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彬
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教師為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要求學生每周寫周記、日記,效果往往不錯,好些積極寫作的學生作文能力得到了持續提高,但同時也常常收到一大堆假話、空話、套話的習作,看之無趣,品之無味。對于這些學生來說,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習作,就不會受老師和家長批評,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這是他(她)最底層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學生的成長能滿足在這個層次嗎?這是廣大教師頗為揪心的事。
新課標關于作文有這么兩句話:“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可見,讓學生樂于表達,樂于分享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和要求。如何實現學生樂于表達和分享?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潘新和教授如是說:“內在于言語生命的言語沖動和欲求,在外邊動因的激活下,驅動著言語主體的言語表現行為和言語教育主體的語文教學、語文學習行為。”這告訴我們,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手段和形式刺激和激勵自己的學生,讓學生逐漸感受到作文的神奇魅力,樂于表達,樂于分享,把寫作當作自己的內在需要,達到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最高層面--自我實現。
2013年,我們以學校文學社“夢園文苑”為平臺,以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著力探索從外在因素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各種策略,多管齊下,為學生搭建一架攀登的云梯,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創造展示的機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應善于為學生創造展示自己作文的機會,給他們開辟發表佳作的園地,使他們在成功的喜悅中不斷前進。我們的主要做法有:1.開展各種以表達為中心的活動,如故事會、演講比賽、現場作文競賽等;2.鼓勵學生辦手抄報,讓學生在說、寫、畫、思等方面得到鍛煉;3.在師生過往人流集中地安裝展板,展示學生的習作,每周由學生小編輯負責更新一次;4.挑選優秀作文編成冊集,或是個人作品集,或是手抄報,或是學校的校刊《夢園》;5.利用學校的紅領巾小廣播,每周定期展播學生的優秀習作;6.學校網站專門開辟 “夢園文苑”和《夢園》電子版等欄目,集中展示學生佳作,由輔導老師定期上傳更新;7.輔導老師積極推薦學生的優秀作品參加《廣東第二課堂》《廣東教學報》《梅州日報》等省市區各級報刊媒體投稿或競賽,讓學生的作文通過發表或獲獎,激發起學生習作的興趣,增強作文的自信心。
二、放大閃光點
在學生的習作中常常發現一些精彩的語句或片斷,這是學生靈感和智慧的閃現,應得到欣賞和贊揚。教師在批改習作時要善于發現其中的“閃光點”,通過總批或旁批等形式充分肯定學生,這樣一來,閃光點將被放大,學生的自信心將被激發。我們的做法包括:1.總批常用來肯定學生謀篇布局方面的“閃光點”,眉批常用來肯定學生句段、標點、詞語等方面的“閃光點”;2. 教師肯定學生的“閃光點”時語言力求親切,以鼓勵為主,讓學生樂于接受;3. 既讓學生朗讀優秀的整篇習作,也不妨讓學生朗讀習作中精彩的詞句或段落;4. 既張貼或出版學生優秀的整篇習作,也不妨開設“閃光之花”等欄目,張貼或出版學生習作中精彩的詞句或段落。對于那些沒能在篇章上得到老師肯定的中下層學生,如果老師善于肯定他們在詞語、句段等方面的出彩之處,放大他們的閃光點,將充分調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反復激勵
小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在激發后可持續一段時間,但后來常常是虎頭蛇尾、偃旗息鼓,這是由小學生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學好作文并不是一朝半日可速成的,而是靠長期持續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反復激勵法就是針對小學生寫作缺乏持續性的現象,采取持續的激勵措施,讓學生不斷產生興趣,從收獲一次又一次小勝利的成功喜悅中,不斷積累對寫作的信心和成就感,直至最終形成內在強大的寫作動力。
1. 每周一榜。為提高學生投稿的積極性,我們根據學生稿件的質量和數量進行積分登記,采用積分競賽的方式,分別記分(優4,良3,中2,可1)。每周活動課前在光榮榜上公布積分最高或進步的學生,讓其他學生大聲呼喊他(她)的名字,這是對學生本周出色表現的激勵。其中,積分的評比,不但要表揚橫向對比取得優勝的學生,而且要注意表揚縱向對比取得進步的學生。這種激勵辦法會讓學生從中獲得超越他人或自我的成就感,產生更濃厚的寫作興趣。
2. 每月一星。一個月下來,對本月學生投稿的積分進行累計評比,評出本月的“作文小能手”或“作文進步標兵”,獎給學生一些小卡片等小物品,這是對學生本月表現出色的肯定。
3. 每期一獎。一個學期下來,累計學生各月積分數和各項表現,設立“金筆獎”若干名、“銀筆獎”若干名、“銅筆獎”若干名,通常在每學期開學后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再次對上學期學生出色表現進行獎勵。
4. 終身榮譽卡。根據學生積分的累積設立作文小能手、小碩士、小博士、小院士等不同級別的榮譽,可以一至六年級累計,給學生的小學學習規劃了奮斗目標,每達到一個級別目標,教師就會在眾多學生面前頒發該級別的榮譽卡。學生畢業后頒發給學生一張體現最終榮譽的獎狀,以永久留念。
實踐證明,以上做法為學生搭建了一架攀登的云梯,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在教師的多層次的反復外在激勵下獲得持續的動力,不斷增強寫作的信心,保持高漲的積極性,寫作漸漸地成了學生的內在需要,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夢園文苑”的學生都能踴躍投稿,涌現出一大批優秀“寫手”,優秀文章也層出不窮。
(廣東梅州市梅縣區程江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