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Wolff

自相矛盾”,可以說是好萊塢電視行業去年的最顯著特征: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欲借收購時代華納重塑傳媒業格局,最終又收手;Netflix為求更快的網絡服務與康卡斯特牽手,隨后卻又宣稱堅決地反對此類交易;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宣稱Facebook的未來是視頻,也就是媒體。但又說視頻也只是Facebook的一項應用而并非媒體……而最大的熱點之一——已屆耄耋之年的薩姆納·雷石東(Sumner Redstone)“退位”后,其一手創立的傳媒帝國維亞康姆集團將何以為繼?
或許在2015年,這所有混沌混亂的疑問都能撥云見日,柳暗花明。
預言一:“傳媒帝國”的子嗣之爭
即使加了引號,魯珀特·默多克的“退位”也勢必成為2015年的一大關注焦點,因為這預示著新聞集團(News Group)的延續傳承。
在父輩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的基礎上,魯珀特·默多克一手締造了他的“傳媒帝國”。身兼主要股東、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的他將在2015年3月迎來自己的84歲壽辰?!皣酢崩弦?,可是由三段婚姻引起的六個子女的繼承糾紛仍撲朔迷離。
究竟哪一位“王子”或“公主”會繼承王位?
呼聲最高的是小兒子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詹姆斯首先通過使亞洲星空電視臺扭虧為盈證明了自己,隨后接管了英國天空電視臺,并憑其敏感的職業觸角,主導天空廣播集團開拓無線業務從而使利潤迅速增長。不出意外的話,詹姆斯將成為21世紀??怂沟恼崎T人;他的兄長拉克蘭(Lachlan)將擔任董事會主席;他們的的同胞姐姐伊麗莎白(Elisabeth)將接管福克斯的廣播和有線電視網業務。屆時,21世紀??怂沟默F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切斯·凱里(Chase Carey)毫無疑問也將退位讓賢。
魯珀特·默多克“退位”后的“傳媒帝國”將何去何從?恐怕此刻老默多克自己心中也未必有數。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2015年的新聞集團,將成為默多克家族年輕一代的舞臺,當然,也可能是戰場。
預言二:薩姆納·雷石東“退位”
作為傳媒業內唯一能與默多克抗衡的大亨,薩姆納·雷石東擁有的維亞康姆公司規模不亞于新聞集團,集團總資產超過500億美元。他一手把完全依靠廣告收入的維亞康姆集團通過聯合、并購、收買、控股等多種手段打造成為美國傳媒業的“巨無霸”,被稱為“現代媒體之父”。締造媒體帝國、高齡、事業傳承……雷石東和老默多克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如今,已經92歲高齡的雷石東和默多克一樣,同樣面臨媒體帝國的繼承延續問題。
菲利普·多曼(Philippe Dauman),維亞康姆首席執行官,雷石東多半生以來的老戰友老伙計,在理論上握有實際大權,然而這些權力能否落到實處還是未知數。
莎麗(Shari),雷石東的女兒,繼承了父親的商業才干,曾一直是雷石東身邊最得力的輔佐者,但她因與父親在公司經營管理方面意見不一,曾幾次被取消接班人資格。
萊斯利·穆維斯(Leslie Moonves),CB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被認為是電視業最成功的人物,最新的一紙合同把他與CBS的命運捆綁至2019年。
據悉,維亞康姆集團希望把2006年分拆出去的CBS重新納入旗下,而在廣播電視領域占有絕對優勢的CBS為了不再落入維亞康姆囊中必會早做戰略準備和部署。屆時,有關“后薩姆納時代”維亞康姆接班人之爭勢必將更受關注。與此同時,默多克家族會趁機“插足”維亞康姆也未可知。
預言三:電視助力Netflix
Netflix究竟屬于數字媒體陣營,還是傳統電視陣營?
20年前,新興的數字網絡媒體揚言要“吞掉”傳統電視。盡管尚未兌現,但作為數字媒體中流砥柱的Netflix確實已經給傳統電視行業以重擊。有趣的是,除了發行方式,Netflix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得更為接近傳統電視。當然,這也包括收入——2013年,HBO電視臺凈營業收入18億美元,而Netflix僅為6.2億美元。主要原因在于,Netflix沒有有線電視公司為其負擔營銷和服務費用。
因此,2015年Netflix很可能會與有線電視網結盟,甚至牽手伙伴兼號稱“網絡中立”的敵人——康卡斯特,為其進一步進軍電視領域助一臂之力。
預言四:流媒體助力傳統電視
2015年,流媒體服務將被重新定義并整合于傳統電視發行業務,網絡視頻服務(OTT)將成為有線電視網電視發行基本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媒體的OTT之于傳統發行模式,正如互聯網的用戶生成內容(UGC)之于專業人士制作的專業電視節目,互為補充。
預言五:Facebook涉足電視
2015年,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的“信息流”(News Feed)將發生顯著的、不容忽視的改變:Facebook青少年用戶的活躍度降低,Facebook將減少與“付費內容合作商”(premium content partners)之間的合作協議。為擴大視頻廣告業務,2014年7月,Facebook宣布收購視頻廣告公司LiveRail。LiveRail開發的技術能將視頻廣告與出現在許多網站上的視頻進行自動匹配,如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ABC和A&E Networks的網站等。
可以肯定的是,2015年Facebook將成為一個視頻內容購買商并獲得營業許可。至于谷歌——不放棄與Facebook正面交鋒的谷歌或許也會突然成為一個視頻內容購買商。
預言六:康卡斯特出售NBCU
2011年,康卡斯特收購NBC環球,為了避免壟斷審查,對在線視頻作出了政策上的讓步。當時,康卡斯特為了獲得政府有條件地批準其收購娛樂巨頭NBC環球,承諾將允許在線競爭對手Netflix使用NBC制作的節目。康卡斯特同時承諾不會干擾其他競爭對手的訂閱用戶通過其寬帶在線觀看其他節目。這種讓步不僅讓Netflix等大踏步發展,并對康卡斯特等老牌公司形成威脅。
此后,Netflix等在線視頻獲得和衛星電視以及其他電視機構相同的播放電視節目的權限,從而可以對傳統電視業發起正式挑戰。兩年后,Netflix等在線視頻的成長已經可以挑戰傳統媒體集團。截止到目前,Netflix、Xbox、亞馬遜和YouTube等在線視頻平臺已經從華納和Viacom旗下的HBO與MTV電視臺手中奪走了大量付費觀眾。Netflix和亞馬遜都在努力進入主流視頻領域。以Netflix為例,其所產生的現金流已經足以支撐獨立節目的制作,業務遍布全美并擴展到歐洲市場。Netflix獲得了充足的資本來購買優質內容。2013年,Netflix的自制劇《紙牌屋》大受歡迎,大大縮小了其與時代華納和Viacom這樣的娛樂巨頭之間的差距。
傳統有線電視業務正在消亡,這一過程雖然緩慢,卻不可逆轉。
2014年2月,康卡斯特宣布將收購在美國市場上排名第二的同業公司時代華納有線,總收購價格在452億美元左右。然而此次,為了掃清收購障礙,康卡斯特將于2015年同意售出NBC環球,谷歌、亞馬遜和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都是潛在買家。
預言七:電視頻道追捧新銳媒體
2014年,位于美國紐約的新銳媒體Vice傳媒頗受巨頭們青睞,甚至掀起了一小波并購競購熱潮。
早期,Vice只是一本雜志,不過在首席執行官和聯合創始人謝恩·史密斯(Shane Smith)的經營下,Vice已經成為一個擁有網站、雜志、視頻、電影電視、音樂出版的新媒體力量,Vice傳媒和其深入一線的記者,向外界展示了一個獨具一格的“朋克”新聞媒體形象。Vice整合了新潮的朋克文化和專業新聞精神,熱衷于報道全球范圍內的沖突,引發了年輕網民的熱愛。在專業新聞領域,Vice熱衷于獨樹一幟的“浸入式報道”,即記者跟隨攝像頭,深入事件一線,提供完整、深入的報道。
2013年,新聞集團旗下的21世紀??怂构鞠騐ice投資7000萬美元,當時Vice的估值約為14億美元。
2014年6月,時代華納向Vice提出收購要約,希望把旗下運營狀況不理想的24小時新聞頻道HLN和Vice合并;不過由于雙方始終未能在估值上達成一致,計劃最終流產。
2014年8月,電視傳媒公司A&E Networks向Vice伸出橄欖枝。雙方經過談判,A&E Networks以25億美元的估價收購Vice一成股權,Vice把旗下的視頻內容提供給A&E Networks,但Vice不干預A&E Networks旗下電視頻道的運營。資料顯示,A&E Networks主要運營多個電視頻道,兩家大股東分別是美國出版界巨頭兼多元化傳媒集團赫斯特集團(Hearst Corporation)和迪士尼ABC電視集團。
謝恩·史密斯日前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Vice將在明年展開一場“交易狂歡”,并有可能進行IPO(首次公開招股)。他說:“我們的‘戰爭基金已經達到競爭對手的估值之和,所以將會出現一些大規模的交易?!笔访芩惯€透露,Vice已經任命曾經為夢工廠和探索頻道等擔任顧問的詹姆斯·施瓦布(James Schwab)為聯席總裁。
預言八:廣告終結論
比“數字化”更具預言性和革命性的這一論調不知何時已經悄悄潛入傳媒業的2015年。這并非提醒傳媒業即將闖入新的競爭者,而是預示著同時顛覆傳媒和數字媒體的新格局和面貌將出現——一個沒有廣告的傳媒業。
數字化正在不斷地暗暗蠶食和破壞著傳統的電視廣告業務,長久以來如此,未來仍將繼續。然而,“損人并不利己”,這種損害已經傷及自身——數字傳媒的廣告業務。更確切地說,這種損害已經“傷筋動骨”傷及廣告業之根本。
通過網絡視頻服務(OTT),觀眾們可以越來越方便地看到越來越多的“過濾”掉廣告的電視節目;而數字CPM(按廣告每千次被展現的收費)的持續滑坡也無處不在。以YouTube一段時長為30秒的視頻前置廣告為例:2012年其CPM為9.35美元;到2014年這一數字已經跌至7.6美元。
那么,沒有了廣告的傳媒業將如何?確實,這一從未想過、曾經也無法想象的問題終將成為2015年的現實命題。
好萊塢電視行業將在未來一年的時間里被重新定義,變得更具靈活性和包容性;局面或許會更好,也或許會更糟,但其意義遠重要過結果。