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物是高中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高中生邏輯性思維的有效途徑。然而,高中生物課堂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上高中生物課程本身十分枯燥乏味,嚴重降低了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切實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 生物課堂 有效性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49-02
眾所周知,高中生物課程是一門綜合性極高的學科,其教學內容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泛,并且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生物課程的難度也會隨之提高。然而,在我國各大高中的實際生物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普遍采取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教師一味注重各種理論知識的傳播,學生只能被動地機械化地全盤接受教師講授的內容,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利于豐富學生的生物知識。因此,教師當務之急就是尋找積極的措施,不斷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教學設計
1.積極分析教學對象。無論進行哪種學科教學前,教師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對學生和教材進行仔細的分析,切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高中生物教學。同時,對教材進行有效分析,事先掌握教材的難易點,從而在之后的教學中注重對難點的講解,切實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制定恰當地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學目標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指導方向,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一旦缺少了目標的指導,教學將失去前進的方向,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學校根據《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制定標準,同時,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具有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符合高中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高中生物教學需求。
3.有效選擇教學手段。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大重要因素。教師在選擇教學手段時應該注重以下幾大原則:首先,教學手段應該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其次,教學手段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實現學生整體生物知識水平的提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教師選擇教學手段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上,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要能夠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深入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1.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氛圍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學氛圍越是輕松,越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利用一切辦法,為學生創設出積極和諧的教學氛圍。在這種大教學環境下,學生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面對枯燥的生物教學,有效改善了以往枯燥沉悶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對生物學習,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物知識,提高了學生的生物水平,而且切實增強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下,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態,走進學生群中,多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增加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學生才能打破對教師的恐懼感,主動與教師交流,將自身的真實想法告訴教師,教師能夠及時得到反饋,根據反饋的結果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同時,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切實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生活生物現象
高中時期,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所涉及到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有著獨特的吸引力。為了切實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生物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準備充足的資料。教師應該積極搜集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生物資料,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將所學到的生物理論知識合理運用到現實的生物現象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生物知識,同時在實踐中不斷增強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切實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呼吸作用”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在課堂上積極解釋人在劇烈運動之后為什么會感到肌肉酸痛,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其次,教師應該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條件,在生物課堂上給學生展示與生物相關的實驗。高中生物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難度系數較高的學科,并且需要學生熟練掌握的知識內容十分之多,單純地靠教師課堂上的理論講解,部分學生很難理解其真正內涵,只能囫圇吞棗般地全盤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生物理論知識。這種學習方式嚴重降低了學習的效率,不利于學生生物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生物實驗,從實驗中讓學生領會生物學的魅力。并且通過實驗的方式,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生物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促使學生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在進行蛋白質的多樣性教學中,明顯覺得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很生澀,于是我就想到了將內容轉換為數學知識,讓學生親自動手來實際體驗。用三角形、圓形、方形分別代表三種氨基酸,讓學生利用排列組合的方法來體驗氨基酸排列方式的多樣性,從而領會蛋白質多樣性的一個方面。另外,由于高中生的特性,實驗教學往往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積極主動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生物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切實提高了學生利用生物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顯著提高了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達到生物課堂良好的教學效果。
3.優化教學方式
高中生物教學與其他課程教學不同,因此,教師必須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良好的教學方式是實現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吸引學生保持積極的課堂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在不斷的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尋找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合作討論教學方式是現代教師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教師從傳授者轉變為指導者、參與制、監督者,為學習小組分配任務,引導學習小組進行內部探討,讓異質學生之間實現互補,小組內部發現問題,通過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為學困生進行講解,既可以幫助學困生理解概念,也可以加深優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最后,通過小組之間交換意見,還可以讓全班學生對抽象知識的認知更上一個臺階。通過合作討論教學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確保了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切實提高了高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性。
4.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已經成為教學過程中普遍使用的輔助教學工具。多媒體技術利用其高效、快速收集信息以及資源共享等特點,成功改善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之處。因此,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該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切實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手段,適當穿插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展示或再現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動的情況,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知識,給予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充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大大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與質量。由此可見,利用多媒體技術,有效將抽象化的知識具體化,增強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了解,有利于學生全面良好的掌握各種生物知識,完善了學生的生物知識結構,切實提高了學生的生物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物課堂教學與其他學科存在較大的區別,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現代高中生物教學的實際需求,無法發揮生物教學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進高中生物教學,切實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斷豐富學生的生物知識,完善學生的生物體系,真正提高學生的整體生物學習水平。同時,有效的生物教學,能夠積極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的研究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卞白云.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2)
[2]劉春霞.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3(01)
[3]肖秀娟. 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12(26)
作者簡介:
張傳通(1979.09-),男,漢族,山東省章丘市人,工作單位:山東省章丘市第四中學,研究方向:高中階段生物學科教學研究和學生管理,學歷:本科,職稱:中教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