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勝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時刻,轟鳴的禮炮,嘹亮的歌聲,整齊的隊伍,威嚴的軍容,歡呼的人們,這些景象讓我們感動不已,也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思考,思考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教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大閱兵警示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祖國前輩和革命烈士為勝利與和平所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大閱兵提醒我們要珍愛和平與捍衛和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習總書記在2014年教師節前夕在同北師大師生座談時,曾語重心長地勉勵廣大教師要做“四有”好教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作為人民教師,我們應該自覺肩負起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在思想和行動上全面提高自身素養,要做“四有”好教師,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深化教育改革,創設和平理念
作為世界公民,每個人都有維護世界秩序、捍衛和平的責任。建設和平的世界需要和平教育,將和平正義的理念通過教育的方式傳承下去,教育我們的年青一代創造和平文化,阻止沖突,加強合作,建設公平的文明世界。和平,不僅僅包括國際和平,它還包括和睦的種族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平和的內在心態、非暴力行為與語言。創造和平的社會需要每個公民加強自身對和平的理解,提高和平素養、平和的心態。在這個充滿競爭與物欲的年代,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的語言教育是否太注重語言技能與知識的習得而忽略了文化與語言多元性的包容?我們的數學教育是否過于強調邏輯與推理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我們的歷史教育是否過于強調史實識記而忽略了思辨能力的提高?我們的政治教育是否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學生民主公平意識的提高與高尚情操的培養?我們的地理教育是否過于強調地緣差異而忽略了學生對全球問題的關注和認識?要想我們培養的年青一代享受和平與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在教育目標中注入和平理念,傳播和平知識,傳授和發揚非暴力的哲學,教授非暴力的語言,培養和平的意識。有效的和平教育才能減少校園欺霸行為,才能阻止戰爭,才能揭露不正義現象,才能防止種族大屠殺和侵略戰爭。
二、充實教學內容,弘揚和平主題
有效的教育目標需要科學配套的教育內容。傳統的教育內容充斥著知識性和技能性元素,忽略了情感、文化、沖突和全球問題等主題的學習與討論。要傳承和傳播文明觀點,把和平的理念真正地傳遞給下一代,就要在教學內容中加入和平主題。和平教育在語言教育中有價值觀與跨文化溝通等內容,在政治教育中有政治理念、體制和結構的認識和理解,在歷史教育中有戰爭、武力、和平等主題,在化學教育中有反對核武器和化學武器等主題,在地理教育中有和平解決領土爭端與和平統一等主題。加入了和平的主題,我們的教育內容才會更加豐富,加入情感內容,我們的年青一代才會擁有更高的情商;加入文化內容,我們的年青一代心胸才會更加開闊、坦蕩和包容;加入沖突話題,才能培養青年一代多一點平和的心態,少一點浮躁的行為;加入全球問題,我們未來的國民才會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所有這些和平相關的內容與主題都有助于提高青年一代和平的理念、知識和技能,使其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三、創新教學方法,健全全人教育
在這知識劇增和信息爆炸年代,我們面臨著海量的知識和信息,它隨處可見、隨處可聽、隨處可得,這使我們的教育者駐足躊躇,面臨著選擇什么渠道和什么方法去給學生傳播知識與信息的問題。傳統的一間教室、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張嘴巴的方法再也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與學習的需要。我們要改革我們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綜合使用網絡多媒體、移動設備與傳統課堂的互補優勢開展教學和師生溝通,使學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和使用任何設備都能有效學習。我們要改變滿堂灌的方法,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如發現法、合作學習法、表演法、談話法、演講法、情境法、辯論法等,讓學生在探索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和發展:探索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體驗自然和諧與人際和諧,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我們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使用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教育活動中,我們既要注重社會價值的傳承,又要關注個人價值的追求;既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素養,又要提高他們的理論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既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又要提高他們人際和諧與溝通的能力,以實現多種智力的全面和諧發展,最終實現全人教育。
四、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以評促學育新人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判斷有可能激發學生無限的潛能,也有可能撲滅其理想與希望的火花。我們需要完善和更新我們的教學評價體系,改變單一的評價體系,使用多元的評價體系,以科學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與全面發展。在評價主體上,我們要改變教師一言堂的做法,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在評價內容上,我們要采用對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方法的多樣評價;在評價標準上,我們要改變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教育質量的傾向,增加品德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和興趣特長養成的評價標準;在評價方式上,我們要綜合使用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在評價方法上,我們要注重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只有使用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才能真正發揮教學評價的反饋功能和促學功能,才有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大閱兵不僅是對人們和平與正義思想的檢驗,也是對我們教育者教育思想和行為的檢閱。作為教育者,我們要教育我們的學生理性愛國,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和信念,相信黨和政府有智慧、有能力、有機制處理好國際問題和各種危機;我們要教育我們的學生不斷提升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中,教育我們的學生珍愛和平、勤奮學習、練好本領、積極工作,做知法、守法、護法的好公民;我們要以自身的高尚師德和點滴行為潛移默化影響和激勵每一個學生,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
(作者單位:廣東高州市沙田一中)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