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海電視節同時誕生的國際影視節目市場,二十多年來始終秉承服務為先、交易為本的理念,與國內其他電視節市場形成錯位發展,以國際、專業、前瞻的特色贏得了良好口碑,是亞洲最具特色、最有影響力和最成熟的影視節目交易市場平臺之一。
第21屆上海電視節國際影視節目市場將于2015年6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同期舉行國際新媒體暨廣播影視設備市場。6月14日至6月16日,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將舉辦電影交易市場。
重新劃分功能區
“去年,我們將上海電視、電影節的交易市場打通,今年我們希望嘗試更深入的融合。兩節一前一后,交錯的中間時段,設置了電影項目創投市場,這段期間剛好留給沒有跨界業務的展商實現轉場。”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傅文霞表示,今年國際影視節目市場最大的變化,就是把市場整體布局做了重新調整。以往最搶手的黃金資源展位——中央大廳,今年被劃分成了公共服務區,實實在在給買家、賣家提供一個洽談的場所。來賓可以在這里參加論壇、交流休息、餐飲等,“我們希望把人吸引到這里不僅只是瀏覽展位,而是可以真正把人留住,通過洽談最終促進交易的達成。”
這一想法借鑒自戛納、柏林等國際影視節。上海國際影視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市場部總監楊樂樂告訴記者:“戛納電視節占地6-7層樓,但每一層都設有COFFEE CLUB或休息區,很安靜,買賣雙方一旦有合作意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洽談區。但反觀國內的展會,一般只有展臺,為了吸引人流,有時音樂聲很嘈雜,買家、賣家都在現場洽談。這次我們的嘗試,也是犧牲了一些展位的收益,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用戶。”
據悉,上海電視、電影雙節期間,占地面積達到15000平米的中央大廳為交流區,白玉蘭論壇在此舉行,按照電視、電影兩節分類,每天會有不同主題的演講;電視節期間,西一館為國際影視節目市場,東一館為新媒體暨廣播影視設備市場。今年的國際影視節目市場劃分更加清晰,按照五大主題進行設置:電視劇、綜藝節目為主的綜合展區;紀錄片、動畫片展區;海外聯合展區;特裝展臺。電影節期間,東西兩館變為電影交易市場。
“對比國內電視節或交易市場,一般只有2種形式:或者是展會,或者是類似電視劇春推會、秋推會一樣,在酒店開設一個房間,有意向的合作方自己掃樓。上海電視節調整后變得更加綜合,把展臺和洽談結合起來,進一步促進現場交易。”上海國際影視節有限公司市場主管(電視市場)趙佳表示。
這看似簡單的一個調整,卻花費了組委會大量的時間、精力與客戶進行溝通。楊樂樂回憶說:“上海電視節歷史悠久,展商們早已習慣了原來的展臺位置,不愿意搬走,為此我們做了大量溝通工作,也是因為出于切實為大家提供服務的目的,最終得到了展商們的認可。”
不僅如此,由于將中央大廳變為了免費的公共服務區,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還需要從其他途徑彌補。“為了保證好的活動環境,近年中央大廳不再設立展位。今年我們標準展位的設計也會增加投入,變得更加漂亮。為了平衡收支,我們也會通過吸引影視公司來市場內舉行各類活動和發布來增加收入,它們對市場內容也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在楊樂樂手邊,隨時有臺計算器,他需要不斷計算整體的支出和收益。
此外,上海電視節還為展商們提供新聞發布會、招待酒會、現場審片等服務,借助影視節場地及官方媒體的力量,更好地幫助展商進行宣傳推廣和交易達成。
展示內容更加多元
2014年的國際影視市場,共吸引了400家國內外展商、近3000位買家,展位面積合計22000平米,海外展臺比例超過45%。
據趙佳介紹,相比去年,今年上海電視節展商數量,保守估計也有10%以上的提升,華策影視、克頓傳媒、CCTV、長城影視等知名企業都設置了大型的特裝展臺。海外展商數量基本與去年持平,“我們發現日本的影視行業可能有些疲軟,他們對于海外拓展的需求不強,展商數量有所下降。而其他國家和地區,比如韓國、新加坡、土耳其、意大利等國家的展商都在增加。此外,中國的香港、臺灣地區也會參展,臺灣的聯合展臺由影視制作行業協會牽頭,共計有幾十家機構聯合參展。”趙佳表示。
今年,國際影視節目市場和電影交易市場的展示內容也更加多元,并且涵蓋了全產業鏈條:放映、交易、后期制作、視聽特效、新媒體、3D立體制作、影視基地、品牌整合營銷、宣發、特技、投融資機構、法律服務、網絡游戲等。
國際影視節目市場和電影交易市場的參展商主體略有區別。影視節目市場主要以節目的展示、交易為主,多為國內企業。電影交易市場更多增加了服務類機構,“由于國外片源片商還不能完全自由交易,所以參展的片商比例比電視節低,但服務類企業更多,比如后期制作公司、拍攝基地。現在還有越來越多的境外機構、協會、電影委員會等,想來中國尋求合作,吸引中國的制作人、導演、劇組去境外拍攝,提供很好的服務,尤其是稅收方面。所以我們從現在的合拍片中也能夠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華語片到歐洲、澳洲、美國、新西蘭等地取景的現象近幾年快速普及。”楊樂樂說。
“我們與國內同類影視節相比,國際化程度是最高的,不僅海外參展商比例高,而且還與海外的影視節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比如我們與戛納電視節合作VIP俱樂部,今年會與美國NATPE(北美國際電視節)一起舉辦交流和培訓活動等,獲得了這兩大國際電視節的認可,已經充分證明了我們所獲得的同行肯定。”上海國際影視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曄表示。
與國際影視節目市場同期舉辦的國際新媒體與廣播影視設備市場,則匯集了中外影視技術專業領域最頂尖的參展商,強化設備、現代技術與節目制作的互動關系,更好體現內容與設備的互動與融合,是廣播電視技術最新發展成果展示、最新技術交流的優質平臺。
“從設備市場看,現在的技術和設備更加趨向輕質化。專業級、民用器材之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設備變得輕質、操作容易后,門檻降低也會影響到產業的發展。比如今年我們考慮過,在論壇中設置一個‘人人都能當導演的話題。此外,無人機的航拍市場現在表現非常活躍,它的技術已經成熟到能為電影劇組所用的程度。”楊樂樂說。
(唐瀟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