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摘 要:預算全過程管控應以價值創造導向為引領,依托“大計劃、大預算”管理機制,構筑全方位的預算集約調控體系,深入應用標準成本管理“載體”,實現現金流量和預算控制“兩翼推進”,創新財務績效分析平臺,不斷完善“計劃—預算—控制—分析”閉環管理體系,進一步拓展預算管理的深度和廣度,賦予預算管理新內涵,充分發揮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統馭作用,預算管理資源的調配力和控制力、對決策的執行力和支持力顯著提升。
關鍵字:企業財務管理 預算管控 全過程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1-150-02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財務管理的目標,企業的預算管理應服務于公司的發展目標,促進企業的整體資源進行最優配置,按照集團化、集約化、精細化工作思路科學理財,努力提升財務對企業科學發展的保障能力、對價值創造的引領能力、對資源配置的調控能力、對管理決策的支持能力和對經營風險的防控能力。
一、預算全過程管控的范圍和目標
建立健全預算全過程管控體系,按照“一級決策、兩級管理、各級監督、層層落實”的總體思路,努力增強預算的調控力、執行力和科學化、精益化水平。具體目標包括:(1)推行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大計劃、大預算”管理,加強目標預控。實現橫向聯動、上下協同,強化企業價值創造的引領作用,增強預算管理對財務資源的調配能力。(2)夯實標準成本體系,助力預算精益管理。深化標準成本應用,在預算編制科學性的基礎上,增強標準作業成本的應用分析,規范各類支出行為,提高成本支出有效性。(3)運用現金流量預算“雙流雙控”,實現資金支付與預算執行緊耦合,提高現金流量編制準確性,提高現金控制與預算執行的匹配度,為統一融資安排提供依據。(4)構建“全方位”集成控制平臺,積極探索信息化環境下的預算控制手段,通過業務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實現對資本性項目預算和生產成本預算執行的過程跟蹤,增強預算控制剛性,提升預算執行效率。(5)建立完善的輔助決策分析體系,建立實時動態的財務績效指標平臺,通過數據治理實現跨業務主題分析,開展財務專題分析,強化財務分析的決策輔助作用,提高財務工作支持企業戰略、保障公司發展的能力。
二、預算全過程管控主要做法
1.推行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大計劃、大預算”管理,強化預算資源調配。年度投資項目計劃涉及管理層級多、關系復雜、協調難度大。長期以來,公司內部各專業“條塊分割、各自為陣”,多批次計劃使基層單位無所適從,預算很難發揮對資源的總體調控功能。2014年以來,公司積極探索計劃預算體系創新,深入應用集約化、精益化的“大計劃、大預算”管理模式,推進計劃和預算的統一性、協調性和科學性。縱向上統一布置、統一編制、統一上報和統一下達,實現全局上下“一盤棋”的計劃管理格局;橫向上專業部門和咨詢機構逐項審核把關,按照成本效益原則,實現了在集團公司科學主導下編制計劃,增強了預算的管控能力。
2.預算資源調配貫穿計劃全過程管理。(1)項目規劃階段:將成本效益原則納入發展思路中,強調“優化投資、慎重投入、講求效益、持續發展”,綜合考慮發展的協調性、有效性和經濟性三位一體。在編制滾動規劃時,采用費用效果分析方法評估規劃項目全壽命周期的投入產出;財務人員介入滾動規劃審查,確定各地區近兩年最佳投資規模,作為規劃項目時間排序的依據或者對經營管理提出改進建議。(2)項目預控階段:科學測算年度投資能力。建立了投資測算模型,根據經營發展規劃及下一年度資產負債率、資產規模、銷售收入等主要經營目標,測算公司年度資本性、成本性支出總盤以及投資能力。并結合各專業規劃審定的項目庫以及發展實際、資產狀況及投入產出預測等指標,橫向分解基建投資、技術改造和大修理等計劃預控數,縱向分解并下達各基層單位年度預控投資規模。(3)年度計劃階段:引入外部專家中立評價項目投入產出。為了更加科學、客觀開展項目投入產出分析和經濟必要性,聘請外部咨詢機構,負責對計劃項目集中進行費用預算審核、經濟效益測算,獨立、公正、客觀地對項目進行評定復核。(4)項目實施后評估階段:強化投入產出績效考核。公司推進以投入產出為中心的績效管理體系,把投資改造計劃和預算納入各單位績效指標,促使各單位更加嚴謹地考慮投資規模,避免各地區、各專業之間盲目爭投資要規模。
3.財務業務集成推進作業標準成本定額實用化管理。(1)通過ERP系統的標準功能,實施了作業“標準成本—實際成本—統計分析”的管理閉環:一是通過工作任務清單,固化了標準作業成本定額,每一條定額細化為具體的人工費、臺班費和消耗性材料費標準,形成了標準作業成本庫。二是啟用標準作業成本歸集流程,生產人員進行檢修作業時,從標準作業成本庫中找到相應的標準作業,錄入實際的人工工時、機械臺班、材料等,形成了針對標準作業的實際成本。三是以作業為基礎開展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分析,根據設備、工單、班組等維度對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進行跟蹤統計和分析,為持續改進標準作業成本定額提供了數據支持。(2)財務業務集成,扎實推進作業成本實用化管理。實施作業成本管理最大的難點是一線人員數據錄入工作量大幅激增,因此,需要對作業成本管理模式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周密策劃和精心設計,盡可能避免和減少管理模式變革對生產作業造成的沖擊,使作業成本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4.運用現金流量預算“雙流雙控”,實現資金支付與預算執行緊密耦合。在通過系統平臺對財務支出進行總量控制的同時,應用月度預算與資金計劃和資金支付的集成,對現金支出“按月逐筆”細化控制。(1)集成業務信息,統一月度預算的編制基礎。對于月度現金流量預算工作量較為集中的項目,通過系統內部集成及與業務信息系統集成,實現采購訂單、項目屬性、往來單位、貸款合同等業務信息的自動采集,既確保預算對象來源單一,大量減少手工錄入工作量,消除信息不對稱;同時,確保現金流量預算與業務預算控制的有機整合。(2)明晰預算口徑,統一預算編制與控制維度。一是統一預算編制的細度,即對每一個預算科目明確月度預算的管理細度,形成預算科目體系表,如運維項目需按項目和采購訂單申報預算,生產用材料預算需對應到采購訂單。二是統一預算編制的時間維度,將月度現金流量預算按旬細化分解、按旬填列,作為每旬調度資金和旬預算執行數的控制依據。
5.構建“全方位”集成控制平臺,提升預算執行效率。為實現預算對業務的全方位控制,探索信息化環境下的預算控制手段,以提高預算執行的剛性,采用WBS、基金中心和承諾事項、內部訂單等管理工具強化對資本化項目、成本費用項目的執行控制。(1)規范資本性項目的概算創建,實現預算控制關口前移。建成“ERP-大計劃”系統,實現項目計劃全過程縱向貫通,與財務系統集成,達到信息資源共享,實現項目信息應用橫向集成。(2)基建成本控制深化到末級,提升項目預算管控力。依據已批復的設計成果,建立WBS項目架構,錄入建筑工程、安裝工程、設備投資、其他費用等各層級預算。(3)對初設概算未批復項目的實行剛性控制。對初設概算未批復項目,除項目的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設計費和監理費外,不允許發生各項業務,待初設批復通過后,才允許采購申請等各項業務發生。(4)按基金中心和承諾事項進行日常經費控制。通過ERP系統實行全口徑的預算控制,將從自助報銷系統、物資采購等業務系統的財務支出在ERP系統中進行匯合控制。基金中心為預算控制組織結構的最小單位,對應預算責任重心;承諾項目為預算控制費用類型的最小單位,對應相關的會計科目。對于基金中心所轄的承諾項目設置預算值,通過ERP系統對日常費用實行預警控制,并通過自助報銷系統在前端業務申請時進行預算剛性控制。(5)通過內部訂單對統籌經費進行預算控制。專項費用的預算在ERP系統中采用預警控制方式,在自助報銷系統中對前端業務申請進行預算檢查和控制,當預算可用數為零時,系統中將無法進行財務支出申請。(6)嵌入公司經營決策體系,提高預算分析有效性。為了提高預算分析的有效性,構建完善的輔助決策分析體系,激勵公司系統各個層面圍繞整體經營目標持續改進財務管理過程,成為公司經營決策體系的核心內容。
參考文獻:
[1] 陳邁,王瑜,吳霆聲.應用管控平臺實現現金流量預算管控.電力信息化,2011(12)
[2] 王煜.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
(作者單位:江蘇省電力公司洪澤縣供電公司 江蘇洪澤 2231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