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婷
【摘要】翻譯的專業理論是譯者們目前的趨勢。譯者們最好要有翻譯領域的專業的知識和能力,例如法律與政策,財政與經濟,大眾媒體,科學技術,環境,甚至是交際舞方面等等,掌握專業知識才有能力去翻譯。在本文中,我將詳述翻譯理論發展的四個時期,無論這些理論是否基于專業翻譯強調的內容。這些時期是:翻譯的文學理論時期,翻譯的語言學理論時期,翻譯的文化理論時期,以及翻譯的專業理論時期。本文目的是指出專業知識在翻譯中的重要性并激發學者們做更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專業翻譯 翻譯理論 語言學理論
一、翻譯與專業翻譯
翻譯可以分為兩種:專業翻譯和非專業翻譯。專業的翻譯是指:作為一門學科的翻譯;跨學科的翻譯;作為一種職業的翻譯。專業的翻譯注重于多種學科的多種多樣的翻譯理論與更好地分析各種意義和功能的論述的執行,同時也關注本科生和研究生翻譯研究中的各個部分的學術訓練和職業訓練,就像蒙娜·貝克說的:“一種職業可以給這個行業的人提供兩種訓練:職業訓練和學術訓練。職業課程提供實踐技能的訓練,但不包括學術性太強的內容,而學術課程一般包括這種學術性強的內容”。翻譯作為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調查證明了翻譯在發展語言技能中的有效性。甚至在外語課程的跨語言和跨文化交際中,翻譯研究也被看作是很重要的。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英語的優勢,語言的認證和文化保護仍不能被忽視。專業翻譯是翻譯的一種發展趨勢。
二、翻譯理論的發展
在翻譯研究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爭論,包括翻譯過程和結果;客觀性和主觀性;遵照原文還是自由發揮;信,達,雅;形式和動態的對等;風格與內容;以作者為中心的和以讀者為中心的;翻譯的規律等等。在這些問題中,內容的準確性是最為重要的。對內容準確性的首要判斷不應該是對作者的真實,而是不會被將要翻譯的人誤解信息。當事人的需要和要求是最重要的準確性。如果一篇翻譯后的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這確實是個有利因素,如果在文化上也是恰如其分的,那這個翻譯顯然是很成功的。學者們在不同方向的翻譯理論有不同的見解,例如,Edwin Gentzler探索了五種方法:北美的翻譯工作坊,翻譯科學,早期翻譯研究,多系統的,解構主義;Mary Snell-Hornby將翻譯作為一門獨立學科來考慮,語用的轉向,文化的轉向,跨學科的,經驗主義的,全球化的以及社會學的轉向;Eugine Nida探索了基于文獻視角,語言學視角以及社會符號學視角的理論;Anthony Pym 則探索了一種多范式的理論,其中包括對等,目的,描述,不確定性,局限性以及文化的翻譯。
在文學翻譯時期,學者們關注翻譯中的美學思想,并且把翻譯當做一種藝術。文獻學,是對書面文本的研究與評估,包括他們的真實性,形式,意義和文化影響,在2000多年的時間里這些都是翻譯理論與實踐的探討中最基本的準則。總的來說,這些文字變成文學產物似乎是因為他們是唯一被授權可以翻譯成其他語言的文字。這個時期的缺點是太過于專注文學翻譯而忽視了其他領域。
在語言學理論初期,學者們把翻譯看作是一門科學,注重句法結構,如語法和詞匯;后期,學者們注重語義,如指示意義和內涵意義;最后,學者們注重語言語用,并把翻譯看作是社會語境下的交際過程。語言學方向的翻譯已經被社會語言學的作品所擴大,這里語言的結構已不是重點,而是更強調被演講者和作者使用的語言的角色。 然而,這一時期還是沒有足夠重視跨學科的知識。
在翻譯的文化理論時期,專家學者們尤其關注文化,例如,Lawrence Venuti 討論過翻譯的歸化和異化策略。他曾用“Invisibility”(被忽視的)來形容當代英美文化中譯者的境地。它指的是兩種相互制約的現象:一種是對語篇和譯者自身對英語的處理的幻象;另一種是閱讀和評估翻譯的實踐,這種實踐在英國及其他文化和外語的國家長期盛行。換句話說,從表面上來看,翻譯其實并不是翻譯,而是“原創”。透明度的假象對話語的流利性,譯者通過遵循當前的用法所確保的易讀性,保持連貫的句法以及確定精確的含義都有影響。不可思議的是,這種虛幻的影響掩蓋了由譯者關鍵性的對外文文本介入為開始的翻譯產生的多種條件。翻譯得越流暢譯者越是無形的,由此可以推測出,外文文本的作者或意圖也更加明顯。
在翻譯的專業理論時期,翻譯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跨學科的翻譯以及作為一種職業的翻譯引起了學者們的特別關注。這一時期跨學科知識受到了足夠的重視。
三、總結
如今,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許多研究翻譯的部門,他們研究翻譯教學,調查以及職業訓練,因此,我們可以說翻譯已經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了。全世界的學者們都將翻譯看作是一種職業領域的研究。專業知識在翻譯中很重要。翻譯者最好要掌握翻譯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例如現代中國,法律與政策,財政與經濟,大眾媒體,科學技術,環境,甚至是交際舞方面等等,這樣才有能力去翻譯。在翻譯的過程中,跨學科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是最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
[1]Baker.換言之:翻譯教程[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李長栓.非文學翻譯[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3]仲偉合,何剛強.翻譯通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