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高職英語教材內容逐步精簡,突出實用、職業等特點,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高職英語教材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時代的新技術,加強教材策劃和讀者需求分析,注重內容編寫模式,創新教材單元結構,加強教學游戲或課堂活動項目的設計等,以切實提高高職英語教材的適用性和競爭力。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材;需求分析;創新
【作者單位】陳芳,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第二批)課題《多媒體網絡中高職公共英語的內容教學法研究與實踐》,編號12A196。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研究項目《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職物流專業英語課程設計研究》,編號2013JK243。
網絡信息時代,人們越來越多地利用網絡來加工、傳播和存貯信息資源,信息采集的速度更快,計算機網絡、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人們獲取網絡信息更加便捷。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英語教材開發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高職英語教材編寫現狀
經過十多年的教改后,高職英語的總課時大量縮減,英語教材呈現精簡化、模塊化和系列化特點。高職英語教材普遍被定義為“實用、職業”,彰顯其職業特色,教材內容既有日常生活話題,也有職場話題,強調教材的趣味性、實用性,提高學生今后的職場英語交流能力。雖然,我國高職英語教材取得了一定發展,但其仍有不斷提升和改進的空間。
1.高職英語教材普遍缺少行業或學科專業內容
當下的高職英語教材內容與學生未來工作的行業或專業關聯不是很緊密,還不能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將專業內容融入高職英語教材,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2.高職英語教材的跨文化內容來源較單一
現有英語教材中,英語國家文化占主導,中國文化所占比例較少,也缺乏英美之外其他國家的文化。當學生與外國朋友用英語交流時,聊到英語文化時交流很順暢,但說到中國和其他國家文化時卻往往不知如何表達。
3.高職英語教材需要職業化、專業化的編寫團隊
高職英語教材編寫團隊常常由多所本科或高職院校的中高級職稱教師組成。行業專家、企業精英參與高職英語教材編寫的情況很少。封閉式編寫是造成教材與社會需求、行業需求脫節的根本原因。
二、高職英語教材編寫應以師生需求為根本
英語教材若要得到高職師生的認可,必須要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的教學需求和社會行業的需求。在英語教材策劃和編寫之前,編寫者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入手,多維度地開展調研和考察,掌握翔實可靠的英語需求信息。
1.宏觀英語需求分析
教材編寫者要深入研究、掌握高職英語教育領域對教學的指導性建議。教育部2010年修訂的《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建議高職英語教學 “以培養學生職場環境下的語言交際能力為目標”“以崗位需求為主線開發和構建教學內容體系”,教學分為“基礎英語與行業英語”兩個階段,或將兩個階段的教學內容自然銜接,或將行業英語教學滲透到英語教學的全過程。目前,高職綜合英語、基礎英語和職業英語教材開發的種類已經非常豐富,行業英語教材的研究開發則顯得較為薄弱,已然成為高職英語教材策劃開發的重點。
2.微觀英語需求分析,包括“學習需求”和“目標需求”
學習需求分析,是教材編寫者從學生、教師、學校或教育管理部門等角度,調研各高職院校、相近專業學生的當前語言水平、學習動機、學習觀念和未來就業預期等綜合因素。目標需求分析,是教材編寫者調研各地區的社會行業、企事業單位、行業精英、普通職員或工人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水平需求。
高職生的生源多樣,有普高、藝體招生,也有五年一貫制和“3+X”招生,學生英語水平差異很大。高職生更希望英語學習有助于未來就業和職場提升。通過調研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語言水平和學習能力,高職英語教材編寫者可以設計不同難度的教材。例如,為中等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學生設計教材主體版本,為較低英語水平的學生增加初階版本,為較高水平的學生補充高階版本,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有助于高職院校開展英語分層教學。
教材出版機構策劃英語教材項目之前還要進行教材需求調研。教材出版機構可借用網絡平臺聯系社會行業專家、職場人士和畢業生進行英語社會需求調研和分析,聯系高職教師、教育管理人員、在校生進行教學和學習需求調研和分析,或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平臺開展大型問卷調查等。
三、高職英語教材編寫應以知識內容為核心
高職生經過兩年左右的在校學習后將進入工作崗位實習,他們迫切要求在步入社會之前掌握一定的行業、專業知識作為就業知識儲備,為提升今后的就業競爭力打下基礎。教材編寫者只有將多種知識內容,如基礎英語、行業英語、職業英語、專業英語、跨文化交際和英語學習策略等設計編寫成綜合性強的英語教材,才能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
“基礎英語+行業英語+職業英語+跨文化”組合模式,是將英語基礎知識、行業英語和職業英語知識及技能訓練、跨文化交際知識根據一定比例設置內容。譬如,高職體育英語參照體育行業內體育教師、健身教練、賽事組織人員和體育保健師等職業崗位設計章節主題;高職營銷英語則將營銷職業設定在家具、服裝、旅游、食品和醫療保健等不同行業當中進行主題設計。
四、高職英語教材編寫需注重創新
1.教材編寫團隊的技術創新
高職英語教材編寫要組建一支由英語語言學專家、教育學專家、學科專業專家、社會行業專家和行業精英等構成的教材編寫團隊,從而更好地把握教材體例設計、內容建設、教學方法設計和立體化教材配置等,特別是要加重專業教師、社會行業專家在教材編審中的比例。互聯網技術使得這種模式成為可能。高職英語教材編寫可以借助互聯網和即時通訊軟件加強團隊內部溝通、資源和經驗共享,大幅提高編寫團隊的工作效率,拓寬立體化教材發展空間。有些教材的編寫已經嘗試開發英語學習APP、教材配套網絡課程、短小精悍的微課和慕課資源庫等。
專業編輯人員通過加工編輯各類資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把各類資源轉化為實用的教材內容。編輯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與國內外各行業的專業人士、職場人士交流溝通,有助于獲得真實可靠的實踐資料,從而引入高職英語教材,增強教材的專業特色。國內出版單位通常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交流模式,與國外知名出版機構交流學習,獲得一手的行業英語素材。教材編寫人員還可參考國內外知名英語刊物,選用符合我國意識形態的真實語料,加重中國文化在英語教材中的比例,注重不同國家文化的交融,讓學生不僅了解英語文化知識,也能向外國朋友介紹中國文化,提高雙向或多向文化交流能力。
2.教材單元結構的創新
現有高職英語教材的章節結構較為傳統,按部就班的教學不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編寫人員可借鑒任務驅動教學法,根據單元主題靈活創新并調節單元內的章節構成。
以“英語求職”內容為例,教材編寫人員可以根據單元主題將其分為“求職資料準備”和“英語面試準備”兩大學習任務。“求職資料準備”側重訓練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首先是學習內容的信息輸入,閱讀文章可以安排“英文公司介紹、招聘廣告、英文求職信、簡歷”等,配套設計詞匯精講、語法精講、閱讀理解習題等,讓學生了解如何獲得行業和職業的人才需求信息;隨后,要求學生完成英文求職信和簡歷的撰寫任務,展示信息輸出的能力。“英語面試準備”側重訓練聽力理解和口語表達能力:信息輸入階段提供兩段過程完整的英文面試情景對話,一段關于英文面試禮儀的短篇文章,引導學生按照預設的行業和職業情景,模擬和創作1-2個英文面試對話,完成信息輸出,以此檢驗教學效果。
3.教學游戲或課堂活動項目的創新
現有國內高職英語教材大多圍繞提高聽、說、讀、寫、譯來編寫學習素材,教材缺乏課堂活動或學習游戲的設計。高職英語課多是大班上課,通常班級學生人數超過50人,高職生英語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高,英語課堂氣氛較沉悶,因此,需要靈活多樣的活動或游戲調動課堂氣氛。反觀國外英語教材,非常注重課堂活動或學習游戲環節,國外教材都會嵌入課堂活動或游戲設計,指導教師和學生進行課內游戲活動,從而檢驗了教學效果,更能調節課堂氣氛,增加英語課堂的趣味。當下,我國多數英語課堂游戲僅適用于基礎教育階段,設計參與人數常在20-30人,不能滿足高職英語課堂大班上課的實際需求。如果教材編寫者能將適合大班教學的英語互動游戲或課堂活動項目融入高職英語教材的聽、說、讀、寫訓練中,將會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英語學習效果。
[1]蔣秉章. 編寫具有高職高專特色的英語教材[J]. 外語界,2001(1):69-72.
[2]李慧君. 基于網絡時代的英語圖書編輯策略研究[J]. 編輯之友,2010(9):88-90.
[3]強志軍.網絡時代編輯學研究的思考[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