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 ? ?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對培養聾啞學生的思考能力、交際能力、審美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的語文教學對聾啞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教師,我們要通過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從而讓聾啞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并從學習中獲取快樂,培養聾啞學生的自信心。
【關鍵詞】聾啞學生 ?語文 ?教學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77
聾啞學生是當前社會的弱勢群體,雖然聾啞學生在聽力和說話方面存在著障礙,但是他們的思維都是正常的。關注聾啞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對聾啞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關注的,因此如何更好的對聾啞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是教師必須要經常思考和反思的。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對培養聾啞學生的思考能力、交際能力、審美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的語文教學對聾啞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要通過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從而讓聾啞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并從學習中獲取快樂,培養聾啞學生的自信心。那么,如何針對聾啞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教學,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為聾啞學生以后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由于聾啞學生各方面的原因,在接受新的知識的時候,往往會較慢。正是基于這一點,更應該夯實聾啞學生的基礎知識,這是對聾啞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最為關鍵的一步。因為將來學生會面臨更為復雜的語文知識、更多的學科學習,只有通過語文教學,讓聾啞學生學習到接受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讓聾啞學生在將來的發展中取得事半功倍的進步。因此在對聾啞學生的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有著較高的素養,能夠準確把握聾啞學生的接受能力,對聾啞學生進行耐心的教導,從而為聾啞學生插上翱翔天空的翅膀,促進聾啞學生的成長。
二、采用多種有趣的語文教學模式,讓聾啞學生快樂地學習
語文課程自身具有多元性和開放性,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采取多元的教學模式。
首先,語文教學內容必須進行創新,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符合聾啞學生的語文教學內容。比如,可以設置一些文學閱讀課,在文學閱讀課程中可以選擇優美的散文、詩歌,還可以選擇針砭時弊的雜文之類,給聾啞學生充分的時間去閱讀,然后讓聾啞學生學會進行“二次創作”,讓聾啞學生通過筆紙寫出閱讀時候的感受和對一些問題的看法。這樣做的目的是能夠讓聾啞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讓他們能夠對美的事物進行感知,對社會問題能夠客觀分析。這種閱讀教學模式無疑對聾啞學生的訓練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還應該讓聾啞學生快樂地學習,讓他們能夠產生濃厚的學習語文的興趣,積極地參到語文教學中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模式中還可以開展合作式學習,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聾啞學生都可能較為喜歡獨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通過合作式的語文學習,能夠很好的改變這種狀態,讓聾啞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時能夠做好尊重別人的意見,并且從同學的身上學習到更為優秀的品質,從而促進聾啞學生養成合作的精神,能夠為其以后在社會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讓聾啞學生參與到多種語文實踐活動中來,讓他們進行體驗式學習,增強自信心
實踐是知識的來源,讓聾啞學生參與到各式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來,可以讓他們通過參與實踐活動的方式更好地感知語文的魅力。比如開展語文情景劇活動,選擇較好的語文材料,充分發揮聾啞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去排演相關的情景劇。聾啞學生自身具有相當強的表演天賦,這樣可以深度挖掘他們的特色,讓他們能夠通過表演的模式更好的去體驗語文背后的魅力。這種實踐式的教學活動可以調動聾啞學生的綜合能力,聾啞學生可以動手去解決情景劇所需要的一些道具,讓他們親身體驗,用自己的雙手、眼睛、大腦和心靈去感受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能夠透過語文的窗口,看透更為真實的世界。當然,還可以組織聾啞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讓他們能夠圍繞著身邊的自然美景,進行相關的活動,這樣做可以真正的打開聾啞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的思維能夠在自然中放飛,然后通過文學創作之類的活動去充分的表達。
四、合理運用多種教學資源,讓聾啞學生充分展現自身個性,拓展學生素質
雖然聾啞學生在接受語文教學的時候會受到身體方面的影響,但是現在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更好的讓聾啞學生去學習到最新的語文知識,能夠掌握當前最優秀的語文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資源,為聾啞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內容。比如可以為他們播放有關啞語的科教紀錄片,讓他們能夠通過觀看紀錄片的方式去感知不同領域的魅力,認識更為豐富的世界。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資源獲取有益的語文知識,選擇其中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做成ppt或者其他形式進行展示,拓展聾啞學生的綜合素質,釋放學生的天性。
五、情感式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溫情
聾啞學生很多都較為敏感自卑,這是有多種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聾啞學生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許多在常人看來不重要的因素都會引起聾啞學生的不良的情緒。因此在對聾啞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對聾啞學生有耐心和愛心。用溫和的教學態度去教他們,不僅教他們去學習知識,還要成為他們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善意和淵博的知識,這樣他們就能夠對老師產生敬仰和依賴,能夠更好的促進語文的教學。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多加鼓勵聾啞學生學會表達自己,讓聾啞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暖,感受到身邊同學的溫暖。對于聾啞學生的評價體系教師也應該從多方面去把握。對于聾啞學生,學習成績只是簡單的一方面,教師還應該多加關注他們平日的課堂表現狀態、思考問題的方式,老師應該針對每個聾啞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針對化的引導,讓聾啞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形成科學的思考問題的方法,能夠養成更好的學習習慣,激發聾啞學生不斷學習的欲望。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更好的促進語文教學,更好的發揮語文課程幫助聾啞學生成長的作用。
語文教學對聾啞學生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通過語文教學可以實現聾啞學生更好的與外界的交流,在他們心中創造一個多彩多姿的世界。這種基礎性的教育,還能夠鍛煉聾啞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聾啞學生的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對聾啞學生的語文教學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工作,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