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渴望自動駕駛的夢想已久,但事實上自動駕駛真的無法一蹴而就。
人類渴望實現自動駕駛的夢想由來已久,早在1939年,美國通用公司在紐約的世博會上展示了一個有縱向和橫向車輛控制功能的自動高速公路系統,可以說是自動駕駛的雛形。大家好奇究竟人類關于自動駕駛的夢想何時能夠實現呢?
2014年12月9日,第五屆“中國汽車安全技術發展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辦,在論壇期間,大陸集團舉行了試乘試駕活動暨媒體圓桌討論活動。在媒體圓桌會議期間,《汽車觀察》記者專訪了大陸集團底盤與安全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湯恩及大陸集團底盤與安全事業部系統集成與應用技術智能科技總監James Remfrey。
這是《汽車觀察》記者第一次見湯總,讓記者難以忘懷的是采訪的全過程他都面帶微笑,回答各種專業問題都顯得一絲不茍,非常平易近人,這應該就是領袖風范吧。
一步之遙
最近幾年,汽車自動駕駛無疑是當前汽車行業討論最熱烈的技術之一,為什么會成為汽車行業最熱話題?且聽湯恩為您解答。
湯恩對《汽車觀察》記者表示,說到自動駕駛之熱一定要從“2013年大陸集團汽車消費調研報告”說起,調研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的受訪者對自動化駕駛技術表示歡迎(中國79%、日本77%、德國53%、美國50%)。66%的中國受訪者認為這類技術能為長途駕駛提供更佳體驗。另外,在所有受訪國家中,中國市場對于自動化駕駛的接受度是最高的,說明中國消費者更加歡迎新技術和新功能的出現。事實上,近年來各大汽車主機廠和包括大陸集團在內的零部件系統供應商都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加大研發力度,再加上一些高科技公司在這一領域的前瞻性探索,引發了目前市場對自動駕駛的熱議。
自動駕駛不會一步實現,必須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根據目前的技術水平,從技術層面,大約2016年我們可以實現部分自動駕駛,ADAS(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將為駕駛員在道路上以較低時速的行駛提供輔助,比如自動緊急制動。不過,這種自動化水平仍要求駕駛員必須始終保持對車輛運行保持監控,以便隨時接管對車輛的控制。到2020年可以實現高度自動化駕駛在較高時速工況下,高級自動化駕駛技術可以幫助駕駛員在正常的駕駛的時間執行其他活動,如閱讀互聯網最新的標題新聞。在2025年前后技術上可以實現全自動駕駛。不過,這需要其它相關方面的支持(比如建立相應的法律框架)。湯恩對《汽車觀察》記者如是說。
據《汽車觀察》記者了解,無論哪一樣新技術引入市場都涉及到成本和商業化的問題,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經濟承受能力到底是多少呢? 一項2012年的調查顯示,25%的男性和14%的女性消費者愿意為自動駕駛支付三千美元的價格,這個比例在年輕消費者當中更加高一些,這個調查的結果表明自動駕駛技術的大規模商業應用有一個很好的市場基礎。
自動駕駛的基礎
談到自動駕駛駕駛的必備條件,湯恩對《汽車觀察》記者表示,ADAS(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是自動駕駛的基礎,而ADAS的基礎則是ESC。中國市場需要在標配ABS的基礎上進一步標配ESC,從而更加接近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的目標。大陸集團將立足于中國汽車工業以及當地消費者的實際情況逐步推進,立足本地市場并服務本地市場,理解本地市場的需求,并加強本地市場開發和供貨。
湯恩對記者還表示,大陸底盤與安全事業部擁有非常豐富的產品線涵蓋駕駛的整條過程鏈,如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電子駐車制動系統(EPB)、緊急制動輔助系統-城市版(EBA-City)、交通標志識別系統(TSR)、自適應巡航系統(ACC)等功能。上述功能在論壇期間大陸集團試乘試駕活動中分別通過長安、福特、凱迪拉克等車型進行了展示。
其中,ESC是各類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基礎。因為駕駛輔助系統對車輛操控的干預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體現的:首先是對車輛速度的控制,包括減速、制動和加速。其中,加速可以通過對發動機管理系統控制來實現;減速時,若駕駛員不踩制動踏板,只能通過ESC對制動管路主動地建壓。沒有駕駛員命令的情況下,ESC可以自動對車輛進行制動。其次還有對汽車橫向運動的控制,就是對轉向的控制,需要汽車有電動轉向功能。
相對滯后的政策
了解大陸集團的消費者都知道,作為拿到北美第一張公路實測自動駕駛技術許可證的企業,大陸集團對于汽車主、被動安全有自己的見解。
湯恩在媒體交流會現場對《汽車觀察》記者表示,數據顯示中國交通事故總量及道路事故死亡人數已經相對穩定,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數量仍然相當驚人。其實汽車零部件企業、整車企業、相關機構一直在做很多工作。就被動安全技術而言,其在中國汽車業界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就主動安全技術而言,雖然中國沒有立法強制要求轎車配裝ABS,但它幾乎已經成為轎車的標配。2014年12月1日工信部等部門又發布公告稱,從2015年7月1日起,所有微面要配裝ABS,也就是成為強制性標配。通過立法使安全的技術成為標配,對提高汽車安全是非常好的舉措。
關于提高車輛安全性方面的舉措,湯恩對《汽車觀察》記者還表示,歐盟規定2012年起歐盟成員國內所有新上市車型必須裝配ESC,以減少汽車側翻幾率,提高汽車安全性能。北美、日本和韓國等其他國家也出臺同樣的立法強制ESC的使用。作為汽車零部件企業,特別是在安全和底盤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大陸集團責無旁貸,要把成熟和先進的安全技術盡快在中國市場進行推廣。
潛移默化的滲透
大陸集團底盤與安全事業部系統集成與應用技術智能科技總監James Remfrey對《汽車觀察》記者補充舉例說,事實上歐洲人學駕駛時就會學習ABS如何使用,這樣通過安全駕駛培訓,加強了開車族對安全駕駛的認識,樹立了正確的安全駕駛習慣,不管對駕駛者還是整個社會都大有裨益。
對于如何在中國推廣安全駕駛,湯恩對《汽車觀察》說:“大陸集團作為汽車供應商,業務模式以直接面對的是整車廠商B2B為主,所以從業務模式角度考慮不會組織直接面對直接消費者的大型推廣活動,而是更多地通過媒體、車企和國家相關機構等進行更緊密的合作與共同的傳播。沒有一次大型活動推廣就可以讓全國約三億駕駛員都清楚了解安全駕駛的重要性和未來安全技術的發展方向”。
此外,大陸集團也在積極開展企業社會責任的活動,通過大陸集團的“青年安全駕駛培訓項目”,在各大高校及年輕群體當中推廣安全駕駛的理念,通過與教育體系、駕駛培訓機構和政府的聯動合作,將安全駕駛的理念傳遞給年輕的駕駛員們。事實上這也是大陸集團借助不同的渠道共同推進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技術以及安全駕駛的認識。
關于大陸集團在中國的安全技術推廣,大陸集團(中國)企業傳訊總監陳葵對《汽車觀察》記者表示,大陸集團一直在不斷組織各種媒體交流會,因為媒體是我們與主機廠及終端消費者當中的一個溝通平臺。現在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日趨成熟,很多消費者已經開始購買他們的第二輛或者第三輛車了,口碑傳播也是一個很好的傳播方式。
陳葵對《汽車觀察》記者還表示,大陸集團一直倡導“安全共享”的理念,對于我們來說安全不光指技術的先進,也指我們的責任,所以大陸集團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傳播安全的概念,使得安全技術能夠真正實現“共享”,最終實現“零事故”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