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艷
摘 要:中國的快速發展、國民財富的積聚、人民幣的升值及勞動力價格的上升,使中國正在由大國向強國轉變,但另一方面,中國更面臨著在高技術產業、現代信息技術領域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對峙及競爭。在電信發展新常態下,電信運營商的發展遇到新的挑戰與壓力,三大電信運營商都期望在行業新常態的沖擊下尋找到新的變革出路。文章結合當前三大電信運營商狀況,提出三大電信運營商在行業新常態下轉型變革的一些新思路。
關鍵詞:電信;新常態;大數據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放眼通信產業,十年時間足以呈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十年前,通信產業還是運營商獨掌天下的局面。雖然電信運營商經歷過幾次分拆合并,但也并未影響業務規模的擴張。截止到2014年,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超過2億戶,移動寬帶滲透率超過45%。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消費應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都借助電信業務的龐大用戶群體得到長足發展。然而隨著信息消費的快速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占據產業鏈核心地位的電信運營商的境況卻有些日薄西山的意味。從競爭環境來看,屬于產業鏈下游的互聯網企業憑借貼近客戶的產品和經營方式,以及資本市場的成功運作,吸引了大眾關注的目光,將電信運營商從價值鏈的高點擠到了“流量管道”的位置。從經營數據分析,電信業務總量連續6年同比增長超過15%,而電信業務收入的同比增長不足6%,兩者增長幅度之間的剪刀差逐步拉大,“增量不增收”形象愈發嚴重,電信運營商必須審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被管道化”的背景下,轉變運營商經營模式,挖掘企業內生增長動力,進一步提升收入增長幅度,深化轉型發展的課題再一次擺在電信運營商面前。
1 電信行業新常態下的突出問題
2015年電信4G初年,在國家經濟新常態,行業發展新常態,電信完全競爭新常態下,電信行業也進入了新常態。
(1)增量不增收的新常態,電信運營商將在未來的幾年面對銷售增長利潤變化不大的新常態。(2)業務轉型的新常態,隨著語音和短信的不斷下降,電信運營商只能利用流量業務和互聯網業務收入來彌補了業績的下滑。(3)成本控制的新常態,在營改增、網間結算價格調的影響下,電信運營商的投入會不斷的壓縮和減少。(4)電信成本下降的新常態,電信運營商為應對競爭對手的競爭,為保有和發展新用戶必然推動產品單價的下降,以保持競爭力。電信產品單價越來越廉價成為新常態;(5)員工受壓的新常態,在不明良的行業環境下,在指標的大幅增加下,在發展舉措有限情況下,運營商的員工受壓受擠受苦受逼成為新常態。(6)公司轉型的新常態,三大電信運營商為更好地應對行業發展的新常態,為應對移動互聯網的挑戰,必然加大公司轉型變革的力度和深度。在電信發展新常態下,電信運營商的發展遇到新的挑戰與壓力,三大電信運營商都期望在行業新常態的沖擊下尋找到新的變革出路。
2 聚集“云管端”戰略,拓展延伸業務鏈條
在傳統的電信業務經營模式下,來自基礎網絡的業務收入是電信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來源。一張廣域覆蓋、質量優良的基礎網絡是電信運營商的立足之本。在2008年到2014年間全國電信業每年固定資產投資都在3000億元以上,全國電信業收入也順利突破萬億元大關。然而“大象跳舞的故事”并沒有上演。2014年非話音業務收入占電信收入比例由上年53.2%提至58.2%,其中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從17%提至23.5%,短信業務量和收入降幅則均超10%;移動話音業務增長低迷,去話通話時長同比僅增1%。傳統業務收入的下滑暴露了運營商業務鏈條的短板,圍繞基礎網絡的業務模式使得運營商在數據業務浪潮的沖擊下增長放緩。這也就造成當互聯網企業大舉進軍OTT市場時,運營商逐漸被管道化的現實局面。
在云計算時代,企業的系統和服務都不可避免的要“云化”。作為ICT產業發展的趨勢,這個方向毋庸置疑。運營商也順勢打造自己的云平臺,并在政府、教育、金融、醫療領域建立多個標桿項目。在云時代,一張彈性易擴展和開放的網絡擁有更廣闊的生存空間。運營商的管道已經足夠強大,擁有全國最大的機房和數據中心規模。未來一段時間也將利用NFV技術和SDN理念重構基礎網絡,建立新型數據中心,為客戶提供更加靈活的基礎設施服務。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轉型戰略既是業務戰略的轉型,也是商業角色的轉型。但歸根結底,電信運營商的轉型戰略將是商業角色的轉型,即成為“基于高速網絡接入與大規模數據中心等構成云計算服務平臺,面向企業與個人用戶的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
3 轉變發展模式,明確各自發展戰略
三大電信運營商在2015年到來之際,都提了針對性的發展戰略與發展戰術。中國移動提出“數字化發展戰略”,中國電信提出“一去二化新三者”發展戰略,中國聯通(600050,股吧)提出“移動寬帶領先與一體化創新”發展戰略。同時三大電信運營商也制定了明確的戰術來支撐戰略的實施,如中國移動從4G競爭優勢保持、產品創新、運營管理轉型、體制改革創新(“管理集中化、運營專業化、組織扁平化、機制市場化、流程標準化”)和全面強化管理五個方面來實施移動的戰略實施。
中國電信為實現其“一去兩化新三者”新戰略和“再造新電信”的戰略目標,將通過互聯網轉型戰術與新業務開展戰術來實施。為實施這兩大戰術,中國電信將通過五方面重點工作來推動戰術的實施:轉變發展模式、推動產品差異化、推進互聯網化轉型,全面深化改革激發人員活力和做好支撐保障。中國聯通為實現其“移動寬帶領先與一體化創新”,將通過六大工作來實現其戰略:落實目標網規劃,加快重點業務發展,全面推進經營模式轉型、提升用戶服務能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來激發動力,持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堅持從嚴治企。可以發現三大電信運營商的發展戰略是明確的,是適應行業發展規律的,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戰術也是清晰的,也是能夠從多維度地支撐運營商戰略發展的。
4 發展大數據應用,加速去電信化進程
隨著網業分離的加速實施以及互聯網企業和虛擬運營商的逐漸崛起,電信運營商正逐步淪為“流量管道”,運營商的語音、短信等傳統業務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此同時,大數據的出現為電信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有關大數據在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的討論在多個層面展開,大數據已經成為電信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之一。
大數據正是迎合當今發展態勢,成為加快運營商“去電信化”的利器之一。傳統運營商作為國家的企業,它承載著整個國家的基礎通訊服務,這是互聯網企業所不能取代的。運營商網絡內的語音流和數據流來自各行各業,都是真實有效的。這些數據不僅可以勾勒出個人用戶的使用行為習慣,而且也可以描繪企業和行業的發展現狀,支撐企業的經營決策。因此無論從技術能力上還是資源掌握上,運營商對于大數據的應用都是一個有無限潛力的可攻方向。同時大數據也是運營商發展智能管道,開拓精細化運營的重要技術手段,運營商利用大數據建立基于用戶細分的業務、流量、套餐匹配關系,提供精確化的服務。
5 結束語
2014年,三大電信運營商不斷完善著各自的4G網絡,在業務不斷成熟的同時,其后臺支撐系統也在全力支撐3G、4G業務的不斷發展,以虛擬化、云計算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技術和業務模式在這一年中也在通信行業實現落地,電信行業持續深化精確管理,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在客戶服務、網絡運維、物資采購、IT支撐、投資成本使用等方面,深化精確管理,向管理要效率和效益。
參考文獻
[1]徐蘭靜,王濤,張婷.三大運營商的移動商務競爭力評價體系[J].電子商務,2013,5.
[2]吳俊.3G時代移動增值業務商業模式創新研究[A].通信發展戰略與管理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
[3]王昆崗.關于4G移動通信的技術現狀分析[A].《IT時代周刊》2013年度論文集[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