/D值,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關鍵詞]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臍血流S/D值;圍生兒
[中圖分類號] R714.24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7-0041-0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與血壓升高并存的一組疾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產兒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其基本病理生理變化是全身小血管痙攣,可導致胎盤灌流量下降,影響圍生兒的預后。本研究通過檢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臍血流收縮末期峰值(S)與舒張末期峰值(D)的比值即S/D值變化,探討臍血流S/D值對圍生兒結局的影響,指導臨床診斷與治療。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110例及無此合并癥的孕婦(正常妊娠組)6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按照謝幸主編的《婦產科學》(第8版),并分為妊娠期高血壓、輕度子癇前期、重度子癇前期[1]等三組。研究對象孕前無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血液病、肝病、腎病綜合征和慢性腎炎等,并最終在我院分娩。孕婦年齡18~41歲,孕周28~42周。
1.2 方法
采用Philips公司三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5.5 MHz,孕婦均取仰臥位,檢查胎兒發育情況、胎盤、羊水等,然后測定臍動脈血流,盡量選擇近胎盤處,顯示典型的臍動脈波型并連續5個以上波型峰谷一致時,固定屏幕,測定各波形臍動脈收縮期最大流速與舒張未期最大流速比值(S/D值)。按S/D<2.5、2.5≤S/D<3.0、S/D≥3.0分為3組,研究不同S/D值與圍生兒結局之間的關系。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與正常妊娠組孕婦臍血流S/D值比較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各組臍血流S/D值分別與正常妊娠組S/D值相比,均較正常妊娠組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與正常妊娠組臍血流S/D值比較(x±s)
注:妊娠期高血壓、輕度子癇前期、重度子癇前期組分別與正常妊娠組相比t值為3.09、4.07、5.22,F值為0.47、0.49、1.8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2.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臍血流S/D值與圍生兒結局的關系
隨著臍血流S/D值增大,圍產兒不良結局低體重兒、早產、新生兒窒息、圍生兒死亡發生率增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臍血流S/D值組圍生兒不良結局比較(n)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特有疾病,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有學者認為是子宮螺旋動脈滋養細胞重鑄障礙,導致胎盤缺血、缺氧,釋放多種胎盤因子[1]。臨床表現為全身各系統各臟器灌流減少,對母兒造成危害,甚至導致母兒死亡。S/D值為臍動脈收縮期末最大血流速度(S)與舒張末期最大血流速度(D)的比值,反映心動周期中血流速度變化的振幅,特別是心臟舒張期內血流速度減速度。在心臟舒張期,血流主要受循環末梢阻抗的的作用而作減速運動,循環末梢阻抗越大血流減幅越大,S/D值越高。臨床上用臍血流S/D值監測胎兒胎盤循環功能,反映胎盤的血流動力學改變,測定胎兒宮內安危,早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提高圍產兒的生存率[2-4]。正常妊娠時隨著孕周增加,子宮動脈的血流阻力逐漸下降,舒張末期血流增加,然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隨妊娠進展子宮動脈血流阻力顯著增加[5,6]。有研究發現,由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胎盤灌流減少,胎盤血流阻力明顯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臍血流S/D值較正常孕婦增加[7,8]。本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臍血流S/D值較正常妊娠孕婦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故胎兒臍血流檢查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中應得到重視。本文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不同臍血流S/D值對圍生兒預后研究發現,不同S/D值圍生兒預后不同,隨著S/D值升高,其低體重兒、早產、新生兒窒息發生率亦升高,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國內外研究一致[9,10]。
因此,孕晚期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臍血流檢查可指導臨床診斷與治療,當臍血流S/D值2.5≤S/D<3.0時,需控制血壓,改善母體微循環治療、間斷吸氧促進胎兒供血供氧,并加強胎心監護,定期復查胎兒宮內情況如羊水量、生物物理評分及臍血流、孕婦自數胎動。發現異常則需適時終止妊娠。當S/D值≥3.0時低體重兒、早產、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明顯升高,治療同時加強監護,當出現胎動過頻、胎動減少、胎心過速或過緩并伴胎心率基線及變異異常提示胎兒窘迫時需根據母兒情況及時終止妊娠。
[參考文獻]
[1] 謝幸,茍文麗. 婦產科學[M]. 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64-66.
[2] 羅梅,劉思怡,張潔,等. 晚期妊娠不同孕周臍動脈血流S/D值的應用分析[J]. 新疆醫學,2012,42(2):1-3.
[3] 李仲瑞,陶春梅. 臍血流S/D值監測與評價[J]. 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4):133-134.
[4] 雷娟,關懷,梁慶華,等. 妊娠晚期臍血流S/D值在圍生兒預后評估中的價值[J].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1,19(12):86-110.
[5] 林建華,梁阿娟,林其德,等. 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子宮動脈及其胎兒臍動脈血流動態變化規律的多中心研究[J]. 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45(8):783-787.
[6] Sieroszewski P1,Guzowski G,Sosnowski D,et al. The usefulness of uterine artery doppler velocimetry in high risk pregnancy diagnostic(PIH and/or IUGR)[J]. Ginekol Pol,2005,76(5):342-347.
[7] 聶芳,車巖,李靜,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妊高征血流速度比值的臨床意義[J].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02, 13(2):114-116.
[8] 姜偉,卓秋鑾,馬金鳳,等. 妊高征孕婦臍血流評估圍產兒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 中華全科醫學,2012,10(8):1298-1300.
[9] 習斌蓉,黃淑暉,陳小青,等.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臍動脈S/D比值與圍生兒結局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1, 26(10):1499-1500.
[10] Moura MD,Marqotto PR,Ruqolo LM,et al. Changes of blood flow in the umbilical artery in hypertensive pregnancy and the implications in the neonatal outcomes[J].Rev Bras Gynecol Obstet,2013,35(2):71-77.
(收稿日期: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