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廣告法》修改幅度之大,令人矚目:原來的49條例變為75條,其中,新增33條,刪除3條,修改37條,原文保留一個詞沒有動的只有8條。
充實細化廣告準則
現行《廣告法》僅規定了7種商品的“廣告準則”,內容過于原則,操作性不強。針對這一情況,新《廣告法》作了進一步的充實和細化:
補充完善了重要商品和服務的廣告準則,對事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財產安全且違法廣告發生率較高的重要商品和服務的廣告內容作出了具體規范要求,包括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醫療、農藥、獸藥、飼料、酒類、招商、教育培訓等重要商品和服務。
為了進一步嚴管煙草廣告,新《廣告法》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煙草廣告,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
針對現實中大量非藥品、非醫療器械宣稱預防疾病或者治療功能的現象,新《廣告法》規定:除藥品、醫療器械、醫療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容易產生混淆的用語。
完善了對虛假廣告的規范。現行《廣告法》對虛假廣告有原則性的規定,但沒有明確虛假廣告的構成和具體情形,成為制約工商部門執法辦案的難點之一。新《廣告法》專門增加一條,明確了虛假廣告的定義,列舉了構成虛假廣告的四種情形,增強了查處虛假廣告的可操作性。
增加了對母乳代用品廣告的規定。新《廣告法》明確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發布聲稱全部或部分替代母乳的嬰幼兒乳制品、飲料或其他食品廣告。
補充完善廣告行為規范
明確規定對從事廣告發布業務的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出版單位進行廣告發布登記。
增加了未成年人廣告的規定。明確規定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開展廣告活動,不得利用中小學生、幼兒的教科書、練習冊、校服等載體發布廣告,進一步加大了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力度。
增加了對廣告代言人的活動規范。明確規定廣告代言人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代言虛假廣告受到行政處罰的,三年之內不得再代言廣告,并相應規定了廣告代言人違法推薦或者證明的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
增加了對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廣告活動規范,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未經當事人同意或請求,不得以電子信息方式向其發送廣告;利用互聯網從事廣告活動適用《廣告法》的各項規定,互聯網彈出廣告應當確保一鍵關閉。
健全強化廣告監督管理
增加了工商部門在履行廣告監督管理職責過程中可以采取的行政強制措施;進一步增加并明確了工商部門的廣告監管工作職責,包括:建立廣告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將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的違法廣告行為記入信用檔案并依法公示,受理投訴舉報并作出處理等;增加規定廣告審查機關應當通過政府網站及時向社會公布批準的內容,進一步提高廣告審查機關審批行為的透明度;增加了工商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制定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電信網絡、互聯網等媒介和形式發布廣告的行為規范。
規范完備法律責任
新《廣告法》加大了對廣告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增強了法律震懾力。
在罰款數額確定上設計了按比例處罰和定額處罰相結合的機制。對于廣告費用能夠確定的,新《廣告法》規定按照廣告費用的倍數進行處罰;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明顯偏低的,實行定額處罰,定額處罰數額可以達到200萬元以內。
區分行為性質和情節輕重設定行政處罰種類和幅度,對嚴重違法廣告,如發布虛假廣告、利用廣告推銷禁止生產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等,設定了較重的法律責任。
增加行政處罰種類,對情節嚴重的廣告違法行為增加了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的處罰,增加了衛生部門可以對發布違法廣告的醫療機構吊銷診療科目、執業許可證的規定。增加了信用懲戒,規定有關廣告違法行為記入信用檔案并公示。增加了有關任職限制。
明確了新聞出版廣電部門的管理責任,對負有責任的人員給予處分,可以暫停媒體的廣告發布業務。
此外,為了促進廣告業持續健康發展,新《廣告法》進一步擴大了調整范圍,增加了有關公益廣告條款,明確規定國家鼓勵、支持開展公益廣告宣傳活動,大眾傳播媒介有義務發布公益廣告。(以上內容摘自4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全國工商系統電視電話會議張茅局長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