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郭莉莉?劉俊娜?劉雙雙?詹焱
摘 要:目前,大學生創業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將信陽師范學院(以下簡稱“我校”)非師范類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此次調研了解我校非師范類大學生創業現狀,發現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為學校完善教學培養模式提供理論參照。
關鍵詞:非師范類大學生;創業;建議
一、創業背景
近幾年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持續攀升,屢創新高。隨著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話題的熱議,我校作為師范類院校,素有“教師之搖籃”稱號,師范類專業學生就業方向相對明確,而作為非師范類專業學生,專業特色不鮮明,就業優勢不突出。因此,為就業環境所迫,一部分學生選擇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創業,但遇到了不少問題。為此本文針對我校非師范類大學生的創業現狀及前景進行研究。
二、我校非師范類大學生的創業現狀
1.創業意愿
筆者以所在高校為調查對象,對我校非師范類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對創業的基本態度。根據分析,我校非師范專業學生對創業持贊同態度的占86.3%,而持反對和無所謂態度的分別占2.4%和11.3%,這表明面對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我校非師范專業大學生不是選擇逃避、妥協,而是愿意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應對措施。
第二,對創業信息的熟知程度。據調查,僅有0.9%的學生對學校和政府的創業支持政策是完全了解和熟悉的,大部分學生對相關鼓勵和優惠政策不甚了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校非師范專業學生的創業意愿只停留在“想”的階段。此外,從調查問卷中得出我校非師范專業學生獲取創業信息的來源廣泛,涉及到學校宣傳、熟人介紹、網絡以及其他,所占比例分別為70.7%、23.5%、52.3%和13.6%,這部分數據表明學校宣傳是我校非師范專業大學生獲取創業信息的主要途徑。
2.創業現實情況
第一,創業人數。據我校招生就業處的數據顯示,畢業生人數基本保持不變,已經創業成功的人數有所增加。越來越多的成功創業的學生入駐到我校逸夫樓創業基地,如菜鳥驛站、粟米街、實踐派大學生兼職俱樂部等,而創業人員基本都是來自于非師范類專業。據對我校實地調查的結果顯示,參加過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人數的比例為18.4%,沒有參加過的為76.8%,不知道的為4.7%;正在考慮創業的人數比例為53.3%,正在創業的人數則占到近2%,而非師范類占據了大部分的比例。
第二,創業動機。根據國內有關機構和人員對大學生的調查,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主要動機有:實現自我價值、經濟的需求,積累經驗等。據此,對我校的學生關于非師范大學生創業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他們的創業動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展現自我能力,實現自身價值(65.1%);賺錢(28.8%);覺得新鮮,具有挑戰性(4.3%)。由此可見,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我校非師范類大學生中選擇創業的學生大部分傾向于以展現自我能力,實現自身價值作為創業目的并希望創業成功。
3.存在問題
第一,大學生自身局限。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和溝通技巧,社交范圍較為單一,缺少與外界交流和溝通的機會。據調查,66.98%同學認為自己創業困難原因是社會經驗不足,相關知識欠缺。50%學生表示對注冊、貸款、辦理各種工商手續等創業的基本常識不了解。
第二,對創業政策缺乏了解。國家出臺很多鼓勵、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學校也有很多優惠政策,尤其是資金優惠政策。問卷中90.09%的同學認為資金困難是創業前三大阻力之一,在問卷中大部分同學知道有支持政策但不了解,只有少部分人熟悉政策。
第三,缺乏創業氛圍。創業風險大,加上我校作為師范類院校,90%左右非師范學生也都表示要考取教師資格證。另外考研狀況異常火爆,一些師范專業考研率高達90%,非師范專業的考研率也在20%左右。因此我校的考試氛圍濃厚而創業氛圍明顯不足。觀念上的制約因素加上缺少創業氛圍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創業率低。
三、我校非師范類大學生的就業前景與合理化建議
1.創業前景
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創業前景十分明朗,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政府方面。2014年,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國家通過出臺文件保障創業大環境的良性氛圍。河南省政府印發了《河南省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力爭實現2014年—2017年引領6萬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率達到3%的預期目標。
第二,學校方面。專門的創新實踐基地——逸夫樓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提供場地支持,并且開展一年一度的創新創業大賽,教師的專業指導,在思想層面上引導學生。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第三,學生自身方面。從上文的調查結果來看,我校的非師范類專業的大學生創業意愿很高,雖然創業實踐略少,但是這也表明大學生的創業空間還是很大的。另外,百度指數結果表明信陽大學生創業的搜索指數整體上呈上升趨勢。
2.合理化建議
第一,建立創業信息網版塊。校方應該建立創業信息版塊,具體來說,可以包含如下區域:①榜樣區。著力宣傳已成功創業的師兄師姐的事跡、經驗,并設置答疑留言板。②項目區。選擇其他高校的創業成功項目、社會上最前沿的項目、符合本校大學生創業的項目和歷年創新創業大賽遺留的未完成項目,并有機結合,做出最佳的項目選擇,在項目區陳列。③信息查詢區。主要設置三方面內容,一是項目區項目的具體情 況;二是鏈接創業相關的網站;三是相關政策的發布和解讀。
第二,提高我校與企業之間的交互合作水平。我校教師大多精通自身所研究的教學領域,但是卻缺乏相應的實踐教學經驗。針對目前我校非師范專業教師會利用專業優勢對相關企業進行授課的現象,可以借此機會開展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互動合作,讓企業中具有創業經歷與相關經驗的專業人員對我校非師范類專業大學生進行創業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與授課。若條件允許,還可到企業進行參觀學習,為將來創業提供更多準備。
第三,加大對創業知識、政策的宣傳力度。學校可定期舉辦創業知識講座,對創業政策進行解析,尤其是資金支持方面的政策。舉辦創業大講堂傳播創業信息、知識;加大對優秀創業人員的表彰,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擴大對創業成功案例的宣傳范圍,樹立創業新形象;從上到下重視創業,重視創業宣傳,重視對創業人才的培養,推進創業觀念形成。
參考文獻:
[1]沙 漠.大學生創業冷思考[J].現代商業,2012(28).
[2]屈 芳,郭海方.創新機制讓大學生敢創業——訪省委經濟體改革專項小組成員、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楊盛道[N].河南日報,2015-01-20.
[3]馬榮陸.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困境及解決辦法[J].現代交際,2014(10).
(作者單位:信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