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對五年專制大專語文的現代化研究也隨之深入。然而現階段五年制大專語文教學現代化改革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無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將根據五年制大專語文當前的教學現狀以及現代化改革中面臨的問題,對其完善策略進行探析。
一、五年制大專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1.從教學角度分析
當前,五年制大專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與職業教育的職業性結合。語文教學的重心基本集中在對基礎知識的傳授以及課文的閱讀分析理解方面,缺乏對學生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技巧的培養。而對于五年制大專中的語文教學,一部分教師錯誤認為其與高中階段的教學沒有差別,使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沒有得到培養,而且語文知識體系也沒有得以構建。
2.從學生自身角度分析
五年制大專語文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太多的興趣,通常多集中在如何進行專業技能方面的學習。而且相比五年制大專其他學科,學生會錯誤地認為語文知識對就業的作用不大。因此,在教學模式的落后與學生學習興趣缺乏的背景下,五年制大專語文的課堂氛圍極差。[1]
二、五年制大專語文教學改革中面臨的問題分析
1.缺乏對五年制大專語文現代化改革必要性的認識
現階段,許多教育管理部門、學校機構及教師的觀念中,只需保證上級安排的教學任務得以完成便是進行現代化教學改革。一部分院校的改革方案基本停留在開學階段擬定語文教學計劃,學期結束進行一定的小結,缺乏現代化教學改革中教學內容或其教學模式等方面的轉變。即使少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不斷探索采用新的教學方式,但受學校整體環境的制約,無法實現真正的效果。
2.缺乏對五年制大專語文現代化改革內涵的理解
大專語文現代化改革的內涵在于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能力的共同提高。然而由于大部分院校對學生培養過程中,并未結合當前市場中人才需求,使人才培養要求、規格以及目標等方面都無法正確把握,也導致學生語文能力、語文知識與語文素養無法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進而使改革過程中出現“閉門造車”的情況。另外,語文教學現代化改革過程中,也有一部分院校完全照搬照抄其他學校改革方式,忽視與學校自身特色及語文教學現狀的結合,造成院校語文現代化教學改革的真正目標無法實現。
3.缺乏相應的硬件設施
近年來,很多五年制職校已升為職業技術學院,學校的整體發展方向集中在高職教育體系中。但由于這些高職院校辦學的群體主要為硬件設施極為薄弱的中專院校,很大程度上與現代化大專語文教學標準不相吻合。而且如前文所提,語文學科在大專院校中被教師與學生的忽視,導致這門學科教學中缺少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這也是造成語文教學現代化改革目標無法實現的重要原因。[2]
三、五年制大專語文教學的現代化改革策略
1.注重實踐教學及知識技能的運用
五年制大專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在于保證學生語文知識基礎得以夯實,同時需對學生就業、繼續學習及社會交往等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因此,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從教學內容著手,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納入教學內容中,保證學生應用能力水平的提高。另外,處于五年制大專院校中的學生更應注重職業綜合素質的鍛煉,這就要求語文教學內容中需從應用文寫作方面著手,使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豐富學生的知識內容,這樣才能促進與日后工作的銜接。
2.語文評價機制的完善
由于學生自身知識基礎不同,教師進行語文綜合評價過程中,需針對不同個體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與指導方式,以此解決學生間存在的差距。同時,傳統的完全依托于試卷進行的評價方式也應逐漸淘汰,考核的內容更應傾向于學生學習的整體過程。這樣既可全方位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評價機制也因此趨于完善。
3.情境教學方式的引用
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過程完全集中在知識的傳授過程,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也主要“以書為本”,導致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不高。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可在教學過程中引入適當的教學情境。這樣學生學習態度也將由被動轉為主動,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可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4.組織課外實訓活動
大專語文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基礎薄弱或頻繁出現錯別字等問題,教師可適時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訓活動。另外,針對大專語文教學薄弱的問題,要求學校與教師應充分認識現代化教學改革的意義,并引進先進的基礎設備,保證學生參加課堂教學或課外實訓活動過程中都有配套的設施,這樣才可促進大專語文現代化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
作為五年制大專文化基礎課程之一,語文教學實現現代化改革目標仍需在長期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與完善。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應正視語文課程的實際作用,并投身于現代化教學改革過程中,這樣才能促進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能力的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楊玉如.五年制大專語文教學的現代化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4(12):242.
[2]袁玉鵬.五年制大專語文教學初探[J].成才之路,2008(25).
(作者單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學前二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