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分析了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現狀以及面臨的困惑,分析并提出了結合地域優勢開展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行性。在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注重個人,家庭,和學校等部門的協調合作,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改進,堅定他們的共產主義信仰和遠大理想,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關鍵詞】中國夢 大學生 黨員 理想信念教育
【基金項目】該文是2014年,廣東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培養基金項目,近代廣東歷史遺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運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RWSK201414;廣東省高校黨建研究會2014年年度課題,“中國夢”與高校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近現代廣東歷史遺跡的有效運用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4BKZZB24。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68-02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走進了國家博物館并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參觀過程中,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闡述了引發廣泛共鳴的“中國夢”話題。
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都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連,“中國夢”就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偉大的“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共同努力。作為有知識、有思想、有擔當的當代大學生黨員,是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先進群體。他們的理想信念根植于現實社會,又是他們的奮斗目標和精神動力。大學生黨員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如何踐行“三嚴三實”,如何堅定他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理想信念,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狀況
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對于時代賦予重任的大學生黨員而言極其重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新的歷史背景下,認真分析大學生黨員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所面臨的困惑,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堅定他們的共產主義信仰,培養和造就一批又一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具有重大意義。
針對當代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狀況,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以某校在校大學生黨員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調查中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收回192份,有效問卷189份。由于高校黨員培養考察以及選拔的嚴格性以及長期性,本次調查的大學生黨員主要集中在大三和大四,大二相對較少,在高中就已經入黨的大一學生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調查問卷主要反映的是本科高年級的黨員的理想信念狀況。
就調查而言,當前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現狀在主流方面是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他們對祖國的前途十分關心,充分認識到個人前途與祖國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思想上,他們熱愛中國共產黨,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充滿信心;學習上,他們勤奮刻苦,思維活躍、學習能力較強,成才愿望強烈;工作上,他們積極主動,有大局觀念和團隊意識,兢兢業業;生活上,不拘小節與人為善。
然而積極的主流理想信念也隱藏著些許偏執。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種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沖擊著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蝕著大學生黨員的心靈。例如:一些大學生黨員對“理想信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將理想信念簡單化,空洞化;一些大學生黨員的奮斗目標不明確、迷茫甚至沒有目標,得過且過,混日子現象凸顯;一些大學生黨員認為實現自己的目標除了要憑借自己的努力外,還要靠關系,這種等、靠、要的歪風邪氣思想時有出現;一些大學生黨員雖然形式上入了黨,但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失等弊病,對大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和管理力度急需加強。
二、結合地域優勢加強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
物欲橫流的時代,大學生黨員在理想信念方面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為了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結合地域優勢對大學生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可行性。以廣東為例,廣東人民在探尋民族獨立和國家繁榮富強的實踐中創造并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這些財富所蘊含的愛國為民、堅定信念、艱苦奮斗、敢于創新的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是實現“中國夢”的活化石,是開展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不可忽視的教育資源。
就目前情況來看,近代以來廣東的歷史遺跡的存在形式主要以博物館、紀念館、保留和復原的遺址為主。如何很好地將這些歷史遺跡融入到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將是需要不斷探討的話題。如何有效運用近現代廣東歷史遺跡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發揮它們在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價值和獨特優勢,培養大學生黨員熱愛祖國、樂于助人、堅定信念、艱苦奮斗、敢于創新的思想品質,是當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
了解歷史遺跡,弘揚中華文化,這是一個沉重但不得不重視的話題。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變化,人們對于歷史的了解似乎在不斷削弱。僅僅依靠書本的知識進行灌輸,顯然缺乏吸引年輕人對歷史遺跡產生興趣?,F在更多的人去了解歷史遺跡時,大多只是以旅游的方式,只是為了放松心情,換個環境給自己一個緩沖的時間和空間;在這個生活大爆炸的時代,許許多多的人已經被金錢沖昏了頭腦,變得很現實,這無疑是給歷史遺跡的影響力附上一個沉重的枷鎖。
據自己所調查的大學生黨員來看,他們對當地的歷史遺跡的了解情況以及了解興趣不容樂觀。對于這些歷史遺跡,有興趣及了解的同學較少,而且即使了解一點也只是皮毛而已,多數也只是從網絡或書本上了解的一點常識而已,大多數都沒有深刻去了解。其實,了解歷史遺跡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分享就是了解歷史遺跡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不少大學生黨員都不會主動選擇跟自己的親朋好友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歷史遺跡,這使得歷史遺跡的教育價值大幅縮水,不能夠發揮她豐富的價值和教育意義,同時,自己作為黨員也沒有在發揮歷史遺跡的教育效果方面起到應有的帶頭作用。
調查發現,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現在的大學生基本是90后甚至95后。自出生以來,國泰民安,較為安逸的社會環境使他們對于過去的歷史不感興趣或沒有更多了解。他們喜歡追星,卻忘記了自己的根,忘記了自己的歷史,殊不知居安要思危;第二、對于公共政治課、活動等感到乏味、無趣等,多數人陷入失真的歷史虛無主義或戲說歷史的可悲泥潭;第三、就歷史遺跡的宣傳方面,宣傳工作還比較欠缺;第四、缺少與親朋好友交流的氛圍和動力;第五、歷史學科的邊緣化導致大學生黨員對歷史遺跡的崇尚程度并不高。
總而言之,根本的問題都在于我們對歷史遺跡的本身應有的作用沒有很好的認識,沒有真正發揮她真正的價值,沒有強有力的方法,使大學生黨員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地域資源的開發和廣泛應用對提升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意義非凡。
三、加強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思路和措施
為了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可以從個人,家庭,學校等方面采取措施,扭轉這種局面:
個人方面: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佼佼者,綜合素質比較高,作為黨員就要對得起黨員的名號。首先,實現自己入黨時的莊嚴承諾,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不少學生在入黨談話時,對自己的入黨動機說的非常純潔,實際上不少學生入黨就是為了在畢業找工作時贏得用人單位的好感,給自己就業時提供砝碼。具有這種功利主義思想的大學生黨員不在少數。言必行,行必果,思想上真正入黨才能在行動中體現黨員的真正價值;其次,拋棄“理想,有利就想;前途,有錢就圖”這一錯誤思想,不要被金錢左右;再次,學會堅持。巨大的就業壓力容易使人信念缺失,思想動搖,甚至被現實打垮。只有學會堅持,才會在一次次打擊和動搖中繼續前行。
家庭方面:作為90后的大學生黨員,獨生子女較多,弊端較明顯。家庭教育上缺乏挫折教育,缺乏生活責任的教育。作為家長,應想方設法地給予他們更多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并融入社會的機會。讓他們懂得生活的艱辛,父母的不易,培養他們更多的社會責任感。
學校方面:社會意識形態的混亂,西方個人英雄主義思想等的文化滲透,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大學生黨員。學校是他們步入社會的過渡時期,學校有責任和義務為他們進入社會做好鋪墊。嚴明的校規校紀,是大學生黨員成才的制度保障,寬松的學習環境是他們成才的環境保障,充足的師資是他們成才的根本保障。
大學生黨員應當正確認識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樹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而奮斗的理想信念。大學生黨員要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正確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而努力奮斗。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拼搏進取,在踐行“三嚴三實”中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參考文獻:
[1]張耀燦等著.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編寫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段忠橋.當代國外社會思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程美東,張學成.當前“中國夢”研究評述[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2).
作者簡介:
任樹根(1980-),男,在讀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