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東
【摘要】許多音樂教師平時工作繁忙,課時較多,課外接受有用的培訓和專業(yè)的充電相對又比較少,在學校里與主課老師比地位又比較低,在職務和職稱的上升途徑中又經(jīng)常受阻,顧往往對課改的表現(xiàn)是漫不經(jīng)心,缺乏一定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但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反思,其實要提高課堂質量和豐富學生高尚的情操,音樂老師如果能用一種積極向上的、肯反思、肯學習的態(tài)度來直面自己的教育教學,同樣也能教出精彩,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感激,進而得到收獲人才、收獲感情、收獲成果!也幫助了學生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課;學生;教師
江蘇省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好幾年了,作為課改課程之一的高中音樂鑒賞課是實施素質教育、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有著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作用。音樂課作為一種審美教育,應從感性入手,采用體驗的方式,以情動人,以美感人。然而,通過相關高中音樂教研活動和聽課發(fā)現(xiàn),大多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雖然知道要改變原來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但是就如何上好一堂音樂鑒賞課還是存在著一些常見的問題。現(xiàn)就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就高中音樂教師如何上好音樂鑒賞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談一談自己的觀點:首先,我覺得大家應注意避免以下六點:
一、音樂教師在導入新課時不宜過于平淡
例如:在講授貝多芬章節(jié)時,常規(guī)的講法往往從貝多芬的名言“我要遏制住命運的咽喉”開始,講述貝多芬頑強地與命運搏斗。然而,從另一個角度想,貝多芬只有頑強嗎?讓我們從不同角度來看立體的貝多芬,讓學生先說說所知道的貝多芬的作品作為導入:當學生從多層次的角度來認識貝多芬時,他們才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充滿豐富情感的、崇高的貝多芬。只有經(jīng)過認真構思,巧妙設計,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真正達到導入設計的目的。
二、欣賞音樂前不宜講解過多
許多老師在欣賞音樂前總是要將樂曲背景、作者生平、音樂描寫的內(nèi)容、音樂的情緒、音樂的節(jié)奏、音樂的旋律特點、音樂的曲式結構等一一道來,恨不得把音樂全都講明白,殊不知這樣做約束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三、音樂播放、欣賞途聲中不能過多講解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許多老師好像總是怕學生聽不明白,所以就在音樂聲中不斷介紹、說明、分析音樂的特點。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兩耽誤,學生既不能很好地欣賞音樂,又不能認真地聽老師講解,還打破了音樂欣賞的完整性,降低了學生本身對音樂鑒賞的情趣。
四、音樂知識不宜空講
許多老師在音樂課中將音樂知識作為一個單獨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上來講,而不是通過鑒賞音樂讓學生總結出音樂知識點。這樣做使得學生既不能很好地了解音樂知識,又很難記住知識要點。應讓學生帶著老師設計的問題,在音樂欣賞中歸納總結出音樂知識點。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音樂知識,記憶才會更牢固。
五、音樂鑒賞課的氣氛要活躍些
音樂課不同于文化課,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審美教育是其核心。音樂課中應讓學生盡量的體驗音樂的情感、音樂的美,讓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積極地來談對音樂的感受,積極地參與到音樂體驗之中。特別是西方古典、浪漫時期的音樂,教師何不妨從課后的拓展與探究入手,把相關的問題作為引子來展開教學,一來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二來可激發(fā)學生喜歡音樂的興趣;我本人經(jīng)過教學實踐證明,效果不錯;關鍵是要讓學生自己去預習,上網(wǎng)或去圖書館查找資料,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尊重、相信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合理引導學生正確學習。
六、課堂總結不宜過于簡單
課堂總結應該是對一堂課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我們提倡當堂鞏固復習、當堂訓練的辦法,即把課上所學的知識點編成練習題,讓學生在完成題目的基礎上把握知識重點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
高中音樂教師雖然是中學里最高級別的音樂知識的傳授者,除了課堂教學,還應該多方面提高教科研水平,平時還要做到以下“六勤”:
(1)“學”要勤:要廣泛閱讀音樂教育核心期刊與雜志,如《中國音樂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音樂周報》《藝術教育》等,研究音樂教育最新成果,最新動態(tài)。學習先進的教育模式,教學方法、信息技術及多媒體運用以提高自己駕馭教學的能力。(2)“思”要勤:學會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對自己在教學中遇到問題能及時反思,研究,在思考中提高,最后達到解決問題之目的。(3)“聽”要勤 :首先勤聽音樂作品,記得有一位專家說過,一件音樂作品聽過百遍后,他一輩子都不會忘!音樂教師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隨心所欲”,反問如果教師自己都說不出道道,如何教好學生呢?其次是聽自己的教學錄音,才能做到音樂知識豐富,音樂修養(yǎng)深厚,藝術視野開闊 ,并勤與參與有關學術活動和有關音樂知識講座。(4)“談”要勤 :勤與各科教師交談,把各科教學較好的方法用于音樂教學中,并把各科知識滲透到音樂教學中,大力提倡學科整合。(5)“記”要勤 :養(yǎng)成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收集先進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成功課例等。(6)“寫”要勤 :勤動筆寫,先從教學點滴寫,只要勤動筆、勤修改、多請教,就會越寫越有經(jīng)驗,越寫越熟練。
我想,作為一名新世紀的高中教師,如果我們能做到上述的“六不宜”和“六勤”,相信大家一定能尋到一條適應學生學習需求,適應社會發(fā)展,具有自我個性特點的教學新路,我們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的音樂教學之路會越來越寬廣。
參考文獻
[1]吳斌,金亞文著.《音樂課程改革新的里程碑——新課程解讀》,《中國音樂教育》,2012年第10期.
[2]王艷萍.《挖掘音樂教師的五潛能》,《音樂周報》,2015年8月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