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花
【摘要】好的作業不僅可以幫助教師了解教與學之間的關系,進而對教學的過程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之外,更加充分地溫習舊的知識、預習新知識。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高課后作業的科學性以及有效性對于提升學生的課后英語學習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英語 作業布置 問題對策
英語課外作業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延伸,也是對所學知識的復習,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是教師整個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背景下進行高中英語作業改革,需要轉變傳統的作業觀,積極探索新的作業形式,使作業形式多樣化、合理化、科學化,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高中英語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分析
1.忽略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由于高考的壓力,教師在布置和處理作業的過程中,常常不自覺地步入“題?!钡恼`區,作業圍著考試轉,導致學生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社會之間缺乏情感交流;一味強調技能、技巧,追求熟能生巧,教師布置的英語作業多為書面形式,學生無暇去消化知識和加深理解。
2.作業形式單一。從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看,許多作業內容比較單一。很多英語練習題來源于舊的練習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寬缺乏培養作用。學生的個人能力將會被限制,學生的新思路、新方法也難以得到正常使用,這對于學生的個人潛力發展是不利的,阻礙了他們英語水平的提升。
3.缺乏有效的指導與評價。作業過程管理也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對學生作業缺乏必要的監控和指導。其次,傳統作業評價都從對與錯、完成時間等方面進行分析,根本無法透視完成作業的過程。而且,作業評價的側重點在于作業的最后結果,缺乏激勵,缺少學生、教師與作業的情感態度的真實互動。
4.欠缺層次性與針對性。由于英語作業的布置針對的是全體學生,這就導致高中英語課后作業不具備應有的層次性。即英語課后作業照顧到的是全體學生的平均水平,而無法兼顧到優生以及學困生的學習實際。
5.重視“量”而忽略“質”。對作業不加思考和篩選,盲目地大量地堆積一些練習布置給學生,甚至出現了不科學的現象:如選擇題的選項和題干設計不合理,再如,閱讀練習量過大,使得學生無法按時完成,出現嚴重的抄襲現象。
二、優化高中英語作業布置的對策分析
1.別出心裁,注重趣味。對于有趣的內容,學生會比較容易接受。為此,我們應該改革作業形式和內容,多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色彩。我們可以布置一些別出心裁的作業,如學唱一首英文歌曲,背一段英文臺詞,抄幾段英文幽默故事等等,這些作業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又可以使學生在原汁原味的英文中領略外國文化,熟悉表達方式,記憶英文單詞,還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2.總量適宜,難度適中。英語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把握好量,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每天的英語作業量最好控制在30分鐘以內。學生如果能每天用好30分鐘消化鞏固當天所學內容,這樣日積月累,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以人為本。在布置英語作業的難度上,教師應力求做到難易適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從學生的英語學習程度出發,使學生體驗收獲的成功感。
3.尊重差異,層次分明。教師要注意照顧到三方面的學生:需要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的學習困難生,需要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中等生,以及需要解決綜合性強、拓展性強的問題的優等生。第一個層次的作業,是為了鞏固課堂知識而設置的,人人必做;第二個層次的作業,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要求較高,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大多數人都能順利完成;第三個層次的作業,是專門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準備的作業,比如鼓勵學生課外看英語讀物、難易程度相當的英語電視廣播等。
4.掛鉤生活,突出實踐。新課程作業設計必須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創設豐富的交際活動情景,增強語言實踐的真實感,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和創造性使用語言的嘗試,使學生獲得不同的實踐體驗,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新教材選用的大量閱讀材料,內容涉及各個領域,有日常生活、名人介紹、異域風情、文化藝術、科學探索等等,其豐富的知識面和詞匯量為學生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5.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墩n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發展合作精神?!睂W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可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業。由獨立走向合作,是作業改革的必然趨勢。既然倡導學生合作性作業,教師就要考慮完成作業的方式。教師可以有意識的把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也可以允許學生自由的結對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可以尋求同伴、家長、教師的幫助。從策略上,教師多布置一些開放性和探究性的作業,這些作業學生不容易獨立完成.這就促使他們通過尋求他人合作的方式予以解決。
三、結語
教與學涉及到師生雙方面,一位優秀的教師除了認真鉆研教材、提高課堂實效之外,還需要在課堂內外多動腦筋,重視每天的作業設計與布置,力求為學生多提供英語思維的機會,將英語學習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使布置的作業更具針對性、層次性、實效性、生活性和靈活性,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都活躍起來。有效的作業過程是學生學習成長的歷程,每一次作業練習都應成為學生成長的生長點。因此,廣大英語教師有必要認識到有效作業練習設計與布置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其途徑。
參考文獻:
[1]孫秀艷.高中英語作業的設計及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 2013.
[2]王玉宇.新課標下高中英語作業布置及評價[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