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鋒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傳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教師教得難,學生學得難”,數學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優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是學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80
優化課堂教學是教師根據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依據科學的教學規律,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案,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對學生而言,課堂教學的優化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數學一直是很多同學的弱勢學科,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通常是死氣沉沉,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大。因此,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數學課堂的活力刻不容緩。
一、做好課堂教學準備和導入工作
(一)備課充分
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需要師生多方面的配合,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學生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和高效的學習方法,這些教學要求都充分強調了備課的重要性。備課充分,教師上課才能游刃有余,從容地調節課堂教學。教師如何才能備好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教材方面,教師要熟練地掌握數學教材的重難點,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的內容,不能因小失大、本末倒置。例如,新教材在函數教學方面淡化了函數定義域、值域的求解,而側重于函數的運算。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明確課堂教學的側重點。什么樣的知識可以一筆帶過,什么樣的知識需要重點講授,這都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靈活變通,因材施教。最后是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單一固定的教學方法無法適應新課改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二)數學課堂導入的趣味性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才能真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意識。尤其是最讓學生們痛苦的數學學科,更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因勢利導,讓學生發現數學世界的樂趣,改變對數學學習枯燥困難的印象,實現從“被動地接受”到“主動的學習”的轉變。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先導環節,必須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為后面的教學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有趣的課堂導入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方式:講述著名數學家的有趣故事;提出有趣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心理;讓同學們在課下搜集生活中有關數學的小知識和小故事,上課和同學們分享。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時,教師可以脫離教材的限制,讓同學們從生活中發現常見的立體幾何,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又活躍的課堂的教學氛圍。
二、課堂教學手段的多樣性
(一)講授與提問相結合的教學法
講授法是當前數學課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教學方法。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因此許多教師就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這樣表面上是增強了課堂的活躍度,以學生為主體,實際上是教師引導作用的缺失,使學生既沒法有效的學到知識,又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和學生精力,得不償失。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下,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既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輔之以教師的主導性,充分發揮講授法簡便、知識量大的優勢,用適當的提問和討論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加強師生的課堂交流,彌補傳統講授法的不足。
教師要想通過這種方法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就必須學會取長補短,趨利避害,把握好教學的最佳時機,在該講授的時候講授,在該提問的時候提問。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不等式時,教師要對與之相關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數向學生進行提問,既鞏固了舊知識,幫助學生構建起相關知識的體系,方便記憶,又為學習新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在學習一些抽象難懂的概念如“充分必要條件”、“充分不必要條件”時,就需要教師的舉例講解。
(二)合作討論法
雖然講授法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占據的比重很大,但講授法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學生快速的獲取有效知識,而新課改所倡導的合作學習法則更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這種能力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培養目標,更對學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有著很大的幫助。合作學習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思考中學習,而不是一味地接受知識。教師在課堂實施合作教學法時,要注意學生分組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選擇適當的學習內容進行討論,對合作討論過程進行適當的引導和調控。例如,在學習概率這一章節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假設,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將自己的假設進行分享,取長補短,不僅完善了自己的答案,也學到了多種概率的計算方法。
三、做好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
(一)適當的激勵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優化課堂教學是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假設,師生間有著良好的交流互動。建立這樣的課堂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和自信,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讓學生學習充滿動力。教師在進行激勵時,要遵循因人而異、適度的原則。對于數學知識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向更高的學習目標前進,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而對于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更應給予充分的鼓勵,不能讓學生完全放棄對數學的信心,而要通過心理的鼓勵暗示重拾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漸克服數學難題,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數學成績。
(二)成功的教學反思能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反思是重要的一環。通過教學反思,教師能夠對已經發生的課堂教學行為做出評析,吸取其中的經驗,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督促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進行改正。教學反思既包括對自己教學行為的總結,也包括觀摩他人教學行為的感受。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的知識時,教師在學生學習平面幾何時就總結出作輔助線是學生的學習難點,因此在教授立體幾何時,應更加側重圖形輔助線的練習。這樣,教師既能迅速抓住學生學習的難點,對癥下藥,又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以便轉變傳統數學的枯燥課堂教學模式,建立師生間的有效合作,達到課堂教學成果的最優化。同時,高中數學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將新課改的理念真正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尋找具有可行性和針對性的策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