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萍

[摘要] 目的 通過探討瘢痕子宮孕婦孕中期引產的方法,旨在為提高母嬰健康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 選擇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引產的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孕婦162例,隨機平均分成A、B、C三組,每組54例,分別應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引產、水囊引產、依沙吖啶引產,對比三組孕婦用藥至宮縮發動時間、宮縮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用藥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并且統計引產成功率、不良反應率、胎盤殘留率及產后2 h出血量。 結果 A組孕婦在用藥至宮縮發動時間、宮縮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用藥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均顯著優于B、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A組引產成功率為94.44%、不良反應率為9.26%、胎盤殘留率為16.67%,均顯著優于B、C組,三組孕婦產后2 h出血量比較差異不顯著。 結論 應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對瘢痕子宮孕婦孕中期引產能有效縮短引產時間、提高引產成功率。
[關鍵詞] 瘢痕子宮;引產方法
[中圖分類號] R719.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7-0049-03
近年來隨著我國剖宮產率的不斷上升,瘢痕子宮的發病率呈現顯著增加趨勢,瘢痕子宮導致孕婦胎盤植入、子宮破裂甚至孕婦死亡的風險顯著增加[2],因此孕中期引產方式的合理選擇是保證孕婦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目前藥物的引產方式在有效引產的基礎上對于改善患者預后有著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3],本研究通過探討應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水囊、依沙吖啶對瘢痕子宮孕婦孕中期的引產方式,旨在為提高患者引產率、減輕痛苦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引產的瘢痕子宮孕中期孕婦162例,隨機平均分成A、B、C三組,每組54例,其中A組孕婦年齡25~36歲,平均(27.94±1.01)歲,孕周18~27周,平均(22.22±1.14)周;B組孕婦年齡25~34歲,平均(26.91±1.20)歲,孕周18~27周,平均(22.89±1.13)周;C組孕婦年齡25~35歲,平均(26.91±1.20)歲,孕周17~27周,平均(23.77±1.10)周,所有孕婦經B超診斷為瘢痕子宮中期妊娠,所有患者無藥物過敏情況,排除前置胎盤及胎盤切口瘢痕著床和嚴重內科并發癥孕婦,三組孕婦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孕婦應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引產,服藥前禁食禁水2 h以上,給予孕婦口服150 mg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33),48 h后用生理鹽水對陰道進行徹底沖洗[4],然后將0.4 mg米索前列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598)置于孕婦陰道后穹窿處,臥床休息30 min,6 h后無宮縮可再次陰道給藥0.2 mg,1日最多3次。B組患者給予水囊引產,引產前對孕婦陰道和宮頸進行充分擦洗和消毒[5],檢查水囊無漏氣后用宮頸鉗把持宮頸,將水囊送入宮頸并達宮頸內口,置于胎囊與宮壁之間,緩慢注入無菌生理鹽水40 mL,同時適當向外牽拉水囊如無脫落方可繼續注入生理鹽水,根據孕周調整注入量并控制在400 mL內,用紗布包裹水囊尾并送入陰道;C組孕婦應用依沙吖啶引產,應用9號腰穿針對孕婦進行羊膜腔穿刺抽出羊水,將100 mg依沙吖啶(江蘇天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696)注入羊膜腔。
1.3觀察指標
對比三組孕婦應用不同引產方式用藥至宮縮發動時間、宮縮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用藥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并且統計引產成功率、不良反應率、胎盤殘留率及產后2 h出血量[6]。
1.4評價標準
引產成功:72 h內胎兒胎盤排出;引產失敗:72 h內胎兒未娩出[7]。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多組計量資料比較進行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引產各階段時間分析
A組孕婦在用藥至宮縮發動時間、宮縮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用藥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均顯著優于B、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三組引產成功率、不良反應率、胎盤殘留率及產后2 h出血量比較
A組引產成功率為94.44%、不良反應率為9.26%、胎盤殘留率為16.67%,均顯著優于B、C組,三組孕婦產后2 h出血量比較差異不顯著。見表2。
3 討論
瘢痕子宮是子宮經受剖宮產術、子宮肌瘤剔除術等手術,導致子宮留有術后組織修復形成的瘢痕[8],現文獻報道表明,瘢痕子宮因計劃外妊娠或胎兒畸形、死胎等胎兒因素導致引產率顯著增加,中期妊娠處于胎兒生長發育階段和孕婦生理變化階段,引產難度較大[9]。目前臨床主要通過藥物的引產方式,米索前列醇具有軟化宮頸、引起妊娠子宮收縮而發動分娩的功效[10],米非司酮可以通過有效阻斷孕酮與受體的結合,達到破壞孕激素穩定子宮的作用[11],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能起到促進宮頸成熟、宮縮和宮頸同時擴張、提高瘢痕子宮引產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作用,同時有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有較好的鎮痛作用,能軟化宮頸,減小引產時子宮收縮痛[12]。水囊引產時通過在孕婦子宮壁和胎膜之間放置水囊,使子宮膨脹、宮內壓增加引起子宮收縮,從而引產[13],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較高的特點,但有資料證實,羊膜腔內注射可致子宮體部收縮增強,宮頸擴張慢,增加瘢痕子宮破裂的危險。依沙吖啶是一種強力殺菌劑,臨床應用時通過殺死胎兒、引起胎盤組織變性壞死達到引產的作用[14],具有價格低廉、并發癥少的優點。
本研究通過探討瘢痕子宮孕婦孕中期引產方法的分析,結果表明應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在用藥至宮縮發動時間、宮縮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用藥至胎兒胎盤娩出時間上具有顯著優勢,可以縮短引產時間、減輕患者疼痛,同時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可以提高引產成功率、降低不良反應率、胎盤殘留率,與B組、C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目前文獻報道較為一致,因此,對于瘢痕子宮孕中期孕婦在引產時應首選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腺醇,是一種更為安全高效的引產方式。
通過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水囊、依沙吖啶對瘢痕子宮孕婦孕中期進行引產安全性有了顯著增加,但是引產過程中仍然存在大出血、術后并發癥等風險,因此在引產前應對孕婦進行全面檢查、引產過程中應密切監護、引產后應給予科學的護理,將引產對患者的損傷降到最低[15]。
[參考文獻]
[1] 保涇芳,李輝. 瘢痕子宮妊娠中晚期引產的可行方法探討[C]. 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產科會場(產科學組、妊高癥學組)論文匯編. 北京: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2012:2.
[2] 鄒麗穎,范玲. 瘢痕子宮孕婦孕中晚期引產的方法探討[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45(1):17-21.
[3] 孟雪凌,李靜. 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宮中孕引產中的輔助作用[J]. 中國實用醫藥,2009,4(21):168-169.
[4] 彭鑫美. 瘢痕子宮孕婦孕中晚期引產的方法探討[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4):1752.
[5] 帥玉華. 瘢痕子宮孕婦孕中晚期引產的方法探討[J]. 亞太傳統醫藥,2012,8(4):117-119.
[6] Domrose CM,Geipel A,Berg C,et al. Second and third-trimester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in women with uterine sca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11 gemeprostinduced terminations of pregnancy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J].Contraception,2012,85(6):589-594.
[7] 李傳征,高鳳春,郭鳳珠,等. 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45例臨床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2011,8(28):44-45.
[8] 魏宏,高萬里,白云. 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臨床分析[J].醫學研究雜志,2011,40(4):124-127.
[9] Ziyauddin F,Hakim S,Beriwal S. The transcervical foley catheter versus the vaginal prostaglandin E2 gel in the induction of labour in a previous one caesarean section-A clinical study[J]. J Clin Diagn Res,2013,7(1):140-143.
[10] 朱彥霞. 瘢痕子宮中晚期妊娠引產的方法探討[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24):58-59.
[11] 李馳花. 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的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6):51-52.
[12] Sarreau M,Leufflen L,Monceau E. Balloon catheter for cervical ripening on scarred uterus with unfavorable cervix: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51 patients[J]. J Gynecol Obstet Biol Reprod(Paris),2014,43(1):46-55.
[13] 溫蘭英. 米非司酮聯合依沙丫啶用于瘢痕子宮中期妊娠者引產臨床觀察[J].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09, 26(3):311-312.
[14] 劉冬,阮潔,黃薇. 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宮中期引產的安全性研究[J].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13(2):104-107.
[15] 劉艷. 瘢痕子宮3種中孕引產方式的比較研究[J]. 中國醫藥科學,2013,3(1):94-95,105.
(收稿日期:201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