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明
【摘 ? ?要】作為機械在現代工業生產中,機械、化工或建筑工程都是根據圖樣表達設計意圖;制造者通過圖樣了解設計內容、技術要求來組織制造和生產指導;使用者通過圖樣了解機械設備的結構和性能,進行維修,操作和包養。
【關鍵詞】機械制圖 ? ?三視圖投影 ? 教學改革方案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91
《機械制圖》是一門研究用投影法繪制機械工程圖樣的課程,是工程類必修的技術基礎課程,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投影原理和方法,空間形體想象和平面圖示的能力;機件的表達方法,儀器和草圖的繪圖能力。并且,本課程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工程圖樣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來源于設計者,設計者通常通過工程圖樣表達設計意圖;第二來源于制造者,制造者通過工程圖樣了解制造對象的制造;第三來源于使用者,使用者通過工程圖樣進行設備的使用和進行維修。
本人從教十年以來,一直在吉林省電子信息技師學院從事《機械制圖》課程的講解,講解的過程中,一直以學生為本以教書育人的理念為動力,注重課程中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的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目標和素質目標。隨著高科技的日益發展,學生求知欲和教學手段多元化,傳統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為了跟上先進社會的快速發展,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與企業接軌,我于2006年第一次大膽嘗試將《機械制圖-CAD》一課與《機械制圖》向結合,將《機械制圖》一課中很多應知應會的知識點進行提取整合,經過一學期的講解,學生反復大量操作手工繪圖,真實機件測量測繪,大量資料查詢,能夠繪制各種要求范圍內的圖形。
學生掌握各種機械圖形需要反復鞏固反復強調各種國家標準,學習過程枯燥,教學效果學生的掌握情況殘次不齊,很難保證教學質量。為了能使大多數同學掌握該門課程,做到應知應會的能夠再企業中應用,我經過社會調查將《機械制圖——CAD》一課引入到了我們學校的機械制圖第二學期進行講解。是中等等職業教育機電類專業的一門主干技術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基本掌握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繪圖技能,并具備相應的空間想象力。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
1.學習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
2.學習貫徹國家標準《技術制圖》和《機械制圖》及其有關規定。
3.培養用儀器、計算機、徒手三種方法繪制機械圖樣的基本能力。
4.培養閱讀機械圖樣的基本能力。
5.培養空間想象力。
作為《機械制圖》一課的后續課程,《機械制圖》的掌握就是學生的必備條件,但是由于《機械制圖》手工繪制繁瑣,國家標準要求嚴格,耐心與細心的要求比較嚴格,很多學生無法做到,而且會產生厭煩心理,計算機是近幾年大量應該企業單位繪圖工具,操作簡單,繪圖快,很多國家標準在軟件的開發中已經體現,只需要學生采用“拿來主義”,應用其中的繪圖軟件進行繪制,大大減少了學生的繪圖時間,減少了機械制圖一課的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手段更是讓學生能“學中做,做中學”。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校實訓工廠的建設,大量的實訓設備比如說:鉗工實訓工廠,車工實訓工廠,數控加工實訓工廠。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數控加工工廠,一體化的教學 模式再數控加工實訓中得以完美實施,學生通過計算機設計圖紙、繪制圖紙,最終與數控加工中心聯網,將自己設計的零件圖通過數控中心,直接加工成成品件。
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一目了然,既培養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習能力,有能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配合老師完成教學工作。
在課改期間我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盡量選取簡單的教材,并且能夠做到因材施教。中職類學生的一大特點,由于長期沒有養成過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論知識的掌握對他們來說是一大難點。但是他們動手能力強,觀察能力強。對于以后的分配去向,基本是個企業的生產車間,做企業藍領或企業生產線上的操作工人。針對于這樣的特點,我引用影子投影發的概念強加灌輸他們三視圖投影的概念,并反復強調強加背誦,每節課利用5分鐘時間,加強學生的記憶。使其能夠掌握三視圖投影規律即:“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這一規律就像概念一樣深深地刻在每個學生的大腦中,經過長時間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對機械制圖的理念已經有了初步的掌握,理論知識部分講解完成,我們利用一周的時間,帶學生進入機房,進行上機操作。上機過程中,我都是利用小組分配制度進行分配,通常將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分配到一個小組,學習好的學生帶動學習差的學生,學習差的學生跟隨學習好的學生,一個小組互幫互助完成點線面及圖層的建立。第二部分三視圖投影知識部分:三投影面體系的建立,學生經常混淆,我利用掛圖,手工制作,舉例說明的方法使其牢牢掌握。墻體的三面建立是經常再教學過程中應用到的實例,使學生隨時隨地可以聯系實際想象三視圖的投影。該部分講解完成。
繼續一周的機房操作,使學生在計算機上更清晰更明確地掌握三視圖的形成規律,三視圖的應用,三視圖的重要性。并且對基本體的投影加以強調和展示,學生動手繪制基本體三視圖,對其方位關系能更好的理解。
基于《機械制圖》一課的核心部分是裝備圖和零件圖的繪制與識圖。而裝配圖、零件圖的繪制難度較大,我們經過課堂講解,對真實零件測量,還是將其繪圖部分在機房完成。我校近幾年采用的零件是變速箱,經過拆分,可將變速箱分為軸套類零件,圓盤類零件,彎板類,箱體部分和鏈接部分。通過分部學習逐一深化,學生對零件圖和裝配圖的理解逐步加深,機房上CAD操作也相應的得心應手。每個零部件分解畫出最后進行組裝就可以完成變速箱的繪制。
在我校進行《機械制圖》一課的教改期間,還大膽嘗試了將兩門課結合成一門課。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方面,我們也做了相應的調整。我認為學生學習的好壞不能單純從一次考試成績體現,而是應該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對其進行考核,一次成績的優略并不能體現學生的真實能力,多方面的考核手段才能真正體現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因此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第一,出勤和課堂表現10%;第二,板圖成績30%;第三上機操作30%;崗位證書20%。
由此以證代考的方式更能讓學生重視改課程,真正使學生體會到了《機械制圖》這門課程在機械領域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在其以后的工作中所能帶來的用途。
參考文獻
[1]發達國家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的特點和趨勢 婁立志 (人大復印資料)職業技術教育,2003年第三期
[2]余明浪. “工程制圖”教學改革的反思和探索[J]. 工程圖學學報,2009,5.
[3]5 吳偉濤,胡建平. 高職制圖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 工程圖學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