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根據《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建議,教師根據新課程的總體目標和教學內容,結合具體實踐教學,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等方式,使教學活動面向全體學生,達到師生課堂的互動。
【關鍵詞】小組合作 課堂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01-01
學生未能真正參與課堂教學過程,這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不盡如人意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大多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聽眾。因此,根據我多年教學經驗,將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總結如下:
一、提示導學
強調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多向交流、多維互動,同時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提示導學是教師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教師在新課伊始或前一節課,從以下幾方面提示導學。
1.展示新目標。用口頭或書面提綱挈領地提出學習新課的目標,包括認知目標、情意目標、能力目標。
2.揭示重點、難點。揭示新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給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為學生預習排除障礙,提出教學要求。
二、學生自學
在互動式課堂教學中,學生個體是作為一個發現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因此,要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尤其是小組活動中更好地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交流互動,學生個體就應在課前進行預習。
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導學閱讀課文,理解重點內容,攻克疑難問題。如閱讀課文后,做一做課后的練習題;復習與新課知識有關的舊知識,找出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以便實現學習遷移。又如在預習SEFC Book 2B Unit20 Lesson77時,學生復習有關談論天氣和旅游的用語,為上課時創造新的對話做好準備。學生要整理、歸納自己所弄懂的知識,以便小組發言交流;列出尚未理解的知識,準備提交小組討論,尋求答案。學生自學可采用閱讀思考、自我質疑、自查自練、自我歸納等方式進行。學生自學是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小組活動的必要準備。
三、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高中英語互動式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課堂教學能否體現主體互動、情知互動、人境互動,關鍵在于小組活動的組織。
1.教師依據基本均等的原則組建小組。小組宜小,4人為一組,均有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最好是中等2人,優差各1人)。各小組設有主持人、記錄員和報告員。
2.小組活動操作方式。首先,有教師或組長提出當天要研討的主要問題,或有組內成員提出自己在預習中尚未理解的問題,提供大家研討;其次,各人交流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或者答問;再者,組內成員就某種觀點或見解的正確性展開討論,提出質疑或提出補充意見;最后由主持人作總結發言,對小組經過討論所達成的共識、所產生的歧見及尚未解決的問題分別進行歸納,并整理成綱要,擬在組際交流時發表見解,提出問題。
四、合作學習產生的效果
(1)促進了教學的多邊互動,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F代教學方法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單向活動論和雙向活動論,而是強調教學是一種多邊活動,師生、生生、師師之間的多邊互助。最大程度上形成了“英語互動課堂”。
(2)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學會合作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因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將是未來社會的主流,而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重要方式。正如心理學研究表明的一樣:同齡人之間的心理溝通的概率最高。
(3)“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參與教學創造了條件,融洽了師生關系。
(4)“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語言實踐的機會,為學生提高多種生活角色,培養他們終身與英語報刊為伴的良好習慣。
五、總結評價
通過實施高中英語互動式教學模式,我們體會到該教學模式有如下優點:1.該教學過程始終按照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程序,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驟地進行,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2.從課前準備到課堂實施,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閱讀、討論和思考,學生積極性高,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及自學能力和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3.從課前準備到課堂過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主體互動關系得到了重視。4.整個教學過程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全員參與,為全體學生創造了大量自主學習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李巖,程語杰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對當前我國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的啟示》
[2]Johnson,D.W.,andJohnson,R.T.,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theory and research.1993
[3]郭華.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假設與實踐操作模式.中國教育學刊.1998
[4]林清偉.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