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劇《老農民》將敘事窗口置于黃河邊的一個小村莊“麥香村”,展現出肇始于土地改革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鄉土中國。全劇以老農民“牛大膽”為敘事起點,描畫出中國當代農民的艱難奮斗歷程,扎實、質樸地建構出中國農村演進背景下農民世界的完整圖景。縱觀全劇,切口雖小,卻頗具史詩氣質,對嚴肅題材電視劇進行了一次冷靜且豐沛的呈現。
該劇由高滿堂擔任編劇,是其“工農商”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在漫長的時間跨度中,這部作品對農村變革、農民歷史的平視,殊為難得。故事從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講到農民取得土地使用證,其間正視了諸如三年自然災害、文革等敏感時期對這段歷史的影響,幾乎沒有回避任何節點地對60年變遷加以呈現。這部作品既“見證”中國農村的巨變,也是中國農民命運的集體記憶。由該劇所引發的思索是,電視劇究竟該如何嚴肅、深刻地呈現鄉土中國?
談及農民,不可避免地要展現土地。該劇圍繞著“土地中的農民”這一話題,重新再現了與農民息息相關的中國鄉土全景。在這幅圖景下,電視劇成功塑造了一批鮮活的農民形象,他們真切地感受著土地對于自身的全部意義,也經歷了由土地種種變革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劇中老實巴交的農民牛大膽(陳寶國飾),貧窮、執拗,在土改后獲得了一個好的“成分”。這一核心人物的塑造,也表現出其多樣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牛大膽憑借“質樸的智慧”順應抑或躲避政策,最終目的都是為保護土地,并希望能夠過上“好日子”。而父親被劃為地主成分的馬仁禮(馮遠征飾)與牛大膽“歡喜冤家”的過往,也將農民對土地的渴望縮影在人物矛盾上。加之劇中喬月(蔣欣飾)與燈兒(牛莉飾)兩位女性形象,雖在道德空間中遭遇不同的評判,但在男性氣質劇集主導下,其存在也鋪展了作品細膩的情感線索。
就播出情況而言,電視劇《老農民》一度獲得同時段收視冠軍。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嚴肅劇集,收視與口碑俱佳緣于其對“真實”的呈現。在戲說歷史泛濫的當下,能夠對歷史細節錙銖必較的作品本就難得。編劇高滿堂于訪談中提到,“太相信空調和咖啡,對農民的判斷是無知而淺薄的”。用五年時間深入農村創作得來的“有態度”的作品,梳理一番或許是部極好的中國當代農民鄉村志。
當雷劇熱播成為一種潮流,人們似乎總是在過度想象中忘卻自己的生存根本。源自土地的中國農民,以血和汗銘記著這一段歷史的變遷,也完成了自身的轉變。在“鄉土中國”這一宏大命題下,該劇厚重且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期冀,《老農民》會在中國農民敘事題材電視劇中獲得應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