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涵寧
摘 要:隨著電力體制的深層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配網供電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如何有效提升配網供電可靠性,已成為供電企業長期探索的課題,文章結合配網現狀,從幾個方面提出了可有效提升供電可靠供電的具體措施,并簡單展望了配網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配網;供電可靠性;自動化
引言
供電可靠性是指供電系統持續供電的能力,是考核供電系統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反映了電力工業對國民經濟電能需求的滿足程度。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各行業電力用戶對供用電可靠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何合理安排配網線路的計劃停電需求,有效降低配網故障率,減小預安排和故障停電對終端用戶的影響,縮小停電影響范圍,減少停電持續時間,全面提升配網供電可靠性已成為配網運行管理工作的重點。
1 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的總體思路
始終堅持以“提高供電可靠性”為總抓手,以減少客戶停電時間,提升客戶滿意度為目的,圍繞基礎管理、電網規劃、電網建設、運行管理、供電服務、技術進步等六個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工作,實施提高供電可靠性措施的差異化策略,重點提升供電可靠性精益化管理水平,實現供電可靠性管理協調發展。
2 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的具體措施
(1)強化供電可靠性指標管理。根據供電可靠性年度總體目標,層層分解下達到各級單位,納入年終績效考核。結合各單位年度停電計劃預算,將指標細化到月,作為月度停電計劃參考依據。加強供電可靠性過程管控,每月組織編制分析報告,加強對停電計劃、帶電作業、轉供電和故障情況的分析,及時發現短板,促進管理提升。
(2)探索開展基于邊際效益的供電可靠性差異化管理。探索開展用戶供電可靠性經濟性成本收益分析,摸清用戶供電可靠性經濟性成本效益分布情況,探索開展基于邊際效益的供電可靠性差異化管理,對經濟效益較好但供電可靠性較差用戶制定針對性改進措施并優先落實。推進帶電作業經濟效益分析,平衡帶電作業成本與供電可靠性的邊際效益。
(3)優化配電網規劃。持續優化配網網架,按照典型結線技術標準,規范配網接線方式,使接線簡單、清晰,并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靈活的運行方式,有利于轉供電操作。按規劃設計技術原則,綜合考慮線路長度和每段所掛接的配變容量與數量等因素,合理安裝分段開關、分支線開關,縮小故障停電影響范圍。結合規劃修編開展配網項目庫規劃,深度整合基建、技改、修理項目內容,按照同一電力連接線路一個規劃周期內施工改造停電次數最少化的原則編制項目庫,從源頭上減少重復停電。嚴格配網項目庫管理,建立配網規劃庫項目準入準出機制,不符合規劃要求的項目不得入庫。完善配網項目優選,優先申報并實施可靠性經濟性成本最小,收益最高的項目。
(4)加快電網工程項目建設。加強配網線路建設和改造方案的審批管理和配網工程項目的設計管理。建立配網項目“可研-設計”常態工作機制,項目一經列入可研,盡快開展項目施工設計,設計應考慮帶電作業施工方式,基建類工程原則上采用方便帶電接火的設計布局,設備選型應盡量采用免維護、長壽命設備,易損元器件安裝設計應考慮維護更換的便利性。及早開展項目施工招標,落實施工方案、停電方案及物資供貨,并通過里程碑計劃加以管控,扭轉以往配網項目“扎堆”建設不良現象,著力使配網基建項目在全年內合理分布、有序推進。
(5)提高綜合停電計劃優化效率和執行率。以區域為單位,統籌安排主配網各類停電需求,編制年度綜合停電計劃,并按季度滾動修編,提高年度停電計劃時效性。運用狀態檢修、時間定額管理、轉供電、合并停電事件、帶電作業和重大停電事件管理的綜合停電管理“六步法”優化年度停電計劃,提高停電效率。每月召開停電協調會,協調主網和配網停電計劃,嚴管重復停電、臨時停電和延時停送電等問題。
(6)加強轉供電管理。按照“計劃停電能轉必轉、故障停電先轉后修”的原則,及早制定轉供電方案,具備轉供電條件的線路停電必須實行轉供電,重載線路須通過部分轉電或合理選擇負荷低谷期等手段,充分挖掘轉電潛力。將具體的轉供電工作落實到運行班組的月度工作計劃中。每月通報轉供電工作完成情況,并對轉供電率指標進行考核。充分應用成熟的10kV架空和電纜線路的帶電一、二次核相技術,深入推廣10kV線路不停電轉供電技術,有效減少因停電轉供電造成的用戶短時停電。
(7)加強停電時間定額管理。在年度停電計劃編制時,運用配網檢修停電時間定額預算各施工段作業時間,并結合10kV單線圖預算計劃停電持續時間。月度停電計劃申報時,在確保檢修作業安全和檢修質量的前提下,根據配網檢修停電時間定額標準嚴格審核施工作業方案。每月分析延時送電事件原因,對超定額的責任事件予以考核。
(8)降低中壓線路故障率。強化配網設備入網質量管控,完善配網設備入網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機制,細化配網設備入網質量管控管理要求和技術要求,暢通產品質量問題反饋渠道,嚴格配網設備產品質量問題責任追究。減少因外力破壞造成的配網故障,組織對外力破壞風險“黑點”進行重點監控,并設置警示標志和標識。提升線路防雷水平,結合停電計劃,對運行年限超過6年的10kV線路避雷器安排輪換,對雷擊故障率較高的線路加裝帶空氣間隙線路避雷器等。通過推行10kV電纜終端(中間)頭制作全過程旁站及電纜振蕩波局放試驗等措施,從而減少電纜及其附件的產品和施工質量引起的故障。
(9)加強用戶設備管理。加強用戶側配電設施安全運行管理,按計劃開展用電檢查,嚴格按照國務院599號令要求進行實施,重要用戶自備電源,指導用戶對發現的用電安全隱患進行整改,定期開展設備預試檢修,及時制止危害供電、用電安全和擾亂供電、用電秩序的行為,避免因用戶故障出門線路其他用戶,對發生過故障出門的用戶,要求其安裝故障自動隔離裝置。
(10)做好用戶停電服務。主動做好用戶停電服務,積極收集用戶檢修、試驗停電需求,并納入綜合停電管理,減少因用戶申請造成的重復停電。涉及有用戶申請的綜合停電,供電單位需與用戶溝通協商確定停電時間。
(11)穩步推進配網帶電作業。大力推進配網帶電作業,加強帶電作業現場勘查,不斷擴大配網帶電作業應用范圍,同時進一步加強帶電作業計劃管理與統計分析,帶電作業先算后做,控制帶電作業成本,提高帶電作業效益。
(12) 提高配電網自動化程度。不斷完善配電網的自動化建設,利用具備“三搖”功能自動化開關配合故障指示器,在后臺信息系統的支持下,使配電網成為能夠自動準確判斷故障點位置,并快速隔離故障設備,自動轉供電完成故障復電的高智能電網。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配網供電可靠性的高低,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還會對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是一項影響因素眾多,涉及學科知識廣泛的長期性工作,我們要透過對各種復雜成因的分析,結合配網運行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合理安排計劃停電需求,有效降低線路故障率,采取科學有效的解決措施,切實確保配網供電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馮永亮.對10kV配網設計問題的分析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2(11).
[2]張澤橋.10kV線路防雷提高供電可靠性[J].電源技術應用,2014(1):44.
[3]王華波.淺析如何提高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J].科技與生活,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