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偉
摘 要:學生素質能力的提高是高校教育中的主要任務之一,需要調動學校管理中各個方面的力量。在相關各因素中,學生骨干的自身素質無疑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他們的素質能力對全體學生的素質能力提高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與普通學生存在著密切的相互關系。學生骨干對普通學生的影響力是極其顯著的,所以引導學生骨干堅定的理想信念、協調各個方面素質的發展、發揮學生骨干的積極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想發揮他們的導向性、輻射和示范帶頭作用,就必須加強學生骨干積極影響力的培養。
關鍵詞:學生骨干;積極影響力
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能力是高校教育的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調動學校管理中各個方面的力量。在相關各因素中,學生骨干的自身素質無疑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大學生骨干是一支在學生當中有著特殊作用的群體,他們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紐帶和橋梁,是學生各方面行動的表率,他們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其自身素質和能力都較強于其他同學。他們都是從普通學生中成長起來的,能夠全面了解學生在自身成長進步過程中的思想狀況,并具有一定的威信。他們的素質能力對全體學生的能力提高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普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莫過于學生骨干,從參加活動到學習進步;從發展黨員到評功評獎,乃至日常的休閑娛樂,普通學生與骨干都在發生著密切的相互關系。由此可見學生骨干對普通學生的影響力是極其顯著的,而且時時、事事都在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1 發揮學生骨干積極影響力的前提是自身要有較強的主動意識和責任意識
學生骨干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會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即我們平時所說的服眾能力。通俗理解起來就是要在各項工作中做到技高一籌,由于工作的需要,學生骨干要求要比一般學生更加周到的考慮問題,因此學生骨干的素質能力也會提高更快。其他學生意識到自己骨干還有差距,就會自覺的向骨干看齊,從而就會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而這一思想轉變的過程,關鍵在學生骨干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不僅負責帶領全班人員完成各項工作,同時還要主動運用自己的積極影響力來促進本班學生的各項工作,促進
其他學生的成長進步,不斷激勵其他學生向優秀學生看齊。骨干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自覺培養積極影響力的主動意識和責任意識。
要形成積極的影響力,學生骨干還要加深對工作意義的理解和認識。在高校教育大眾化的形勢下,強調高校要以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能力為核心,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高校的任務是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學生骨干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堅力量,是其他學生學習的標桿和榜樣,是學生與管理者之間不可或缺的橋梁和紐帶。作為學生骨干決不能輕視自己的工作,要不斷增強主動意識、責任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自覺地從各個方面完善自己。
2 發揮學生骨干的積極影響力的保障是要按照“三化”的標準規范各項工作
發揮學生骨干的積極影響力,關鍵是要按照“三化”: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標準規范各項工作。
骨干有很高的工作熱情,他們能吃苦耐勞、迎難而上、表現積極。但他們在指導其他學生工作時往往會顯得經驗不夠豐富,工作起來時常會“事倍功半”。為克服經驗上的不足,首先,學生骨干要嚴格落實各項制度,使一切工作都依照制度開展;其次,在工作過程中要落實程序化,如果工作程序混亂,骨干應該努力將這種混亂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當然也可以積極向上級匯報尋找幫助解決。即以實現程序化為目標,強調照章辦事的重要性,增強落實規章制度的主動性。
3 發揮學生骨干積極影響力的重點就是要形成學生骨干的示范力
綜合示范力是個性傾向、人格品質、道德素養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綜合體現。它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諸如世界觀、人生觀、政治態度、思想品德、社會理想、職業信念、性格、氣質、工作能力等。學生骨干的示范力,就是指學生骨干在日常工作、訓練、學習中敢于做旗幟、勇于做標桿的標兵意識。
體現好骨干的示范力,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要增強“傳”的本領。
如果自己素質不過硬,也就無從談起。只有自身素質過硬,才能敢于在工作中高喊“看我的”、 “跟我來”。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潛移默化中傳給其他學生。要充分利用各種時機進行傳經驗、教方法。
其次,要耐心的“幫”。
要注意利用以老幫新、以會代訓等形式一招一式的幫,當他們在工作中出現問題或失誤時,要耐心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吸取教訓,使他們明確問題在哪里、該怎么辦。而不是動輒訓斥、數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工作積極性。
第三,要認真地“帶”。
就是對那些能力素質弱的學生,要大膽的放手使用,積極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揚長避短,使他們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
4 發揮學生骨干積極影響力的關鍵是堅持以人為本,密切內部關系,營造團結奮進的集體氛圍
管理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日常工作的開展,管理工作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工作,不是以管死、管嚴為目標,而是通過管理,激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團隊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在被管理中學會管理,使學生實現從不犯錯誤、得過且過到為集體榮譽爭光的轉變。具體做法可概括為四個字:“捧”、“抓”“比”、“合”。
“捧”:就是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長處,挖掘他們的潛力,結合他們自身的特點,委以工作,使每名學生感到自己受重視,感到自己能為集體做貢獻,并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以點帶面,激發干好工作的動力。
“抓”:有獎必有懲。安排工作時要周密計劃,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在檢查工作時要嚴抓細扣,標準要高,嚴抓落實,出現問題,要做到紀律嚴明,責任落實到人,責令改正,并列入量化評比。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名學生養成干工作要服從安排,完成工作要盡心盡責的習慣,從而克服工作中的懶、散、等、靠的思想。
“比”:工作、學習中,僅完成自己份內的事情是不夠的,這樣會使一些人形成“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心理和個人主義思想,所以我們要注重培養一種集體觀念,協作觀念和團結意識。通過開展評比活動,以比、學、趕、幫、超的形式,鼓勵先進,樹立典范,以此把一些人的個人主義觀念轉變成為集體榮譽爭光的自覺意識。
“合”:適時組織集體活動,讓每名同學參與其中,樹立正確的集體榮譽觀念,克服狹隘的集體榮譽觀念,使每個學生都有爭先創優意識,以校為家的意識,自覺維護集體形象的意識,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5 提高學生骨干積極影響力的途徑是實際管理中下細功夫、深功夫、真功夫
在實施管理中,管理者要在工作方法、形式、手段上尋找新路子。
5.1 克服學生骨干的“臨時觀念”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注重在其組織建設上、學生骨干隊伍建設上做文章。要定期檢查,一方面是檢查各方面工作落實情況,另一方面也檢驗學生骨干的敬業心和責任感,同時又鍛煉了學生骨干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第一任職需要”,較好地克服了“臨時觀念”。
5.2 結合規定,創新管理
管理中,以法律法規和院校管理條例為準繩,以“量化管理”為輔助手段,這個手段有兩個出發點:
一是學生管學生有難度,一些學生骨干存在“不愿管、不想管、不敢管”的問題,用“量化管理”的方式,是學生骨干一級行之有效的方法,避免了一講管理就難為情的現象;
二是日常工作都以“量化”衡量標準做參考,這是掌握學生情況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求每周有講評,每月有總結,統一匯報,張掛排名,這樣對表現好的學生是一種無形的鼓勵,對表現差的學生也是一種鞭策。
5.3 教方法,樹威信
每月安排一定的時間,由老師參加各部的工作會議,聽取工作匯報,了解掌握情況,針對問題共同探討,制定措施,統一思想,同時,對骨干成績給予褒獎、肯定,對存在的問題鄭重提出,責令改正。同時還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工作經驗交流匯報會,讓每名骨干在會上發言、述職、匯報工作情況,這個舉措,一方面鍛煉了部分骨干的寫作說話應變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匯報工作的陳述,其他骨干也可以從中交流工作的方法,吸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骨干的威信,使學生們都了解學生骨干的工作情況,奠定了學生給予學生骨干開展工作時的理解和配合的基礎。
5.4 針對問題,適時教育,做好疏導工作
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有時可導致學生的心理叛反,從而使工作停滯或造成更大的影響。此時,老師要及時靠上去,有針對性地搞好隨機教育,大到理想信念、人生觀教育,小至為人處世交朋友,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高校學生管理中,學生骨干積極影響力的形成是一項系統的大工程,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兩屆優秀的學生會就能完成的。我們要從多方面入手,注重抓學生骨干的自身形象和點滴養成,形成良好的工作風氣,營造積極上進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骨干的積極影響力,形成學生骨干工作主動,普通同學積極配合的良好發展氛圍。
參考文獻:
[1]胡新峰,李威娜.大學生骨干素質培養的意義、內容及途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2]張倩.高等學校學生骨干隊伍激勵管理研究[J].科教文匯,2014年4月.
[3]曹林林,王介忠.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骨干培養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縱橫,2011年10月.
[4]李芳菲.加強大學生骨干隊伍建設的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