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婷
【摘要】現階段英語學習由單一的應試教育形式轉變為學以致用,對學生的英語教育也由考試答題轉變為“聽”、“說”、“讀”、“寫”的語言交流應用,初中英語教學即引進了“合作學習”的教育模式,行之有效的對初中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帶來提高,但在施行過程中還是發現了諸多問題和不足,本文針對當前初中英語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和剖析,并對應問題擬定解決方案,以促進“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 合作學習 英語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方案
伴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鋪開, “合作學習”這一新型教習方法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其方式摒棄了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為終點,單一、直向的知識傳遞模式,提倡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多向交流,增加了個體間的默契度和信任度,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推進了英語教學成果的提高。但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合作學習還是有著種種不足,需要我們探究“合作學習”教學形式的運用,思考問題解決方案,積極推動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發展。
一、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生合作精神缺乏,對合作學習不重視,有誤解,不能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之中來。由于小學階段各學校師資力量不均衡,各學生家長重視情況不同,導致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千差萬別,個別水平較低同學面對高水平同學存在自卑心理,主觀上排斥這種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不愿意參與到合作學習小組之內。高水平同學處于主動地位,踴躍發言、討論,在合作學習小組中占據主導作用,無意間表現過于強勢,引導了學習內容走向,也使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實際情況,學習效果產生錯誤的認知。部分英語教師依然教育觀念陳舊,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強勢輸出,使得部分同學,尤其水平較低同學產生害怕、畏懼心理,不敢張口參與學習討論,無法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致使英語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實際應有的作用。
其次,部分教師經驗欠缺,無法全面、準確的掌握英語合作學習的進程。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知識儲備,拓寬對教學知識的廣度范圍掌握,對教學知識的理解要延展開來。一些教師自身也是剛剛接觸、學習,對合作學習模式的理解汗出于初級階段,自身也是比較盲目的狀態,但面對新課程改革的火熱形式,懼于他人指責自己不施行新理念,羞于他人對傳統教育模式的評說,在沒有全面理解“合作學習”的內在含義情況下,貿然施行合作學習的教育模式,當面對在新教育模式下擁有更多自主意識,提出更多寬泛問題的學生,教師手足無措,感覺自身權威受到侵害,造成教師教學情緒低落。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沒有考試分數作為教學效果參考,讓習慣于以測評分數來考量學生學習成果的老師無法掌握具體情況,不能對教學內容作出相應規劃、調整。
再次,在教學環節上,教師沒有進行深入細致研究,作出科學合理規劃。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速度、理解能力、運用水平千差萬別,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教師不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作出科學化設置、合理化調配。英語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適當開展合作學習模式,部分教師由于受自身認知的制約,對開展合作學習的機會不能準確把握,頻仍進行合作學習,致使學生在沒有消化、理解新知識,對新接觸的知識要點沒有通透的情況下,匆忙進行合作學習,導致該教學模式僅僅是形式上看起來像合作學習,并沒有取得內在的教學效果,浪費了時間和教育資源。
最后,沒有科學設計、安排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阻礙了正常進行的合作學習進度。傳統的教學習慣使每個教師都有固有的課堂授課進度、安排,引進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后,教師急于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只能騰出較長的課堂時間以方便合作學習開展、進行,在有限的課堂授課時間內,教師只能“填鴨式“的對學生進行連續的知識灌輸,隨即利用騰出的緊張時間進行合作學習,因時間緊張,只能進行快節奏的小組討論、知識交流,導致英語合作學習浮于表面,止步于外在形式,背離了合作學習的最初目的。
二、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所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首先,加強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的合作意識,排除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誤解,引起學生對合作學習的重視。在整個合作學習的進程中,讓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都有存在感,真真正正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發、自愿、自主的進行學習、思考、交流,探求這門語言的奧秘。教師要積極協調組內成員的關系,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意識到自己是小組的成員,是整個機構的組成部分,組員皆為伙伴關系,不僅要提高自己的英語語言能力,還要對其他成員實施幫助,共同提高才是最終目的。教師要意識到學生間知識水平的差異,對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進行具體情況分析,分別指導,實行差異化的教學,杜絕“一刀切“的想法,對水平較差學生以鼓勵為主,讓學生看到成功希望,燃起學習斗志。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做到物以致用。
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一英語“Unit 3 Lets celebrate”的教學時,通過電子設施輪番播放歐美國家萬圣節和中國春節、中秋的傳統節日的相關圖片、視頻,激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了解中外傳統節日的不同慶祝方式;對待節日活動的不同思維方式,感受到中外文化的差異。組織學生模擬萬圣節慶賀狂歡,經過這些視聽練習,活躍課堂氛圍,引起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積極、主動、重視這次學習活動。
其次,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知識深度積累,提高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知,讀懂、吃透合作學習的真實原理和內在意義,明確教師自身在合作學習的這一過程中所處的位置,需要發揮的作用,進到的職責。教師要深入細致的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進度,指引學生在合作學習進程中對所學知識的核心和重點內容,側重理解和掌握,并能熟練運用。明確教學目標,保證一切活動均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教師間的教學互動,將課堂教授知識在互動中消化、吸收。加大自身知識儲備,耐心回答學生問題,鼓勵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橫向的廣義探究。獎罰分離,隨時關注學生的表現,積極者獎,消極者罰,積極深入進行英語合作學習的開展和實踐。
同上例,教師在開展初一英語“Unit 3 Lets celebrate”合作學習前,除了熟悉教材知識點外,拓寬自己知識面,去了解國外萬圣節的節日傳統,節日發展歷程、故事傳說,現代慶祝的變化以及中國傳統節日歷史和傳說,各地節日風俗。在合作學習中可以解答學生聯想起的問題,幽默、風趣與學生交流、分享節日活動的快樂,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知識面的引導。
再次,教師對教學環節進行深入、細致研究,科學、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將傳統教學形式與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有機結合。教師要隨時掌握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針對實際情況,合理調配教學內容。教師要在設置合作學習內容前,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課堂知識的接收情況,跟進學生的學習進度,待學生充分接收、消化、理解新知識后,抓住時機,及時開展英語合作學習,依據課堂知識要點設置活動任務,使教師所授知識要點扎根記憶、活學活用,通過合作學習的討論活動加深課堂知識的理解。在合作學習中,待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積極性得以充分發揮后,再結束英語合作學習,為課堂教學做充分準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所學情況,適當控制合作學習的設置范圍和難度,檢核學生的真實能力水準,保證合作學習的積極效應。
最后,科學的設計、安排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依據學生的學習個人特點,對其進行合理分工,明確組員位置。分組安排科學、合理,可以消除學生間的陌生和隔閡,促進同學間關系,取得團隊合作的成功。合作學習活動前,教師要根據自身對學生的個人情況了解,參照教學內容規劃,明確各同學的小組位置和活動分工,以確保高水平同學與低水平同學能力互補,互相協助,組員同學間互相幫扶,加上教師的臨場指導,不僅能保證快速、圓滿完成合作學習任務,也能分減教師的工作負擔。
總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作學習作為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欲望,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訴求和教師的教導職能日益趨向契合,深入研究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方式,分析解決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不足,不斷完善合作學習的各項內容,必將全面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成效,實現學生切實掌握英語語言工具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明光.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5,14:93.
[2]李春香.淺談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中),2015,07:175.
[3]周惠雅.基于《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的任務型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