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
摘 要:在稅法研究的過程中,稅收法律關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稅收法律關系包括了對法律關系的確認還包括了創設的法律關系,本文將就稅收法律關系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稅收;法律;關系;研究;發展;優化
0 引言
稅收法律關系主要是國家與納稅主體之間的一個博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涉及了權利與成本,稅收法律關系主要需要對稅收法律關系的權利和義務進行明確,從憲法性的稅收法律關系到具體的稅收征納法律內容來進行充分的研究和優化,從而對稅收法律關系做到充分的認識和應用。
1 稅收法律關系的基本概念
依憲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之一,財稅法治則是這一方略的突破口。確定依憲治國與財稅法治的研討主題,對于財政憲法、公共產權收入、政府非稅收入、法律不完備性、稅收謙抑等概念需要進行討論。
我國以公有制為基礎,但公有制未能抑制貧富差距的迅速擴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公有制只是停留在憲法上,沒有制度配套;公有制國家有大量財富,需以此為前提做好法律對收入的流量控制。
1.1 稅收法律關系 稅法所確認和調整的,國家與納稅人之間以及各級政府之間在稅收分配過程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其特征為:①主體的二方只能是國家;②體現國家單方面的意志;③權利義務關系具有不對等性;④屬于調整性法律關系。稅收法律關系包括主體、內容、客體三個要素,其主體由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構成。其內容包括征稅主體的權利義務和納稅主體的權利義務兩大方面,既有單行稅法中規定的實體性權利義務,也有征管類稅法中規定的程序性權利義務,還有訴訟類稅法中規定的訴訟權利義務。由于稅法屬于義務性法規,所以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是以納稅主體的納稅義務為核心組織的。稅收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貨幣、實物和行為。稅收法律關系在一定條件下產生、變更和消滅,其影響因素包括納稅主體應稅行為的產生,生產經營及自身組織狀況的變化,稅法的修訂或調整,不可抗力造成的破壞以及納稅主體納稅義務的履行或免除,納稅義務因時效而消滅,某些稅法的廢止,納稅主體的消滅,等等。
1.2 稅收法律關系平等性 目前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對稅收本質作出比較合理解釋的是新利益說,這一學說也可稱為“稅收價格論”。它將稅收視為是人們享受國家(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而支付的價格費用。作為國家(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公共產品,它由社會成員私人消費和享受,國家(政府)由此而付出的費用也就必須由社會成員通過納稅來補償。私人為了自身消費而支付費用的現象,正是典型的市場等價交換行為在公共財政活動中的反映,從而稅收也就具有了公共產品“價格”的性質。法律經濟學也指出,“稅收主要是用以支付的公用事業費。一種有效的財政稅應該是要求公用事業使用人支付其使用的機會成本的稅收”。這一經濟分析的觀點證明了稅收本質上的“價格”屬性。公共選擇學派也認為,“從某種寬泛而有用的概念意義上講,捐稅也是一種由個人或個人團體為以集體方式提供的公共勞務所支付的‘價格。”“稅收價格論”在揭示了稅收的價格屬性后,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稅收價格仍然遵循“等價交換這一市場本性”。 如果說在邊際效用價值論產生以前,對稅收的價格是一種感性認識的話,那么,當把邊際效用價值論引入這一理論討論中之后,稅收的價格屬性就具有了經濟學基本原理的支持。薩克斯認為,在稅賦方面,每個人都應按自己的價值評價,依國家對他提供的服務的價值,繳納全部的貨幣等值。從經濟上講,大于這個貨幣等值就不能成為任何公民的納稅義務,而這個等值是按個人的主觀邊際效用評價得出來的。
1.3 稅收法定原則 稅收法定主義反映的是對國家稅收權力的約束,是對納稅人權利的保障,是對人類法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鑒,其法理基礎是民主法治,是基于人權和公民權利的法治路徑。有學者從我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對稅收法定原則進行了研究,認為在稅收領域可吸收古人的智慧,繼續開拓道德人文來補充理性人文,使中國的稅收法治能走出一條更為自主和更為平衡的路徑。稅收法定主義實現了從原則到規范、從口號到行動、從云端到人間的轉變,并肯定了財稅法學者在立法博弈過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他重點強調應盡快啟動稅收法定入憲的工作,從新修改的立法法中并不能解釋出是對稅收法定的原則的落實,而劉劍文教授多次提出的稅收法定入憲問題則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接下來進一步需要推動的重大問題。
2 以電子商務為例探析稅收法律關系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興起,對于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也提上了日程,首先對于電子商務的征稅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是我們的主要探討內容,由于網絡交易平臺自身的限制性容易造成一些監管的空白地帶,這就造成了違法主體的增加等問題,這種情況下稅務機關的介入能夠有效的對各種交易模式的電子商務交易主體進行規范,從而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電子商務交易環境的安全。稅收具有公平的原則,納稅人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在這種理念下就需要對國民之間的稅收進行平均分配,包括縱向公平和橫向公平兩種形式,所以為了維持公平原則的實現就需要對電子商務進行征稅工作。同時,由于電子商務本身的特點就需要針對電子商務環境進行稅收的方式制定,從而適應和推動電子商務的有序發展,必須強化電子商務的稅務登記制度,完善電子商務的稅收數據處理系統,從技術和制度上保障電子商務稅收制度的有效進行,對于稅收發票的開具可以進行電子發票的應用,從而作為稅收憑證,更易于監管和操作。總而言之,在電子商務稅收法律的控制過程中要根據電子商務的特點對電子商務稅收法律關系進行探討和研究,從而不斷地優化和完善電子商務稅收法律關系,推動稅制和電子商務的和諧發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稅收法律關系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范圍日益擴大,形成了一個具有很大涉及面的體系,其中包括了稅收憲法法律關系,稅收征納關系、立法機關等部門,所以在不斷的進步和優化過程中,我們需要充分的人情稅收法律關系,為社會的有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福昌.稅收法律關系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7.
[2]趙慶慧.稅收法律關系性質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
[3]翟繼光.稅收法律關系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02):154-166.
[4]王勵.對創新我國稅收法律關系理論的思考[J].經濟問題探索,2005(09):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