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
摘 要:當前汽車工業發展的方向是輕量化,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對于如何使汽車輕量化進行大規模的研發,而材料上的選擇是重要的研發方向。特別是隨著各種新材料不斷的出現,材料加工技術方面也不斷的進行創新,這都決定著汽車輕量化發展。在這一點上有兩方面的表現:其一,開發制備新高強度,低密度的輕質材料和零件,替換鋼鐵部件,減輕車重。其二,采用新工藝,簡化、輕化零件和構建,節約材料,提高汽車性能。文章以此為基礎,對汽車輕量化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簡單的展望,并對通過材料加工技術創新使汽車輕量化的方法進行全方位的探討。
關鍵詞:材料價格技術;創新;汽車輕量化;工藝加工
前言
自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在德國產生至今,汽車工業得到大面積的傳播和飛速的發展。汽車的普及不僅僅便利了人們日常的生活,也對生產發展產生促進作用。但是,汽車也消耗了極大的礦產和油氣資源,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為減排節能,汽車的輕量化成為了新的趨勢,減輕汽車重量,不僅減少了制造汽車消耗的資源,更能最大的節省油氣資源,減少廢氣的排放量。但是,減輕汽車的自重與人們對高安全性能的汽車產生了新的矛盾,汽車的自重依然在增加。過去幾十年里,汽車輕量化的研究成果顯著,材料工程科技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鋼鐵零件的減少,新工藝的形成,對工件的結構進行了優化,減少了材料和資源的消耗。
1 現代汽車制造應用的新材料
1.1 高強度,超高強度剛
高強度鋼能夠實現材料薄壁化,對普通鋼板進行取代,降低車重[1]。但是,鋁,鎂合金等材料自身的性能有上線,工藝的要求難度大,價格高,因此未為實現普及。在這方面的研究中,各國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日本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就已經應用這種技術,以此來抵抗石油危機的沖擊。這種剛內含有,磷鋼板,烘烤硬化鋼板,雙相鋼,析出強化鋼,相變誘導塑性鋼等。首先由零件相結構進行覆蓋,逐步遍及車身。日本、瑞典等國相繼進行研發。與國際相比,我國的研究水平還需提高,因此要加大研究力度,以汽車結構的設計和材料選擇最優為基礎,與之結合,加快汽車輕量化進程。
通過冶金,對鋼的成分進行變更,提升組織與性能。進行熱處理,改變組織性能,以實現材料更輕。但是這種鋼,成形困難,反彈性大。因此,要應用沖壓成形、焊接等多種技術。
1.2 輕金屬材料
1.2.1 鎂
鎂合金擁有高比強度和高比剛度的優點,采用鎂進行汽車零件的制造能夠提升輕量化的效果[2]。鎂的熔點較低,能夠回升再利用,消耗能源也較少。鎂合金的零件,尺寸較為穩定,抗震性更好。上世紀中葉,鎂合金價格較低,德國的眾多汽車都使用其作為汽車的結構零部件。近些年隨著研發的進程不斷發展,鎂合金的抗腐蝕性也得以提升。
1.2.2 鈦
鈦的質量較輕,強度很高,有很強的耐腐蝕性。但是鈦的價格過于昂貴,在汽車上的應用較少。鈦的應用,能夠減輕汽車重量,節約能源,減輕震動,降低噪音,減少污染,延長汽車壽命,提升汽車的安全和舒適性能。目前,鈦的運用范圍是汽車的發動機及相關零部件。而這些零部件恰恰都是經常遭遇腐蝕,磨損的部分。由于高昂的價格,只有賽車制造商,鈦應用較為普遍。
2 創新成形工藝
汽車制造中的鍛造、沖壓、鑄造,焊接等成形的加工工藝是核心的、基礎的技術。該工藝進行創新,不僅能降低制造的成本,對汽車質量進行提高,還能促進汽車輕量化的進程[3]。
2.1 液壓
液壓的成形,主要介質是流體,實現對金屬進行塑性。該工藝較普遍的是內高壓,將高壓液體充滿金屬管中,用模具進行施壓變形。這種工藝能夠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簡化模具的結構,縮短生產的周期,能夠制造更復雜的工件,極大的提升了汽車的性能——安全性,舒適性。
2.2 剪裁和拼接
傳統的零件制造,毛坯材料較為單一,過程方便,但是不夠優化。當前為了優化材料的應用和工藝,開始對毛坯材料進行剪裁拼接,不同種類的毛坯通過焊接,熱處理等方式進行結合,產生不同的作用。極大的提升性能,最大的節省材料。
3 結束語
在汽車工業的發展中,人們提升了對安全和舒適汽車的要求,汽車的自重依然在增加,高消耗高污染尚需更好的方案解決。汽車的輕量化成為了節能減排的必然要求。在這個過程中,材料比強度的提升很重要,通過對傳統部件強度的提高,實現其材質的輕化。創新冶煉,熱處理等相關措施,通過特殊加工將晶粒進行細化,鋼板也能獲得較高的強度,其生產的效率很高,成本消耗較低。液壓方面的創新,能夠更好的優化汽車的構造,縮短生產的周期。對復雜零件也能加大制造,能極大的提升汽車的性能,減少零件數量,汽車的自重。這也使得當前應用最廣泛的方式。最后,毛坯技術的剪裁和拼接不斷的發展,也應用到廣泛的范圍中,工件的結構得到優化,材料作用更高,推動著汽車的輕量化。對這一技術必須抓緊研發,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蘇峰.第2屆中國國際汽車復合材料與汽車輕量化創新材料成型技術高峰論壇會議圓滿成功成果引人矚目[J].纖維復合材料,2013,2:58-59.
[2]劉超,陳一龍.科學設計和系統集成是汽車輕量化前提[J].新材料產業,2015,2:2-4.
[3]朱楊俊,孫慧平.機械工程前沿研究在汽車輕量化中的應用前景分析[J].汽車零部件,2013,12:70-72.
[4]唐靖林,曾大本.面向汽車輕量化材料加工技術的現狀及發展[J].金屬加工(熱加工),2009,11:43-44.
[5]馮鋒,王欣,張 ,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治理結構、機制與問題—以汽車輕量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7:11-14.
[6]王昌文.商用車需要“瘦身”輕量化亟待突破—我國商用車輕量化存在四大難點,應從七個方面下功夫[J].重型汽車,2008,2:71-72.
[7]馬鳴圖,柏建仁.汽車輕量化材料及相關技術的研究進展[J].新材料產業,2006,6:58-59.
[8]何昌德,楊普新.輕量化材料及加工技術在現代汽車上的發展和應用[J].裝備制造技術,201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