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虹曄
【摘 ? ?要】在當下教學實踐中,形成了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當前,社會跨步進入了“微時代”,在微時代里,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和最便捷的方式去分享信息和獲得信息,不斷改善和提高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樣“微”的模式也可以引用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來,通過設計“微課程”來幫助語文教學,讓學生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高中語文 ?微課堂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025
在新課改的教育大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在過去的日子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當前,社會跨步進入了“微時代”,人們耳熟能詳的“微博,微商,微信”等等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這樣的“微”時代里,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和更便捷的方式去分享信息和獲得信息,從而不斷改善和提高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樣“微”的模式也可以引用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來,通過設計“微課程”來輔助語文教學,讓學生從中獲益更多。
對于“微課堂”,國外對這種教學模式已經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但是就國內教學來說,這種教學模式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和運用,因此,在國內微課堂的推廣使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應該不斷的吸取國外的有效經驗,從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一套科學有效的“微課堂”教學模式。
那么什么是“微課堂”,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是,把課堂教學進行單元化,專題化設計,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課堂教學。通過“微課”的教育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狀態?!拔⒄n”更利于突出教學重點,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學習重點,縮短學習時間等等。具體來說,微課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具體地實施。
一、將課堂化大為小,化整為零,化繁為簡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的集中是有一定時間限度的,如果時間過長,那么學生的學習專注程度就會降低,就會造成學習效率不高。因此把課堂分成三到四個版塊,然后在每個板塊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這樣更容易讓學生去接受。讓學生能夠直接對知識重點和難點進行集中突破,促使學生培養思維的連貫性和思維的高效性。比如在語文課程中,一篇文章需要講授很多課時,這樣由于教學時間過長,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完成一個完整式的學習,造成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而把課程拆分成幾個專題,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一節課當中,教師可以把課文的重點字詞、文章的主要特色、文章的表現形式、文章的總體結構進行專題式講解,化整為零。這樣學生就能夠更為清晰的認識文章的重點所在,對文章也就有了一個完整的把握,讓學生的學習做到心中有底。這樣在其他課時的講授中,學生的學習就能夠事半功倍,學習起來游刃有余。根據語文內容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這樣化整為零,把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針對不同教學板塊,而且每一個板塊要突出重點,這樣可以詳盡展示知識點的連貫性,讓學生更牢固的掌握教學內容。
二、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協助微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微課堂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可以運用多種有效教學手段來協助語文教學。當前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同時高中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在微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平臺。比如在講授關于鑒賞詩歌散文的語文教學專題中,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把好的詩歌散文,通過微博微信的方式轉發給同學,然后進行同學之間的閱讀和賞析,讓學生把好的想法以評論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自己選出表現最好的同學。用這種語文教學手段,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得到鍛煉。因此在微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我們必須辯證看待網絡資源,只要老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進行正確的引導,就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
三、在語文微課堂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式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完成、完善語文學習
實踐是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微課堂為開展豐富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可能。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只是簡單的教與學的關系,互動較少,造成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因此為解決這一難題,必須改善教學模式,更好的調動語文教與學的氛圍。
微課堂具有開放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在微課堂中,通過專題式的課堂設計,引進與之對應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能更好的完成語文的教與學。比如在講授古文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古文朗誦比賽,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去感受和體會古人的心境。通過朗誦比賽,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對于古文的語感,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學生情操的陶冶。在講授語文作文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評的方式進行教學。把作文交給學生進行互評,能夠讓學生自己參與到作文的批改和鑒定。同學之間通過互相批改作文,能從別人身上學習更多的自己不具備的優點,同時還能夠有效的發現自己存在的缺點。
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教學,能夠更加直觀的認識自己,在同齡人身上進行互相學習,是促進學生進步最為有效的模式。在進行字詞專題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不同的字詞進行分類總結。有的小組可以做同義詞收集,有的小組可以做易混詞收集,有的小組可以做漢字源流的探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色進行探究式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更為更深一步的探究語文背后的實質,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和成長。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更為重要的是可以促進養成良好的思考問題的方式,鍛煉學生解決實際能力問題的能力。
四、在語文微課堂開展中,要充分調動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扮演的角色往往只是簡單的知識的傳播者,為了高考把大綱中的知識點教授給學生,他們在課堂中起著主體性的作用,占據著課堂的主要時間。而學生在這種灌輸的模式下進行學習,不得不說是被動的,導致學生一方面對語文學習漸漸失去了興趣,另一方面也不能夠對于語文知識有一個系統的理解,造成了語文學習效果十分的不理想。面對這種情況,微課堂的實施很好地改變了教師和學生在語文課堂的角色,讓學生成為了語文教學中的主角。正好應驗了一句話,“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利用微課堂,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會充分顯現出來。課堂上,每個小組的同學聚在一起,或者時不時地討論,或者精心演繹某個精彩片段;或者一邊朗讀,一邊描繪其中蘊含的畫面,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同時,教師在微課堂中對于學生的學習要做好引導,讓老師的“教”服務于學生的“學”。在微課堂上,學生通過自己的動腦、動手、動口等實踐思維方式,從中探討出語文學習的一般規律,然后再利用這些規律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實踐出真知”,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真正的詮釋了教學的真正含義,就是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到知識。
從上面的具體措施來看,微課堂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以及自身的特色。首先,微課堂的實施,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需求調節自己的學習節奏,自己動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其次,微課堂的實施可以更好地為小組合作學習服務,分組即為了合作,分組探究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與默契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第三,微課堂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學習片段式的局限性,促進學生全面系統的學習,微課堂與學校的大課堂一起進行,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第四,微課堂的實施,突出了語文這一學科的重點所在,集中學習縮短了學習時間,有利于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與效益。最后,針對目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局限性,微課堂的實施可以做到利用現代的教育技術實現語文課堂的因材施教,如朗讀課文、寫作指導等可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
微課堂的教學方式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正是因為把課程分成不同的專題和板塊,才使語文課程教學就有了多樣性的可能,才更好的引用了多種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的熱愛語文,更加深入的了解語文。但是有一點還應該提出,就是微課堂教學只是語文教學中一種方式,并不能夠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還需要從學生和教學條件的實際情況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很多教學方式的運用必須在一定的基礎之上,不能夠不顧實際情況進行套用,這樣只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微課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被推廣、應用,無論是對學生而言,還是對于老師群體而言,都會從中受益。這種教學形式,既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度,同時也是我們在教學形式中的一種創新,值得繼續認真研究和探討。當然,它本身也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這些就需要我們在接下來不斷的教學中繼續改進,以便于使得微課堂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早日讓微課堂成為一種經典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李蓉.淺析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
[2]沈陽.師生合作式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的實踐探究[J].華夏教師.2014(11).
[3]羅洋.關于新課改下高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