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 要: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斷推動著城市交通網的建設,越來越復雜的交通網給城市管理帶來巨大壓力。可以說作為人們出行首選的交通工具,已經在現代城市發展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堵塞影響人們出行和日常生活,阻礙著各大城市發展,這也是城市進程中面臨的共性問題。有效解決交通問題,也對車站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學有效的管理能夠全面提升地鐵運行安全,站務部門要結合地鐵運營實際,不斷強化站務管理,為緩解我國交通擁堵提供基礎保障。
關鍵詞:車站管理;地鐵運營;安全;類型
我國各大城市為了提高自身形象,增強競爭實力,不斷擴大軌道交通建設和范圍,極大的推動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有著速度快、運量大、能耗低、乘坐舒適的優點,與其他交通系統相比優勢顯著,軌道交通系統有效地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是現代生活綠色交通形式,也是人們出行的首選,為城市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地鐵建設絕大部分工程在地下,運營也是在地下進行,不論從實際施工,還是實際運營,流程都是相當復雜的,如果發生事故則是關系到人們生命財產的重要事件。只有不斷強化車站管理,把地鐵運營安全作為工作核心內容,才能推動現代城市發展建設。地鐵運營安全了,才能有效提高地鐵運行效率,才能加快城市發展的步伐。
1 地鐵運營事故主要類型
列車運營中出現的事故,損失巨大,給社會造成不安全因素,導致企業信譽下降,給城市形成公關危機,不同的事故原因有著不同的后果,一般情況下,列車事故如下。
1.1 列車脫軌或相撞
列車脫軌或相撞事故發生頻次較大,在實際運營中,地鐵脫軌或相撞的原因多樣,主要原因一是地鐵路線設計的時候沒有合理規劃,各交叉點運營時間調配不科學,形成列車倒運不力;二是部分列車老化嚴重,不能適應線路快速交通的工作要求,投入運行增加了事故幾率,有些線路老化,沒有及時進行維護,列車運行時,造成脫軌事故;三是地鐵運行速度過快,超出實際規范要求,在緊急情況下,不能進行合理處置,導致出軌情況發生。
1.2 火災
人流密集的場所是火災多發區,地鐵作為客流量大的運營機構,常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火災事故,這也是地鐵運營中常見的事故之一。只有不斷強化制度保障,在實際運營中預先做好方案,高度重視火災影響,才能確保運營安全。地鐵運行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高科技設備,用電量大,消耗快,各種機電設備一旦出現故障,就會形成嚴重的火災事件。有些地鐵為了加大客流量,沒有及時安檢,地鐵乘客攜帶的易燃品也會誘發火災。
1.3 恐怖襲擊
近幾年,我國恐怖襲擊事件頻繁發生,已經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和人們的生活,恐怖活動難以預料。地鐵作為公共區域,人流往來大,人員復雜,這也是許多恐怖活動猖獗的區域范圍。在我國,雖然還沒有發生恐怖事件引發的地鐵運營事故,但并不說明恐怖事件不在地鐵發生,只有不斷強化安保意識,提前預見各種不安全因素,加大檢查巡查頻率,才能有效抑制恐怖活動,保證地鐵運營安全穩定。
1.4 踩踏事故
地鐵由于人流較大,大客流情況對地鐵運營造成的壓力不斷增加,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期、突變氣候、節假日等形成的不確定大客流,人們過于集中,地鐵站內常會發生踩踏事故。產生踩踏事故的原因多樣,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自動扶梯數量不足,配備不合理,形成人流過于集中等待;二是有些設備長年運行,造成老化嚴重的情況,再加上日常養護不到位,使設備運營達不到標準要求;三是有些設備質量不過關,質量缺陷明顯。
2 車站管理對地鐵運營安全的影響因素
2.1 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一直是地鐵企業高度重視的問題,可以說,地鐵運行安全管理工作是企業核心內容。只有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意識,才能在運行中減少事故率。
2.2 設備因素
硬件設備是地鐵安全運營的基礎,而多數地鐵企業設備不足,超強負荷運行的情況比較多,在大運量的情況下,設備容易出現故障,如果檢查不及時,維護不得力,必將引發地鐵安全事故。
2.3 人員因素
地鐵運行向智能化和自動化方向快速發展,但也不能完全依賴自動化,在操作中大部分還是人的自主行為,正因為過于依賴地鐵自動化,才造成安全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地鐵部分管理人員自身責任心不強、綜合素質不高、業務能力較弱,在管理過程中出現了違章操作、隱瞞事故、推卸責任的問題,使小事故演化成大事件,引發社會恐慌和危機。
3 基于車站管理強化地鐵運營安全的措施
3.1 強化業務培訓,落實監督考核機制
只有不斷強化業務培訓,落實監督考核機制,才能進一步強化地鐵運營安全。車站需要不斷加強職工業務技能培訓,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調動全員工作積極性,引導職工積極主動地參與業務培訓工作。以工作目標做出發點,結合員工培訓狀況,選擇合適的演練操作。落實監督考核機制,對表現優秀的職工給予獎勵,樹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
3.2 增強車站員工安全意識,落實崗位安全責任制
不斷強化車站員工安全意識,通過對員工安全教育培訓,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以各部門需要為培訓目標,結合地鐵發展實際狀況,強化培訓實效、健全的安全責任制度。車站服務對象是廣大乘客,更要加強員工對車站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主動發揮自身作用,為地鐵安全運行貢獻力量。
3.3 建立與乘客有效的溝通機制
地鐵乘客是地鐵成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車站需要建立與乘客有效溝通的機制,只有地鐵工作人員及時與乘客進行溝通,才能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通過消除隔閡,才能確保地鐵運營安全高效。車站一定要人性化制定各種溝通制度,通過細化安全宣傳機制,加強地鐵安全宣傳,向乘客輸入安全乘車、安全行為的理念,讓乘客能夠真心接受勸導,并以不同形式加大宣傳范圍,比如:地鐵電視、地鐵宣傳欄、開展安全乘車講座等;對安全檢查進出口也要增強服務意識,通過建立合理的進站安全檢查機制,使乘客接受哪些物品不可以帶上車,自覺抵制攜帶危險物品進站乘車的行為,從根本上降低安全隱患,為每位乘客提供良好的出行環境。
3.4 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增強應急處理能力
通過對國外地鐵安全事故的分析,國內地鐵應該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增強應急處理能力。結合地鐵特點和員工發展實際狀況,以緊急救援體系為基礎,定期對地鐵員工進行各種預案培訓和演練,全面提高地鐵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
3.5 建立完善的安全規章制度
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要以國家交通安全規章制度為依據,建立與地鐵運營相配套的操作規范,這項工作需要在地鐵運營前完成,確保地鐵建設、提高地鐵安全。規章制度是保障地鐵安全運營的關鍵,也是地鐵安全管理工作基礎。地鐵部門要本著運營實際情況,建立完善更加科學、合理的各類安全規章制度,讓地鐵管理步入法制軌道,使地鐵安全管理工作有據可循、有理可依。
4 結束語
總之,車站管理對地鐵運營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只有不斷加強運營管理,增強車站員工安全意識,預知各種危害因素、提升人員素質、建立相關制度,建立與乘客有效的溝通機制,才能有效保證地鐵運營安全,基于車站管理出現的不同問題,創新解決方法,全面提升地鐵企業管理運營能力,為地鐵安全運營提供基礎保障,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服務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耀軍.地鐵運營安全評價體系研究[J].北方交通,2010,5: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