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人們的思想也發生著較大的轉變。特別是在信息時代,人們的生活有了更加豐富多彩的變化,而對于信息來說,保證其有效性的最好方式即是提升傳播的效率并擴大其范圍。傳媒行業作為信息傳播的一個主要的行業,也成為了目前時代的焦點。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空間、方式以及理念的影響,進而導致信息傳播效率低下。所以也需要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改革和創新,而數字媒體技術則是信息時代的一個重要產物,研究其創意的發展理念,將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創意發展;數字媒體技術;分析研究
創新是目前時代提出的一個重要的理念,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別是在目前人們物質需求日益滿足的基礎上,對于生活的需求和體驗層次也逐漸趨于多元化、分明化和完整化。而與傳統媒體不同,數字媒體的產生,則是基于目前豐富的網絡資源以及多樣的網絡環境,同時它也脫離了廣播、電視等固定設備的限制。正因為如此,數字媒體的創意也是最為廣泛的,作為媒體的傳播者們,則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發現其中的個性化的創作和表現形式,而筆者將通過本文,就基于創意發展下的數字媒體方面,展開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一、數字媒體發展概述
隨著信息網絡的普及,數字媒體已經漸漸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特別是與傳統傳媒進行對比,其優勢不言而喻。而具體的優勢主要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信息的準確性、廣泛性在數字媒體中均得到體現,因為數字媒體本身即是傳統媒體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其成本投入更小,對于信息的容納率更高,可以讓人們從中獲取更多趣味;另一方面,數字媒體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在生活中的輔助作用,也是人們在追求高質量生活的體現。不過,目前數字媒體技術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其中的諸多缺陷也給人們帶來很多困擾,所以需要進行創新和改革來獲得更大的發展,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舒適體驗[1]。
二、數字媒體的特點分析
(一)交互
雖然傳統媒體也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但是其交互的自由度完全無法比擬數字媒體。因為數字媒體主要采用的技術包含數字、移動以及網絡三類,所以其傳播媒介也主要以互聯網及無線通信網為主,這些網絡的主要用途即是給用戶帶來更多的信息。此外,《連線》雜志(美國)也曾對數字媒體進行描述,認為它能夠實現“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同時這種傳播還是一種雙向交互的傳播,用戶可以通過各類平臺終端來了解一些新的信息,然后通過多樣的途徑進行反饋,這也是傳統的電視、廣播媒體難以做到的。
(二)個性
個性化應當是目前時代衡量一個產品的重要標尺,而且個性也能彰顯產品的創新亮點。就以傳統媒體與數字媒體對比可知,傳統媒體將固定傳媒的方式以及理念已經深刻植入人們的印象中,而數字媒體則會因為其靈活以及便捷性,讓諸多用戶體會到“煥然一新”的感覺,而且數字媒體本身體現出人性化設計,除了媒體本身具有雙向互動的設計以外,一些承載媒體的終端設備同樣也能體現出數字媒體的特點,即像舒適的操作界面和體驗,多樣的表現模式,這些都能讓更多的用戶更快接受數字媒體這一信息時代的新產物。
(三)主動
同樣,傳統媒體的傳播過程中,用戶是體驗過程是被動的,例如電視、廣播,都是通過信息的強制播送,讓用戶沒有任何選擇地獲取信息。但是對于用戶來說,獲取信息的能力還是有限的,短時間獲取較多的信息往往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信息丟失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對于用戶而言,往往很難將自己的意見以及體驗迅速反映給傳播主體。而在此提到的主動特點并非指數字媒體本身,而是媒體能夠提升用戶的主動,例如在信息網絡中,用戶接受信息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喜好進行選擇接收,同時還能夠通過網絡反饋諸多信息給傳播者,幫助實現媒體的改革和改進。
(四)廣泛
對于數字媒體來說,廣泛特點不僅僅體現在其受眾面更加廣泛,同樣也體現在其運用的知識和技術的廣泛,即如運用到計算機科學、網絡信息學、心理學以及傳媒科學,然后廣泛性還可以體現在資源的廣泛,除了包含文字、圖片及音樂以外,數字媒體還可包含視頻、編碼、軟件等多種資源,而且這些資源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共享,同時忽略了時間的限制;最后在使用空間也可以體現出廣泛性,即使用的場所、區域更加廣泛,不僅僅局限于室內或者某一地區,當它載入手機中則可以運用到更多的區域。
三、數字媒體的應用領域
(一)文化領域
對于數字媒體來說,其運用最多、最為常見的領域即是文化領域,而其傳播媒介也體現出多樣的表現形式。即如電視電影媒介,電視一直都是我國傳統的媒介,但是信息網絡則讓這一媒介得到較大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提供資源的增多,讓用戶在使用電視媒體接受信息時能夠有更多的選擇;而基于數字媒體,電影的發展則表現的更加明顯一些,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即可以了解到,當前電影衍生出了諸多與數字媒體結合的產物,例如3D電影、4D電影等等;最后數字媒體在書刊等讀物運用也是較多的,即區別與以往的紙質讀物,電子讀物就是典型的數字媒體結合的產物,目前網絡則為讀者提供了更加廣闊的電子讀物資源,讓他們獲得更為舒適的體驗,同時他們還能夠通過上傳信息來分享自己的資源。
(二)關鍵領域
對于目前社會的一些重要領域,數字媒體也呈現出較多的貢獻,例如:計算機領域,往往需要運用到實物的仿真建模,就需要運用到數字媒體,即如其中的幾何模型、特效都需要通過數字媒體進行收集信息;此外,數字媒體在醫療領域的運用也是比較多的,即如虛擬現實系統就是多數醫生提升經驗的工具,它可以完成一些高難度手術前的方案規劃,同時根據反饋信息對方案進行修改和篩選;最后數字媒體還可用于軍事領域,特別是在軍事演習中,可以模擬虛擬的場景和環境,然后讓士兵通過操作完成環境中的體驗和適應,而且這些環境改變也是十分便捷的。
(三)教育領域
教育領域運用數字媒體技術主要目的是降低教育的難度,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特別是對于一些邏輯較強科目的教學,思維過于抽象,往往會讓學生在接受和理解時形成一定的障礙。而數字媒體帶來的資源、圖片、實例配合多樣變換可以充分吸引學生進行趣味學習、自主學習,從而大大提升學習的效率。另外,數字媒體較強的交互性可以讓師生交流更加頻繁,有助于彼此關系改善,優化課堂學習氛圍[2]。
(四)娛樂領域
數字媒體對于娛樂領域的共享也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次世代游戲的出現,即是數字媒體發展的成果,而且每個網絡游戲都具有更加密集的人際網,而游戲開發公司則通過數字媒體將這些關系進行緊密結合,從而構建出一個虛擬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中,玩家不僅可以做到真實世界的交易、探索以及交流,同時還能夠通過游戲獨有的任務系統以及線下獎勵系統,強化與游戲公司之間的交流。最后,移動終端領域也是數字媒體涉入的一個領域,特別是手機應用的日益增多,讓用戶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完成資源的共享和下載,而這些應用軟件本身就是依靠數字媒體進行創造的,他們不僅僅是為了服務于用戶本身的需求,同時也能向開發商反饋用戶的意見和問題。
四、數字媒體的創意發展策略
(一)獲取政策認可
數字媒體技術可以說是一個新科技,所以其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因為其發展可以保證國家產業鏈形成,還可以提升民眾的物質生活質量。所以對于國家而言,要體現出數字媒體創意化,就需要實現其技術的標準化限制,同時嚴格進行監督和管理;然后,數字媒體發展還需要資金作為基礎,這就需要國家拓展相應的鼓勵貸款政策,數字媒體行業發展則需要人才,國家還需要在教育體系中加入相關專業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同時成立相關的科研機構,對數字媒體進行研究。
(二)完善市場配備
對于我國來說,經濟的發展即是市場發展的一種重要的體現。而數字媒體技術產業要想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則需要完善目前的市場配置。即政府首先需要凈化市場交易的環境,保證市場交易始終遵循平等、透明的原則開展交易,因為創意數字媒體目前未能普及較大的原因是由于市場尚未成熟,特別是市場的配置缺乏,一旦對于這項技術的需求量增大,很多產業受到利益驅使就會對其進行研究和運用,而創意數字媒體很快就可普及市場,所以保證市場綠色的環境也是一項重要的準備工作[3]。
(三)提升教育體系
對于目前教育模式而言,普遍的流程即是通過統一、量化以達到教學目的,而且教學多以灌輸為主,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難以得到培養,甚至會被扼殺。所以目前教育模式急需一項新的改革,即體現出教育的高效性,還有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而數字媒體則很明顯能夠滿足這一要求,首先,利用數字媒體多樣的、多彩的資源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想象力,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思考,這也是目前很多教師追尋最理想的教學模式;然后,實踐性也是目前教育所關注的重點,而數字媒體融入到教學中可以拓展出更多的教學活動,這些活動有的體現出學生自我實踐動手的能力,有的則體現出學生與學生、甚至教師與學生進行協作配合能力,而且教學中著重于將教與學的關系進行細化,微妙化,讓學生脫離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甚至加入到教師的教學工作來;最后,數字媒體還可用于綜合型人才的培養,即通過數字媒體模擬多樣的場景、試題,讓學生通過探索,完成發現、解答的過程,而且通過創新的問題引導,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從而有效提升教育體系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為社會帶來更多優秀人才[4]。
五、結語
信息的發展是永遠不會停滯的,而作為信息傳播的媒介,媒體的發展也是具有無窮潛力的。數字媒體本身是基于信息時代,所以其發展也需要遵循信息時代的需求以及市場的變化,同時也能符合其本身服務于用戶需求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何玲.淺談數字媒體的創新與表現形式[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新論),2014,(05) :49-55.
[2]孫阿強.淺論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教育的新思維及發展趨勢[J].美術教育研究,2012,(05):59-60.
[3]王崇文,丁剛毅,陳旵明,陳杰浩.基于協同創新的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4,(04):45-47.
[4]朱宇.基于創意發展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實踐體系[J].時代教育,2013,(05):45-48.
作者簡介:
馮念,碩士研究生,就職于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動畫、數字媒體藝術、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