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楊
摘 要:本文以高等院校會計專業為 例,首先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進行簡要概述,進而分析了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不足,最終重點從轉變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式探究學習以及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評價機制等方面探討了改革策略。
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是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其人格和個性,挖掘他們的潛能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一是,強調對課堂形式和教學觀念的創新。課堂形式必須靈活,能夠為學生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的創新性,使其在學習上的研究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同時,要努力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會計課堂的學習中,產生教與學的共鳴。
二是,強調師生關系要和諧。教師與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識和經驗,共同進步,努力探索新事物,實現教與學的相互促進,真正體現師生的共同學習和“朋友式”的師生關系。
三是,強調以“學生自學”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興趣激勵和教師引導雙重作用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2.高校會計專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改革策略
(1)改變育人理念, 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要求形成“一切為學生服務,一切為學生著想”的教學理念,改革教師一言堂的單一形式。在發揮教師對知識的傳播作用同時,弱化教師教學權威對學生的支配。
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和面向學生,重視其個體差異,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時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活躍課堂的氣氛,與學生增加互動,營造彼此的經驗,建立民主、公平的良好教學氛圍。
(2)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對教師課堂的靈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改變教學手段,調整教學策略,這就促使了教師要努力發展自己的個人能力。當前高校學生的信息接收和觀念改變非常快,教師應當認真觀察和把握學生的這種客觀變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意識和獨立個性。在教學計劃具體實施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他們的意見和想法給予理解和尊重。
會計課程覆蓋的知識面較廣,有抽象的理論和具體的核算,這些對操作性和技術性的要求都很高。有些學生對會計理論一無所知,他們的學習非常困難,教師應當理解這些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表現。教師不能以身份和語言來壓倒學生,而應該以寬容、民主、平等的心態來聆聽學生的想法和觀點,體現出學生作為課堂主人的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學會觀察、尊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不同的評價,既要扮演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培養者,又要成為其人生的引路者,這也是教師在新時代下的光榮使命。
(3)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第一,引導學生自主預習。課前預習是教學質量提高的基礎。教師整理一些有關的參考資料,在課前交給學生讓其準備,或者鼓勵他們自己尋找資料,來完成課堂中將要回答的問題。第二,先學后教,鼓勵學生開發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教師課堂講課開始時,先留出一些時間給學生自學,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也可以將重要的教學內容歸納為幾個核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點評和總結,培養學自主學習、自我探索和碰到問題自行解決的能力。
(4)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考核評教機制。學評教將中心由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而這一思想的重點就是在教學評價中注重學生為中心,以他們的發展狀況的好壞來衡量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教師工作的優劣。而在學生角度,則重視其知識、素質、能力等方面的全方位發展及教師是否尊重和關心學生的個性。學生發展是學評教的首要前提,也是最終目標。評價的目的不再與教師的獎懲有聯系,而是注重學生的自我發展和教學理念的實現。
建立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的學評教考核制度,就要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重點,從教師所扮演角色、課堂氛圍、教學手段、學生中心地位的發揮和教學目標的實現等不同方面進行評價。
總之,學生是教育的對象,也是教育的主體。高等院校必須充分結合專業特征和學生實際,引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地位,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通過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學習成效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作者單位:黑龍江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