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華 薛建峰
摘 要:文章結合常州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項目的監理工作情況,對地理國情普查項目監理內容與方法進行探討,對開展測繪監理在測繪項目實施中具有必要性和積極作用。
關鍵詞:地理國情;監理;三控制
引言
地理國情是重要的基本國情,是從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國情,即以地球表層自然、生物和人文現象的空間變化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特征等基本內容,對構成國家物質基礎的各種條件因素做出宏觀性整體性、綜合性的調查、分析和描述。綜合利用現代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利用各時期測繪成果檔案,對自然、人文等地理要素進行動態和定量化、空間化的監測,并統計分析其變化量、變化頻率、分布特征、地域差異、變化趨勢等,形成反映各類資源、環境、生態、經濟要素的空間分布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監測數據、圖件和研究報告等,從地理空間的角度客觀、綜合展示國情國力。該普查項目引入測繪監理機制,由第三方對項目實施進行全方位跟蹤監理,保證普查成果數據整體質量和普查進度。文章針對常州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監理工作中,所監理的內容及方法進行探討總結。
1 地理國情普查監理內容概況
依據《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GB/T 13989-2012) 規定的1∶10000標準比例尺地形圖分幅要求,常州市4385平方公里范圍涉及1∶10000標準分幅數據215幅。監理單位依據普查項目和監理合同認真做好“三控制”、“二管理”、“一協調?!币勒铡耙粡垐D、一個標準、一個方案、一支隊伍”的常州市國情普查實施模式,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一家省普查辦下發名錄中的甲級測繪單位,開展常州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具體實施。協助業主與項目普查單位簽署了普查合同、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基礎上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組織編制了國情普查監理實施細則對國情普查進行全方位監理。對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中的進度控制,質量控制(人員培訓及資格審核、軟件測試鑒定、普查內外業作業過程等),投資控制,安全及保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監理。確保按期提交普查成果,普查成果質量優良率達到合同要求,并通過省普查辦的驗收要求,確保普查成果真實反映常州市地理國情信息。
2 地理國情普查監理方法
2.1 組建國情普查監理機構
為地理國情普查監理工作順利開展,優化監理組織結構,我中心成立了常州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監理項目部,并任命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及其他工作人員。所有監理人員均通過省普查辦舉行的培訓且考試合格;明確監理工作人員權利和義務及監理措施,依據國家、省相關規范要求,精心組織人員編制國情普查監理實施細則并報呈業主和省普查辦審核批準,以便后續更好地指導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相關規范要求制定了相應的監理表格;記錄監理日志,確保監理工作有條不紊進行。監理部根據普查不同階段內容和性質,設立外業數據監理組,內業數據監理組及項目協調組。
2.2 地理國情普查項目合同管理
在業主和普查單位簽訂項目合同前,監理部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組織三方會議,審核了普查項目合同文件,對合同中不清晰的條款進行明確和完善,普查項目實施中具體投資、成果質量和普查進度要求進行說明,維護了各方權益。
2.3 過程數據成果質量檢查與階段性專檢
在普查實施過程中,對形成的部分過程成果進行檢查,特別對內業數據采集和外業數據核查的部分成果進行盤站監理和成果數據抽檢,形成監理檢查記錄。在普查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普查單位整改并形成整改意見及整改回復。在國情普查一個階段(區域)完成后進行階段成果專項檢查,根據相關規范和技術設計書對階段成果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形成階段(區域)監理報告,報呈業主,對專檢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通知普查單位進行整改并做好相應整改后的跟蹤檢查。
2.4 地理國情普查成果質量控制
2.4.1 國情普查技術方案制定
協助項目普查單位進行普查技術方案的設計及修改,并協助業主組織相關專家組開展國情普查項目技術設計書的評審。
2.4.2 地理國情普查人員及設備
普查人員的業務水平是普查成果質量的重要保證,在對普查單位的人員、儀器設備控制方面,普查人員、設備是否與投標文件一致,做好現場人員、設備是否滿足本項目進度和質量管理需要的全面的考核。所使用的軟件必須通過權威部門的鑒定,并出具相應的鑒定報告。在普查實施階段主要通過監督普查過程中管理人員及儀器設備的流動情況,對普查單位的現場項目負責人和主要技術人員、設備等進行常態化管理和動態管理;嚴密關注普查人員、設備等進出場等情況來實現對人員設備的控制。
2.4.3 地理普查作業過程檢查
在普查作業過程中,監理方認真開展旁站工作和過程數據檢查,如發現普查單位作業情況偏離技術設計書要求,有權責令其停止普查工作,進行認真技術整改,并及時向業主提出書面報告。
2.4.4 國情普查首件成果檢查
首件成果檢查是生產組織、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一項有效措施,為全市地理普查普查全面鋪開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培養了合格穩定的普查隊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導作用。依照省普查辦要求,抽取4幅圖作為常州市地理國情普查的首檢成果,監理部按照有關規范要求,認真全面做好監理檢查,驗證技術設計書的合理性,普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分析糾正。
2.4.5 地理國情普查成果預驗收前監理檢查
檢查內容包括地表覆蓋分類數據成果、地理國情要素數據成果、地理國情普查數據生產元數據成果、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成果的各質量元素。主要質量子元素有空間參考系的正確性、時間精度的符合性、邏輯一致性、采集精度與位置精度、分類精度與屬性精度、完整性與表征質量以及遙感影像解譯樣本的樣本完整性、數據與結構的正確性、地面照片與遙感影像實例等有關內容。檢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計算機程序檢查;二是內業人機交互檢查;三是外業核實檢查和資料核實檢查。依據各個質量子元素對成果進行質量評定,并將存在的問題反饋普查單位進行認真修改,以提高成果最終質量。
2.5 地理國情普查進度控制
按照普查項目合同及設計書要求,結合普查單位的作業現場,過程成果和最終成果的工期計劃執行情況,并對每月地理國情監測項目管理系統中上報進度進行全過程監理,確保按期完成普查進度。
2.6 地理國情普查安全生產及保密
主要對普查單位人員、設備、成果數據進行監理,在每次監理例會及盤站監理過程中對普查人員強調“人身安全、儀器安全、數據保密”,抽檢普查單位的安全保密措施。在本次國情普查中涉及到大量國家機密信息,對成果資料保密進行全范圍監理,簽訂相關保密協定,至今未發生泄密事件。
3 測繪監理的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項建設的日新月異,開展地理國情普查會為國家發展制定各種方針政策奠定基礎和保障。以常州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監理為例,實行測繪監理制度,在同等的投資條件下,更好在合同期限內提高測繪項目成果質量。使得測繪項目成果質量更可靠,投資更科學,進度更可控,保障測繪項目實施更暢通。
參考文獻
[1]孔祥元.測繪工程監理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2]季飛.測量監理制的探討[J].當代建設,2003(3):21-22.
[3]周震,等.三等水準網建設工程監理方法探討[J].現代測繪,2014(4):20-21.
作者簡介:徐江華(1981,8-),男,江蘇省丹陽市,工程師,主要從事測繪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