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技派演員丁志誠、吳剛、原雨、尤勇智、馮遠征、王挺聯合主演的電視劇《英雄無敵之無名者》,將于2015年下半年登陸熒屏與觀眾見面。該劇被命名為“無名者”,意即歌頌抗戰歷史進程中“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同時,該劇“師出有名”——“英雄無敵”系列續作,優秀的制作團隊,一流的演員,廣受觀眾喜愛的題材——藝術性與觀賞性毋庸置疑。
延續“英雄無敵”品牌 還原歷史現場
《無名者》是知名影視制作人劉曉霖先生的“英雄無敵系列”中的又一力作,劉曉霖認為,“電視劇要堅持表現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必須老少咸宜,否則無法實現真正的品牌化。”他以“英雄無敵”系列的經驗為例闡釋說:“雖然每部劇的故事迥異,但愛國情結和英雄情結始終沿襲。正是堅持了這一點,‘無敵系列才一直被觀眾熱捧。”
《無名者》講述了抗戰初期,青年醫生錢之風作為一名忠誠的共產黨地下黨員,與愛人、戰友攜手并進,共同抗敵、一起保家衛國的故事。該劇關注的是那段歷史中付出了巨大犧牲卻沒有留下名字的無名英雄,這部劇把這些浩若繁星的無名英雄的事跡提煉出來,希望給觀眾以精神的激勵、靈魂的凈化。片方表示,通過《無名者》,觀眾將在回首戰火紛飛年代的過程中,發現人性的高貴之處。
作為一部革命戰爭劇,既需要歷史感,也需要戲劇性;反對半娛樂化的同時,也反對枯燥或者口號化。《無名者》編劇朱金晨一再強調寫好歷史劇最重要的是歷史觀,“戲里面應該能看到歷史的發展”,“現在很多戲其實是沒有歷史觀的。一部好的歷史劇,要有歷史感和歷史觀,就是要有形形色色的人在大時代下的選擇”,他也信心十足地表示,《無名者》必定會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人藝老戲骨加盟 對手戲火花四濺
電視劇《無名者》首度聚集人藝13位優秀演員,堪稱老中青三代臺柱子齊聚一堂,如:老一輩表演藝術家米鐵增;中年一輩的“金獅獎”獲得者丁志誠、吳剛,兩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馮遠征;青年一輩新秀劉輝、原雨等。雖然在人藝大戲如《茶館》《窩頭會館》等戲劇中可見到三代同堂的演出,但在電視劇中,人藝老中青三代同聚一臺,《無名者》實屬首次。
除了人藝諸位表演藝術家外,《無名者》還集結了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尤勇智、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姜武、“黃金配角”劉金山、“國內第一小生”高曙光、善于塑造軍人黨員的劉小寧等名演員。導演丁志誠表示,這部戲實際上“沒有配角”,因為每個演員都演過四五十部大戲,都是“藝術家級別的人”,各人在創作時都“拿出了看家本領”,《無名者》值得所有觀眾期待,“我們對得起這份期待”。他們自成風格的表演,演繹對手戲時火花四濺的戲劇性碰撞,使得《無名者》充滿了戲劇張力。
丁志誠特邀情深意重的同窗好友吳剛、馮遠征、王剛、高冬平加盟該劇,這也是“人藝五虎將”畢業三十年后首次出演同一部電視劇作品。“三十年了,彈指一揮間,畢業后我們踏上了不同的人生軌跡,總是聚少離多。如今,是追求、信念,也是情誼,又將我們帶到了一起。”丁志誠說道。
五個人坐在一起,就像當年一起排練話劇一樣,面對面閱讀劇本,深度挖掘人物性格,為了一句臺詞翻來覆去琢磨咀嚼,同時也將對方的表演揣摩透徹。馮遠征等人也表示,表演上不讓丁志誠操心,大家都以最好的狀態演繹《無名者》,這是對丁志誠的最好支持。拍戲之余,五人甚至像當年一樣,“下課”一起回宿舍,一起敘舊話家常,“我們都非常珍惜這一段時光”。
同為85級人藝表演班學員的吳剛,此次塑造一位國民黨人士,吳剛說:“我希望讓觀眾感受到這個人有血有肉,所謂正派和反派只是信仰、追求不同。”吳剛堅持“不過度區分正反派”,“其實那個年代,追求不一樣,理想不一樣,我塑造這個角色,首先讓他是個人。”同時,“好哥們兒”高曙光說:“我們這一代人,對那個時代了解得比較透徹,心里都有這樣一個沉淀的東西”,“《無名者》好的地方是有嚼勁,不是虛頭巴腦浮在上面,玩形式”。高曙光、吳剛與丁志誠都是多年兄弟,他們也都不約而同地肯定了《無名者》的價值與意義。
《無名者》由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摩天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百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圓夢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將于2015年下半年與電視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