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2015年第二季度涌現的幾部網絡自制劇呈現出與以往迥然不同的風格。《天才J》和《執念師》大玩科幻元素,情節“腦洞大開”,獲得年輕觀眾——尤其是90后觀眾的追捧。5月8日,《心理罪》上線,縝密快節奏的情節、濃烈的懸疑氛圍贏得業內好評,兩集播放量突破2000萬。同樣是犯罪懸疑類作品,《暗黑者》第二季和《他來了請閉眼》也頗受關注,前者第一季播放量超過5億次;后者則由傳統影視劇金牌制作團隊——侯鴻亮和孔笙操刀,霍建華擔任男主角。
資本驅動以及“一劇兩星”市場環境變化下,互聯網自制劇迎來一輪創作浪潮。根據各大視頻網站公布的自制劇名單,今年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網絡劇接近20部,其中不乏投資5000萬至1億元的作品。投資加碼、專業制作力量涌入,“網絡出品”正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類型化浪潮
題材,尤其是新穎題材成為各大視頻網站和制作公司選擇網絡劇項目時的優先考慮項。從早期的喜劇類型,到目前比重大幅度上升的犯罪懸疑劇及偶像科幻劇,網絡劇題材愈加多元。
“我們一直想要實現網絡劇題材的突破,用優質的題材服務用戶。”愛奇藝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表示。通過《廢柴兄弟》《靈魂擺渡》《心理罪》以及正在制作中的《盜墓筆記》《鬼吹燈》等劇集,愛奇藝為情景喜劇、驚悚懸疑、奇幻靈異等不同題材類型建立了多條產品線。
優酷出品影視中心總經理、《天才J》監制藥軍介紹,優酷土豆今年將推出一部改編自饒雪漫作品的校園青春題材網劇。此外,致敬“仙劍(經典單機游戲)20年”的網絡劇《仙劍客棧》即將于6月16日在優酷土豆上線,該劇融合了歷代仙劍系列的劇情構架,李逍遙、趙靈兒、重樓、龍幽都等經典角色都將登場。
騰訊視頻自制劇《霧區》則走好萊塢災難片路線,將視點放在霧霾下的人類生活。除科幻劇《執念師》和犯罪懸疑劇《他來了請閉眼》,搜狐視頻糅合靈異、懸疑、言情多種類自制劇《怨氣撞鈴》也在拍攝當中。
“互聯網平臺將是未來主流平臺之一,網劇的優越性不能流于表面,目前需要把基礎打牢。”《心理罪》監制及編劇顧小白認為打牢基礎關鍵在于兩方面:題材拓展和內容提升。過去三年,網絡劇野蠻生長,差異化題材功不可沒,但題材紅利隨時可能消失。從題材開拓到真正實現一個類型的鞏固,網絡劇市場需要更多標桿作品和優質內容。“條條大路通羅馬,各種類型都能產生非常優秀的作品,關鍵在于制作團隊捕捉內容和觀眾喜好的能力。”慈文傳媒集團董事長馬中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網劇生產力
經過近兩年的迅猛發展,網絡劇早已不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較之傳統電視劇,網絡劇情節更為緊湊,尤其是前三分鐘和前三集,需要迅速抓住觀眾,而后續內容也應足夠精彩,吸引用戶一直追下去。因此,網絡劇在制作層面上對編劇和導演的要求更高。”戴瑩表示,愛奇藝很看重劇本的挑選,劇本挑好之后,制作團隊層面的選擇非常多。
侯鴻亮、孔笙、韋正、汪遠、郭靖宇、白一驄等等,試水網絡劇制作的傳統影視隊伍已經漸成規模。慈文傳媒參與了2015年多部大成本網絡劇制作,《暗黑者》第二季、《盜墓筆記》《執念師》《怨氣撞鈴》等作品均由慈文集團子公司上海視驪影視制作有限公司的白一驄團隊操刀。馬中駿表示,挑選網絡劇的制作人才并無定規,但心態年輕是必須的,能夠了解網絡、了解年輕用戶的喜好。上海視驪影視制作有限公司以工作室形式組織生產和創作。其中,“靈河”“暮彌”“十翼”等創作工作室,擁有幾十位編劇;制作工作室則細分為制片組和視效組。張鳶盎、湯祈岑是視驪影視新媒體部門領銜編劇,曾參與過《暗黑者》《執念師》等作品,白一驄形容他們“奇葩”且“變態”。
此外,網絡劇為新人導演和編劇提供眾多機會。戴瑩表示,愛奇藝會通過劇本基金篩選大量的編劇新人,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小說作者也借由自身作品進入編劇行業。在導演的篩選上,戴瑩表示多看片子是最好的渠道。“國內外短片節、電影節數量不少,一個導演有沒有講故事的能力、有沒有鏡頭語言的掌控力,作品是最好的承載方式。”在戴瑩看來,國內并不缺乏導演和編劇人才,但需要時間挖掘和項目測試。
借由“青年導演扶植計劃”等項目,優酷土豆會對有潛力的導演、編劇長線追蹤。藥軍透露,2008年他便認識了《天才J》的原著作者、導演曾慶杰。彼時,曾剛大學畢業不久。幾年以來,藥軍與曾慶杰有機會便見面聊一聊,聽聽他有什么獨到的想法。“當下IP熱,從另一方面說明創意人員的創造力不足,需要依靠強IP來降低風險和創作難度。但我們認為,找到足夠有創造力的選手就有可能創造新內容。”創新不會一蹴而就,藥軍希望通過這樣的長期聯系不斷激發創意人員的想法。
長線收益
“賠本賺吆喝”,業內人士如此形容網絡劇第一季的營收情況。雖然投入越來越大,但網絡劇市場仍處于摸索狀態,目前沒有一個良性循環的商業模式讓產業自負盈虧。戴瑩表示,《心理罪》第一季收益達到投入成本的60%以上,她便滿足了。
IP化開發是未來網絡劇營收的最大期待。“第一季,我們會把更多精力放在內容本身,如果有客戶合作自然好,若沒有,到第二季再考慮營收問題。”藥軍表示,網絡劇營收是一個長期規劃,第一季最重要的是樹立內容品牌。
“網絡劇目前還沒有一個立竿見影的收入來源,但如果能把IP孵化出來,營收點很多。除廣告植入和貼片外,游戲、圖書、衍生品、話劇、電影等都能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甚至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戴瑩表示。
《心理罪》:網絡劇的超級制作
戴瑩告訴《綜藝報》,《心理罪》的合作源起于鳳凰聯動影業的倡議。“鳳凰聯動拿到《心理罪》小說改編權,他們希望能夠介入影視制作產業,便找到愛奇藝。我們則看重《心理罪》的題材,類型化風格強烈,且IP價值高。”合作很快敲定 ,主創團隊邀請到“鬼才導演”五百和張藝謀御用編劇顧小白加盟。戴瑩對五百的《刷車》《脫軌時代》等作品印象深刻。“從他的短片、電影,可以看出其影像敘事風格和在氛圍營造上的深厚功底。”五百本人也非常喜歡《心理罪》小說,把原著和劇本通讀了好幾遍。
《心理罪》是中國近十年來懸疑推理題材小說口碑之作,作者雷米是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犯罪心理學教師,精通犯罪心理學和刑偵學。網劇《心理罪》講述了犯罪心理學天才方木,歷經四起大型連環兇殺案件,探尋善惡真相后,涅槃重生的故事。
“除了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心理罪》的編劇還需心思細膩,能夠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審視人性。”作為該劇編劇,顧小白曾參與過的作品既有描寫青澀初戀的《山楂樹之戀》,也有書寫父子復雜情感的《紅色康拜因》。
在主演選擇上,愛奇藝起用了一批高顏值的新人演員。“追求大咖演員會推高劇集的制作成本,我相信這樣一個類型化、風格化明確的作品能夠讓新人脫穎而出。”戴瑩表示。
“高價值IP、有想法的創意人員以及優秀的演員,我相信《心理罪》這樣的組合能夠經受住市場考驗。”愛奇藝首席內容官馬東在《心理罪》看片會上表示,網絡自制劇的生產結構、成本結構更為優化。根據《心理罪》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單集制作成本300萬元、營銷費用400萬元,第一季投資規模8000萬元左右,五季整體投資達5億元,“《心理罪》制作規模已不輸一線大劇。 80%以上的資金全部投在制作上。”戴瑩表示。
動作場面、爆破戲以及大量航拍鏡頭是《心理罪》的拍攝難點,同時也是燒錢最多的地方。導演五百表示,為了真實展現爆炸場面,劇組將炸藥埋在安全范圍內距離演員最近的地方。
犯罪場景的呈現是制作當中的另一難點。“我不希望整個故事看上去發生在一個架空的環境中。我們把場景做得很真實、很生活,讓觀眾覺得《心理罪》就發生在身邊。”
從劇本籌備、演員選擇、拍攝、后期制作再到宣發,愛奇藝全程介入。戴瑩表示,愛奇藝工作人員會定期跟主創團隊碰面,“我們更了解網絡受眾,我們希望把愛奇藝平臺的大數據優勢和對用戶精準把握轉換為創作優勢。”
《天才J》:創意的“七十二變身”
人的壽命由什么決定?
《天才J》最初的創意來自于導演曾慶杰“腦洞大開”的一個生命公式:人的五個方面,智慧、體格、相貌、財富、愛都可轉化為一定數值,借由各項指標之間的神秘關聯,計算出人的壽命值。
該劇講述了破解人類生命公式的天才少年對抗邪惡、拯救人類的故事。主角阿J是一個智商超高、顏值爆表的高中男生,通過生命公式,他在臨死前一刻在自己臉上劃了一刀,為自己多贏得兩個月壽命。
2013年,憑借這個創意,曾慶杰獲得優酷“青年導演扶植計劃”的微電影拍攝機會。微電影成片60分鐘,相當于目前4集的網絡劇量。看過微電影后,優酷團隊非常喜歡這個故事,認為內容可以有更深層次的發展。為此,優酷請來上海的編劇公司完善、延展劇本。
劇本籌備將近兩年。初期的概念設定、人物設定多由導演曾慶杰團隊完成,上海編劇團隊負責編故事、強化邏輯,優酷文學創作團隊兩邊溝通、協調,把握整體方向。天馬行空的想法如何演變為邏輯通順、世界觀完整的故事,是《天才J》劇本改編的難點。藥軍表示,編劇團隊中有些成員是專業的科幻作家,對劇本編寫幫助很大,目前《天才J》前三季故事已經構思清楚。
據悉,《天才J》第一季共10集,每集20分鐘,拍攝周期將近100天。
4月24日,《天才J》上線,截至目前6集點播量突破3500萬。“設計該項目時,我們就想把他做得年輕化,15歲到25歲年輕受眾是核心目標群體。”上線之初,《天才J》在優酷土豆站內進行了宣傳,通過在線“集燃”“召喚”出4集之后的內容,鼓勵網友互動和訂閱。網友的熱情讓主創團隊感到驚喜,僅三天,微博、優酷土豆評論中便出現超過10萬個“燃”字。“在網友的呼吁下我們決定將第五集內容提前更新,主創團隊加班加點提早把片子做了出來。”
《天才J》的營收規劃主要分為以下幾部分:傳統植入和貼片廣告以及游戲和衍生產品。藥軍透露,游戲和衍生品已在開發中,其中衍生品已經設計完成準備投入生產,預計六月份上線。早在劇集播出之前,《天才J》漫畫已經開始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