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音樂成為了提升高中生素質的必備課程,高中的音樂課以欣賞的手段為止,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審視與實踐,本文重點對高中音樂的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新課程改革;審視與實踐
一、高中生在學習音樂課程時的心理特點
高中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高中生在這一時期對一切的事物都非常的好奇,對于現實生活的探索以及判斷都充滿了好奇,理智的思維方式已經成為了高中生對于音樂課程的探索方式,在這一時期內,高中生的心理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高中生在這一時期內學習音樂的時候需要體驗音樂學習的快樂,解決學生的困惑與矛盾,因為高中生在這一時期內擁有高度的思維概括以及組織的能力,對于事物本質的探索不斷的深化,對于學習的品質要求較高,因此高中的音樂教育應當符合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
其次,高中生在這一時期內擁有非常豐富的情感,對于知識的探索從深刻的認知逐漸深入到穩定的探索,處在這一時期的高中生情感的體驗非常的強烈,兩極性比較的突出,高中生對于生活充滿激情,善于明辨是非,情緒上也比較容易沖動,易爆發,在高中的音樂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符合學生的情感需求。
最后,高中生在這一時期內自我意識逐漸的成熟,其日益豐富的社會生活使得高中生對于群體活動有較強的見解,獨立性以及自治性明顯的增強,學習以及處事的時候少盲目性、多自覺性,進行自我評價的時候更加的現實、客觀,對于音樂課上所學習的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可見,在高中的高壓教學中創設音樂課,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心理特征的角度出發,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法,回歸學生的本真,選擇適合高中生的學習內容。
二、回歸本真—高中音樂新課程改革教學的探索
新課程標準使得高中的教學體制強化了對于音樂這類素質課程的重視,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強化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意識,在學科知識的教學之余,設置音樂的品鑒課、歌唱比賽、演奏比賽等等,使得高中的音樂課程教學將課程實踐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提高高中生對于音樂鑒賞的興趣,豐富自己的高中課余生活。
在傳統的高中生音樂教育中,由于校方以及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忽視,使得學校內的音樂課程的教學環境較差,例如:學校內缺少供學生練習的演奏教室或者是樂器,學校內的音樂教師的數量以及質量也比較的缺乏,使得高中的音樂教學一直都處在一個較差的水平之中。
在進行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的實踐以及教學方法審視的時候,高中的音樂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優化音樂課程的教學模式,例如:音樂教師在講解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以及學堂樂歌等等章節的時候,應當將學生的唱歌活動引入到音樂課程之中,例如獨唱、小組唱歌或者是小合唱的方式,在這些形式的教學引導下,使得學生主動的參與到音樂課程的教學環節之中,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中,高中的音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我國經典的歌曲《送別》以及《祖國歌》等等音樂經典,不僅能夠延伸我國音樂藝術的活力,還能夠活躍高中的音樂課堂,增強我國高中音樂的教學深度,在多樣化的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中,音樂能夠引導學生強化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在課余活動之余減輕高中生的學習壓力。
不僅如此,在高中的音樂課堂的教學中,高中的音樂教師可以充分的結合當前的社會生活,引導學生客觀的評價當前流行的通俗音樂文化,當前社會上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歌曲風格的流行,這些流行音樂對當前的高中生的影響較強,并且傳播廣、普及性強,大大的占據了學生的世界,為了吸引學生對于高中音樂課程的興趣,高中的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介紹通俗的音樂與歌曲,借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興趣,與學生加強溝通,與學生共同探討通俗音樂的魅力與特點,引導學生欣賞一些積極向上的通俗音樂,并以專業的角度向學生介紹通俗音樂獨到的特點以及時代性,引導學生遠離那些庸俗、沒有藝術感染力的音樂,在這樣的吸引人的高中音樂教學環節中,引導高中生形成獨有的音樂觀、審美觀,并有助于培養學生提高音樂體驗以及文化修養,使得學生在高中的學習之中形成對美的事物的鑒別能力。
通過與學生共同的交流流行的通俗音樂,還要引導學生品鑒欣賞我國的民族音樂,民族音樂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欣賞民族音樂的時候應當向學生介紹本民族的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民族音樂的感受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嘗試、交流等等,引導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喜愛和了解,并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更加深刻的認知,并逐步的產生音樂學習的欲望。
最后,高中的音樂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音樂教師要與學生強化交流,也就是在高中的音樂課堂中全面的應用人文教育的精神,按照學生的需求設置音樂課堂教育的內容,實現高中音樂教育的最高的目標,放松高中生的身心,使得學生在繁重的學習生活中實現心理健康成長,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音樂鑒賞的技巧,為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符合新課程改革對于高中總體教育的要求,最終實現高中生素質的全面提升,改善我國傳統高中教育的弊端。
三、總結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國的高中教育對于音樂這類素質課程的重視加強,要求學生在高中學習的過程與音樂保持密切的聯系,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之下感受音樂,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并在高中的音樂學習之中契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審美心理,采用豐富的高中音樂教學內容和表演的實踐,培養高中生對于音樂藝術的興趣以及穩定的愛好和鑒賞能力,使得高中生的素質得到普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