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數字圖書館是數字出版的重要傳播渠道,數字出版則是數字圖書館發展的重要領域。本文分析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機構之間的關系以及合作困境,指出兩者要發揮各自優勢,彌補自身不足,加強合作達到共贏目的,為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關鍵詞】 數字圖書館;數字出版;關系;困境
【作者單位】徐解英,浙江紹興圖書館。
一、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現狀
1.數字出版方面。由于網絡與個人電子設備的普及,數字閱讀在21世已走進尋常百姓家,哪里有網絡,哪里有手機,哪里就可能有數字閱讀。數字圖書館作為數字出版傳播的重要途徑,它使讀者接觸、了解到更多數字出版物。表1是我國網民數字閱讀相關統計數據。
表1 ? ?我國網民數字閱讀相關數據統計表
截止調查
時間 調查名稱 閱讀 較上年增長率 備注
2013年6月 我國上網人數 5.91億人 2% 網絡化占有率44.1%
2013年6月 閱讀網絡文學人數 2.48億人 6.4% —
2013年6月 手機閱讀 0.774億人 3.6% —
2012年6月 人均電子書 2.35本 65.5% —
2012—2013年 數字出版業整體收入 1935.49億元 40.47% —
2014年 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 58% 0.2% 2014
2014年 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 58.1% 8% —
2014年 各媒介綜合閱讀 78.6% 1.9% —
2014年 閱讀新聞網民 74.8% — —
2014年 成年國民日均手機閱讀 超半小時 — 首次
2014年 成年國民月均手機閱讀花費 1.37元 — 較2013年有所下降
2014年 成年國民手機閱讀接觸率 50%以上 — —
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網民數字化閱讀接受程度越來越高,而且發展迅速,特別是從人均電子書擁有率與數字出版業整體收入來看,發展速度驚人,分別高達65.5%和40.47%。
2.數字圖書館方面。2000年 4月18日,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首家數字圖書館責任公司,隸屬中國國家圖書館,服務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暨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率先在全國建立起完整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體系,專注于數字資源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數字版權管理、數字化加工、專業信息提供、電子政務及電子商務服務、數字內容整體解決方案及數字圖書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數字圖書館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等。該圖書館匯集了84家圖書館數字資源,并于2001年正式對外開放,這標志著我國數字圖書館正式誕生。2005年,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其目標是建成世界最大中文數字化圖書館;2011年年底,國家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量已達561.3TB,電子書超過180萬冊。2010年,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談到數字出版時指出:到“十二五”規劃末,我國數字出版總產值力爭達到新聞出版總產值的25%。目前,我國18個省級圖書館與133個地級市圖書館實現了數字資源共享。
二、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機構的關系
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機構兩者聯系密切又相互依存,兩者要想在移動互聯時代有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聯合起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1.數字出版機構與數字圖書館都是文化知識信息資源的集中營,它們不但把傳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數字化出版傳播,而且還能把很多優秀的古典書籍以數字化的形式長期儲存起來。同時,它們還能對大量數字信息資源進行再加工,不僅對數字化信息資源起到巨大作用,還對提高人們的知識水平,推動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起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2.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機構的客戶都是讀者,讀者就是它們服務的對象,它們提供的文獻信息資源只有被讀者認可、接受,才有生存的價值,才能長久地發展。不管是圖書館提供的信息資源,還是數字出版機構生產的信息資源,都要與讀者所需要信息對稱,都是信息資源利用的過程。數字圖書館使用信息化資源過程,對數字出版機構來說是有益的,可以通過數字圖書館來傳播數字出版機構的信息資源,同時讀者在數字出版機構購買信息資源閱讀后,覺得好還可以向數字圖書館推薦。
3.兩者對高新技術都存在一定的依賴。數字出版機構與數字圖書館均是在數字化、信息化與網絡化不斷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服務機構。因此,它們在信息資源建設、安全保護、維護過程中,會使用到很多高新技術。比如數字化技術、數據技術、分類檢索技術及傳輸技術等。但是,由于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機構提供的服務模式不一樣,它們使用技術的側重點也存在差異,比如信息資源保護與生產技術在數字出版機構那里得到較高的重視,標準化技術則更被數字圖書館看重。
4.兩者關系密切,相互依存。數字出版機構對數字圖書館來說相當重要,它通過出版數字刊物把數字圖書館的重要功能表現出來。數字圖書館向讀者提供的信息資源服務絕大部分是來自數字出版機構出版的刊物。由于學界對數字圖書館自建的數字化資源認可程度較低,有的達不到標準,無法滿足學術型讀者的需求。倘若不能大量更新數字出版機構的數字出版物,作為數字圖書館的資源保障,則數字圖書館將沒有辦法正常運作,很難立足與發展。對數字出版機構來說,數字圖書館是它的最大用戶,同時還是出版機構進行數字資源、產品展示與宣傳的平臺。從目前數字化情況來看,數字圖書館比數字化出版機構發展得快。從產業鏈方面來分析,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機構是流與源、使用與生產之間的關系;數字圖書館是數字出版機構出版物的使用者,也是溝通出版機構與讀者的紐帶??傊?,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與數字出版機構強有力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同時,數字出版機構依賴數字圖書館這一廣闊的平臺推廣才能得以生存與發展,兩者關系非常密切,而且相互依存。
三、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機構的合作困境
由于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機構服務性質不一樣,數字出版機構屬于商業機構,而數字圖書館屬于公益性機構,因此,它們相互合作時會產生一些矛盾,主要表現如下。
1.競爭市場混亂。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及手機用戶大量增加,讀者的閱讀方式與購買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因此,我國產生了巨大的電子圖書市場。當前,我國許多傳統出版機構既出版紙質圖書又出版電子書,圖書館也在大刀闊斧改革,購買了大量數據庫,向數字化方面邁進。但當當、亞馬遜等知名電子商務平臺在銷售電子書時,還銷售紙質圖書。為了搶占市場,它們把電子書價格壓得很低,甚至出現價格壟斷等現象,對數字圖書出版市場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
2.沒有統一的標準。由于我國的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起步較晚,再加上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項目發展初期投入主要在硬件和軟件技術等方面,對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統一標準的建設不夠重視,且缺少標準化建設相關的法律制度,致使各個標準不能統一。直到近年來,我國一些從事數字出版的機構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才制定自己的標準與規范,且各自為政,很難做到標準共享。這些情況給讀者與數字圖書館均帶來不良影響,因為統一的標準既是數字出版機構與數字圖書館合作的前提,又是讀者共享信息資源的關鍵。
3.侵權現象嚴重。當前,我國侵權、盜版的不良現象非常嚴重,不但損害了產權人的利益,而且破壞市場秩序,影響市場信譽。數字化信息資源具有容易復制、傳播等特征,導致數字出版物版權更容易被侵犯。隨著數字出版的推進,國家對數字化產業越來越重視, 數字化技術水平也越來越高,數字出版機構與著作人的版權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加強,版權保護制度將日益完善。
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機構兩者關系密切、相互依存,各有優勢與不足,兩者要發揮各自優勢,彌補自身不足,加強合作達到共贏目的,為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出版機構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1]http://tech.sina.com.cn/t/2015-04-22/doc-iavxeafs5996307.shtml.
[2]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N]. 人民日報,2013-4-19.
[3]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課題組. ?2012—2013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摘要)[J]. 出版參考,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